- 年份
- 2024(12132)
- 2023(17523)
- 2022(14748)
- 2021(13670)
- 2020(11642)
- 2019(26772)
- 2018(26465)
- 2017(50634)
- 2016(27259)
- 2015(30994)
- 2014(30803)
- 2013(30765)
- 2012(28606)
- 2011(25573)
- 2010(26254)
- 2009(24890)
- 2008(24737)
- 2007(22368)
- 2006(19894)
- 2005(18046)
- 学科
- 济(136017)
- 经济(135881)
- 业(100721)
- 管理(87318)
- 企(81935)
- 企业(81935)
- 方法(54469)
- 农(49629)
- 数学(45347)
- 数学方法(44717)
- 财(41635)
- 业经(35307)
- 农业(32853)
- 中国(32003)
- 地方(30614)
- 制(25925)
- 务(24090)
- 贸(24076)
- 贸易(24065)
- 财务(24046)
- 财务管理(23982)
- 易(23351)
- 企业财务(22624)
- 学(22026)
- 技术(20324)
- 理论(20282)
- 策(20069)
- 和(20018)
- 体(19539)
- 划(17801)
- 机构
- 学院(397766)
- 大学(390009)
- 济(176566)
- 经济(173142)
- 管理(155485)
- 理学(133032)
- 理学院(131670)
- 研究(130862)
- 管理学(129529)
- 管理学院(128800)
- 中国(103817)
- 财(85306)
- 京(80987)
- 科学(77012)
- 农(72582)
- 所(66105)
- 财经(64260)
- 江(63416)
- 中心(61166)
- 研究所(59010)
- 经(58005)
- 业大(57848)
- 农业(55554)
- 经济学(54284)
- 北京(50632)
- 州(49169)
- 经济学院(48900)
- 范(48648)
- 师范(48282)
- 财经大学(46526)
- 基金
- 项目(253130)
- 科学(200045)
- 研究(188773)
- 基金(183400)
- 家(156939)
- 国家(155501)
- 科学基金(135331)
- 社会(122122)
- 社会科(115551)
- 社会科学(115521)
- 省(102151)
- 基金项目(96905)
- 教育(85566)
- 自然(85043)
- 自然科(83082)
- 自然科学(83061)
- 划(82181)
- 自然科学基金(81574)
- 编号(77753)
- 资助(75105)
- 成果(61997)
- 重点(56216)
- 发(56046)
- 部(55948)
- 创(54221)
- 课题(52752)
- 国家社会(50292)
- 创新(50145)
- 教育部(48288)
- 人文(48061)
- 期刊
- 济(210102)
- 经济(210102)
- 研究(120600)
- 中国(80399)
- 财(71987)
- 农(71305)
- 管理(58848)
- 学报(54788)
- 科学(53149)
- 农业(47808)
- 大学(42938)
- 学学(40844)
- 融(39402)
- 金融(39402)
- 技术(37259)
- 业经(37002)
- 教育(35057)
- 经济研究(33156)
- 财经(32698)
- 经(28231)
- 问题(27800)
- 业(25882)
- 技术经济(23502)
- 贸(21619)
- 统计(21402)
- 世界(20945)
- 策(19637)
- 商业(18997)
- 版(18967)
- 现代(18925)
共检索到614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书嵘 蔡贤恩
经济开放被认为是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财政农业支出规模不断增加,支农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支持了"补偿假说"。处理好经济开放与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关系对于福建省政府在开放经济下制定更加科学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经济开放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 福建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建军 王德祥
本文在经典的中位选民需求函数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地方财政支出决定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的地方财政支出效应是多维和复杂的,经济开放引起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外商投资扩大使地方支农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增加,贸易开放使地方文化和公检法司支出增加,支持了经济开放的补偿假说;同时,投资开放引起行政管理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减少,贸易开放度的提升促进了地方财政基础设施、科教等支出的增加,并减少社会福利支出,又支持效率假说。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扭曲的矫正和强化效应并存,我国应在坚持开放的前提下,积极创造使经济开放的积极效应最大化、消极效应最小化的制度条件。
关键词:
经济开放 地方财政支出 广义矩估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福兴 上官敬芝
一、引言相对于中央财政而言,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是和平发展时期对居民基本利益最具直接影响的财政支出,因此自20世纪中叶以后的大多数国家,地方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较中央(联邦)政府而言呈明显加快的趋势,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支出已超过政府国内总支出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嘉
笔者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并未有效促进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财政分权对经济性支出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对社会性支出也有正向影响,但对转移性支出影响不明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根据1994~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Armey曲线"二次方程模型,对我国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最优规模进行估算。结果发现,如果以农业GDP作为农业经济的代理变量,则当地方财政农业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为39.8%时,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峰值,而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现实规模远远小于估算的最优规模。为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强化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绿敏 梅建明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是财政学科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国内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央与省级政府的分权,较少对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基于2003-2010年福建省县(市)面板数据,对省以下税收收入分权、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和财政自结率这四个财政分权指标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省以下税收收入分权、省以下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自给率的提高,对地方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省以下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经济增长率影响并不显著。依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促进省以下税收分权、多维度理解财政分权、深入研究财政分权背后的制度及人文因素等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萨日娜
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在考虑政府规模差异的情况下,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支出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会因为地方财政收入规模的差异而呈现出统计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表现为,当财政收入规模较小时,地方财政支出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正相关系数较小,而地方财政收入规模较大时,二者正相关系数较大,且随着地方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大,地方财政支出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大。实证结果还表明,地区人口规模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正相关,且弹性系数大于1,与最终消费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加强 刘璐 郭犇
通过构建一个最大经济增长率下的财政支出结构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东部、中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应该削减竞争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中部地区要合理配置财政支农支出资金,提高支农支出的产出弹性,而西部地区支农支出远未达到最优支出规模,因此,更要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东、中部地区科教文卫支出的产出弹性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而西部地区科教文卫支出的产出弹性较小;东、中、西部的行政管理支出均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这表明,三个地区行政管理支出有很强的产出弹性,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积极干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地方财政 支出结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涛林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带来了财政的新常态,而财政新常态又使得地方财政运行面临各种新的风险和挑战。本文以苏州为例,提出新常态下地方财政将面临的五大风险,即财政收入步入中低速增长区间甚至进一步下滑的风险、财政支出面临刚性只增不减的风险、房地产调控导致财政减收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隐藏的可能爆发的财政金融风险和深化财政改革进展缓慢的风险。在对风险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财政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斌斌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农业的干预和扶持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进而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地方财政支出的现状以及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地方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提高农业财政支出的效益。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区域农业经济 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斌斌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农业的干预和扶持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进而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地方财政支出的现状以及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地方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提高农业财政支出的效益。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区域农业经济 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镇 金中坤 徐伟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中,财政分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努力提供了激励,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不足等问题。采用各省市1994-2006年的资料,本文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决策呈现出策略性行为特征。总体而言,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财政中科技的投入,地区间竞争的压力削弱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投入的正向作用,而市场化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分权下地方政府提高科技投入的倾向。根据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应完善对于官员的考核制度,提高科技政策的权威性,加大对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力度,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区竞争 市场化 地方科技投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振涛 周旭亮
我们在借鉴国内外优秀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省域)财政的教育支出、科学研究与开发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等技术进步因素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有三个优点:一是以内生增长理论为依据求出了黑龙江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就其与黑龙江省财政的教育支出、科学研究与开发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变量协整分析;二是本文在确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佳 余国新
农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政府财政的扶持,那么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着积极影响?本文使用中国31省市的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和地区差异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的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技术效率损失,但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看,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年均增长3.4%,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不变的投入要素,如果消除技术效率损失达到前沿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颖熙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研究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考察1987—2006年间各地区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并利用29个省份,三大区域面板数据测算不同省份最优财政支出规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规模 最优支出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