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7)
- 2023(14143)
- 2022(12082)
- 2021(11049)
- 2020(9508)
- 2019(21900)
- 2018(21640)
- 2017(42124)
- 2016(22859)
- 2015(25962)
- 2014(26217)
- 2013(26016)
- 2012(24868)
- 2011(22829)
- 2010(23140)
- 2009(21828)
- 2008(21960)
- 2007(19753)
- 2006(17447)
- 2005(16230)
- 学科
- 济(115160)
- 经济(115036)
- 管理(66709)
- 业(63560)
- 企(51530)
- 企业(51530)
- 方法(48143)
- 数学(43129)
- 数学方法(42702)
- 财(27805)
- 中国(27081)
- 农(26750)
- 地方(24098)
- 学(22923)
- 制(21658)
- 业经(21224)
- 贸(19967)
- 贸易(19959)
- 易(19348)
- 融(17557)
- 金融(17555)
- 银(17481)
- 银行(17452)
- 农业(17397)
- 行(16699)
- 务(16452)
- 财务(16415)
- 财务管理(16373)
- 企业财务(15648)
- 地方经济(14812)
- 机构
- 大学(343668)
- 学院(341427)
- 济(154257)
- 经济(151163)
- 管理(128078)
- 研究(120658)
- 理学(109358)
- 理学院(108164)
- 管理学(106449)
- 管理学院(105800)
- 中国(92716)
- 财(72729)
- 京(70920)
- 科学(70247)
- 所(61962)
- 财经(57101)
- 农(56167)
- 研究所(55654)
- 中心(55092)
- 江(52440)
- 经(51756)
- 经济学(49522)
- 业大(47685)
- 北京(45034)
- 经济学院(44464)
- 农业(43979)
- 范(43884)
- 师范(43459)
- 院(42591)
- 财经大学(42198)
- 基金
- 项目(216962)
- 科学(171271)
- 基金(159493)
- 研究(158225)
- 家(138485)
- 国家(137372)
- 科学基金(117146)
- 社会(102692)
- 社会科(97382)
- 社会科学(97356)
- 省(82861)
- 基金项目(82801)
- 自然(74377)
- 教育(73087)
- 自然科(72667)
- 自然科学(72642)
- 自然科学基金(71416)
- 划(70127)
- 资助(67300)
- 编号(62827)
- 成果(53001)
- 部(49806)
- 重点(49169)
- 发(47149)
- 创(44232)
- 课题(44182)
- 教育部(43024)
- 国家社会(42853)
- 性(41803)
- 科研(41692)
- 期刊
- 济(175187)
- 经济(175187)
- 研究(107411)
- 中国(66438)
- 财(56850)
- 学报(51778)
- 农(50563)
- 科学(47709)
- 管理(47464)
- 融(39686)
- 金融(39686)
- 大学(39471)
- 学学(37449)
- 农业(33254)
- 教育(32807)
- 财经(30255)
- 经济研究(29484)
- 技术(28347)
- 经(26029)
- 业经(25517)
- 问题(22873)
- 贸(20026)
- 技术经济(18403)
- 统计(17894)
- 业(17274)
- 国际(17176)
- 世界(16409)
- 理论(16206)
- 策(16011)
- 商业(15472)
共检索到52382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长期以来,关于经济开放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不仅缺乏微观基础,而且实证结果也充满争论。本文通过构建开放条件下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为考察经济开放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一个基于一般均衡框架的微观基础,并通过模拟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随经济开放度提高而下降的基本结论。基于中国1992—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央银行利率变动所引致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均出现了明显下降。这一结论不仅为模拟分析结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在不同的模型设定和估计方法下均是稳健的。
关键词:
经济开放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钟棣
通过运用Karras建立的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模型,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框架,分析经济开放度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无论是以M0作为货币政策的测度指标,还是以M1作为货币政策的测度指标,它们都反映出:在长期,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从短期来看,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不一定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时反而会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经济开放度 货币政策 价格效应 产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春 赵欣颖
文章基于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新兴市场国家1996—2014年的年度面板数据,对这些国家在开放条件下的数量型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一国的经济开放度越高,则该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越小,但对物价的影响则越大。据此认为,在我国经济开放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不应该继续依靠数量型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应通过实现利率及汇率的市场化,使我国过渡到主要依靠价格型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春 赵欣颖
文章基于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新兴市场国家1996—2014年的年度面板数据,对这些国家在开放条件下的数量型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一国的经济开放度越高,则该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越小,但对物价的影响则越大。据此认为,在我国经济开放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不应该继续依靠数量型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应通过实现利率及汇率的市场化,使我国过渡到主要依靠价格型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裴平 熊鹏 朱永利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产出增长率与通货膨胀增长率模型,利用年度与季度的交叉数据,对中国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同时减弱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货币当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经济开放度提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谢海林 楼凤丹 邝健坤
开放经济条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复杂的影响。通过修正的Karras模型,运用中国1995年第二季度—2010年第三季度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将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但2005年的汇率改革对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货币政策对价格的影响将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加强,但汇率改革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明皓
在Hau(2000)模型中引入工资交错调整和交易成本假设,以此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基础模型,并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后发现,经济开放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价格稳定和产出增长都会产生影响。贸易开放程度和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将增强货币供给对短期汇率调整的影响;而经济开放度的加深,虽然在短期内会削弱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对产出调整起积极作用。同时,运用校准法模拟分析后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货币政策调节短期消费和产出的能力将会下降,特别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表现在汇率波动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群
结合居民消费、储蓄理论以及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理论,本文发现我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消费升级出现障碍;消费供需结构不对称,面临不确定性以及流动性约束;受利率变动影响的支出占比不断提高;金融资产组合不断丰富,然而股票市场的参与面仍然有限。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由于中央银行作用于居民消费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多,致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程度不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微观基础 居民消费、储蓄行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卢盛荣 邹文杰
本文通过使用面板数据对影响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微观基础-我国省际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时间贴现因子、风险厌恶系数、跨期替代弹性、综合效应因子等影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参数在我国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我国省际居民消费储蓄对利率的敏感性各不相同,进而使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澜飚 齐炎龙 张靖佳
本文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资产选择及存款供给的影响引入微观银行学框架,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增强了银行存贷款规模及利率对银行同业市场利率的敏感性,提高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互联网金融发展加剧了狭义货币乘数的波动,增加了广义货币供应量,降低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流通速度。同时,本文利用互联网金融、中国人民银行及银行间市场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主要结论。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利率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华清 王大中 陈瑞
在证券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函数并不完全,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不足,此时货币供给的调整对产出具有明显而直接的影响;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开始变大,货币供给的调节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减小。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VAR实证分析模型,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我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手段并存的情况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目标之一,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率与名义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实际的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表明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十分有限。今后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创造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 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欣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我国1994~ 1997年以及 1998~ 2 0 0 3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货币渠道、信用渠道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信用渠道 ,而第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货币渠道。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