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0)
2023(5967)
2022(4975)
2021(4457)
2020(3607)
2019(8268)
2018(8025)
2017(14430)
2016(7670)
2015(8764)
2014(8739)
2013(8844)
2012(8561)
2011(7595)
2010(7887)
2009(7420)
2008(7363)
2007(6368)
2006(5847)
2005(5477)
作者
(20861)
(17619)
(17508)
(17028)
(11393)
(8201)
(7983)
(6695)
(6507)
(6319)
(6264)
(5825)
(5706)
(5680)
(5570)
(5341)
(5232)
(5049)
(4861)
(4625)
(4554)
(4168)
(4143)
(4086)
(4086)
(3895)
(3678)
(3530)
(3486)
(3479)
学科
(57823)
经济(57793)
管理(26003)
(22704)
(18757)
地方(17726)
方法(16604)
(15481)
企业(15481)
数学(15141)
数学方法(15106)
财政(12998)
中国(12804)
(12292)
地方经济(12091)
(11947)
贸易(11944)
(11672)
(10585)
(8844)
(8811)
财务(8807)
财务管理(8756)
业经(8570)
企业财务(8324)
(8304)
(8237)
出口(7940)
出口贸易(7940)
(7940)
机构
大学(113881)
学院(113444)
(65080)
经济(64154)
研究(42444)
管理(39875)
(36859)
理学(33534)
理学院(33210)
中国(33067)
管理学(32905)
管理学院(32695)
财经(25127)
经济学(23313)
(22704)
(22406)
科学(20961)
(20887)
经济学院(20871)
财经大学(18165)
中心(18104)
研究所(18070)
(17734)
(14878)
北京(14360)
(13155)
社会(12785)
(12709)
(12662)
师范(12647)
基金
项目(66626)
科学(52641)
研究(51801)
基金(49513)
(41239)
国家(40933)
社会(36865)
科学基金(35348)
社会科(35198)
社会科学(35188)
基金项目(25182)
(24809)
教育(22659)
资助(20748)
(19414)
编号(19387)
自然(18773)
自然科(18339)
自然科学(18334)
自然科学基金(17989)
成果(16711)
国家社会(16544)
(15707)
(15591)
(15437)
经济(15321)
重点(14909)
教育部(14223)
(14179)
人文(13954)
期刊
(79566)
经济(79566)
研究(44901)
(33442)
中国(23998)
管理(16010)
经济研究(15674)
财经(14389)
学报(12720)
(12549)
(12206)
金融(12206)
科学(11458)
(10916)
大学(10677)
问题(10572)
(10455)
学学(10257)
技术(9436)
国际(8962)
业经(8825)
(8032)
财政(8032)
世界(7792)
技术经济(7635)
教育(6910)
统计(6835)
农业(6834)
会计(6707)
经济问题(6133)
共检索到194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建军  王德祥  
本文在经典的中位选民需求函数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地方财政支出决定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的地方财政支出效应是多维和复杂的,经济开放引起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外商投资扩大使地方支农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增加,贸易开放使地方文化和公检法司支出增加,支持了经济开放的补偿假说;同时,投资开放引起行政管理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减少,贸易开放度的提升促进了地方财政基础设施、科教等支出的增加,并减少社会福利支出,又支持效率假说。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扭曲的矫正和强化效应并存,我国应在坚持开放的前提下,积极创造使经济开放的积极效应最大化、消极效应最小化的制度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书嵘  蔡贤恩  
经济开放被认为是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财政农业支出规模不断增加,支农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支持了"补偿假说"。处理好经济开放与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关系对于福建省政府在开放经济下制定更加科学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明喜  
经济增长的收敛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收敛,也没有条件收敛。三大地区中只有东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地方财政支出总体上没有达到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效果,并且突出表现在中部地区。地方科教文卫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比重的提升有利于区域经济收敛,地方行政管理费用则应该压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宏利  
一、绪论(一)地区性财政支出研究背景。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生活起着很大的影响。近年我国财政收入大幅提高,财政支出可用之源扩大,财政支出状况却引来了多方争议。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并高效的运用财政资金以满足政府资金支出的需要和实现政府政策目标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宝剑  
为了探讨最优财政支出构成比例,本文将不同产出弹性的生产性财政支出项目内生于生产函数中,构建了基于最优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出结构模型。按照功能将预算内全部财政支出进行分类汇总后,利用1997-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全国、东部、中部、西部财政投入的现状,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建设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公共服务类支出次之,社会性支出最小,最后提出了财政支出项目未来调整的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加强  刘璐  郭犇  
通过构建一个最大经济增长率下的财政支出结构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东部、中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应该削减竞争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中部地区要合理配置财政支农支出资金,提高支农支出的产出弹性,而西部地区支农支出远未达到最优支出规模,因此,更要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东、中部地区科教文卫支出的产出弹性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而西部地区科教文卫支出的产出弹性较小;东、中、西部的行政管理支出均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这表明,三个地区行政管理支出有很强的产出弹性,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积极干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雷明  虞晓雯  
本文基于动态Malmquist-Luenberger-DEA方法,测算出1998-2011年各省域经济的碳循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发现将造林绿化作为碳汇纳入评估体系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所增长。然后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环境规制对我国低碳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支出和工商交事业费支出能显著促进低碳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农业支出和文教科卫支出与低碳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负相关;以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完成额和排污费征收额表示的环境规制与低碳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负相关。另外,外资利用率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会有利于低碳经济转型,而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则会阻碍低...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军  谢芬  肖育才  
在测算1979年~2008年中国29个省区财政收支横向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协整、VECM和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研究经济开放对我国地区财政收支横向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对地区财政收入横向差异的影响不显著。从长期来看,经济开放有助于降低地区财政支出不平衡;在短期内,贸易开放将减轻地区财政支出横向不平衡,而投资开放度提高则会强化地区财政支出横向不平衡。分析表明,分税制、转移支付、梯度开放模式、地方间的FDI竞争等,是经济开放与地方财政收支横向差异之间动态关系产生的内在原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振涛  周旭亮  
我们在借鉴国内外优秀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省域)财政的教育支出、科学研究与开发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等技术进步因素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有三个优点:一是以内生增长理论为依据求出了黑龙江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就其与黑龙江省财政的教育支出、科学研究与开发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变量协整分析;二是本文在确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明喜  
本文首先对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述评,进而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以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主要指标对区域重新进行划分,把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区差异性,不同地区类型的各项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差异较大。其蕴含的政策意义是在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各项地方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相适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云欢  
文章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以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主要指标把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类型。利用面板数据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区差异性,不同地区类型的各项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差异较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可  温海滢  
文章通过构建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数理经济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提出并验证了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对1995—2009年统计数据计量分析的经验证据,最终得出了结论: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只有当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实现结构互补时,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付志宇  严文宏  
长江经济带财政收支量大、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显著。文章以省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为输入变量,将基础设施水平、教科文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等六个方面的多项指标作为输出变量,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长江经济带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给出了各省级行政区的财政支出效率水平,反应了影响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直接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长江经济带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可  
运用空间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1995~2005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影响的地方财政支出主要是生产性事业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和政府机构支出,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虽然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其他几项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