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9)
- 2023(16461)
- 2022(13684)
- 2021(12541)
- 2020(10280)
- 2019(23461)
- 2018(23721)
- 2017(44749)
- 2016(24272)
- 2015(27296)
- 2014(27670)
- 2013(27396)
- 2012(25307)
- 2011(23112)
- 2010(23297)
- 2009(21430)
- 2008(20839)
- 2007(18447)
- 2006(16664)
- 2005(15230)
- 学科
- 济(118561)
- 经济(118442)
- 管理(66714)
- 业(63620)
- 企(50432)
- 企业(50432)
- 方法(42497)
- 数学(36279)
- 数学方法(35939)
- 中国(34470)
- 地方(30461)
- 农(29736)
- 业经(26182)
- 学(24106)
- 财(22330)
- 农业(20443)
- 制(19255)
- 贸(17663)
- 贸易(17648)
- 银(17395)
- 融(17369)
- 金融(17367)
- 银行(17353)
- 地方经济(17296)
- 易(16962)
- 环境(16895)
- 理论(16866)
- 发(16833)
- 行(16750)
- 和(16718)
- 机构
- 大学(354252)
- 学院(351777)
- 济(149154)
- 经济(145948)
- 管理(135730)
- 研究(127727)
- 理学(115815)
- 理学院(114460)
- 管理学(112600)
- 管理学院(111962)
- 中国(94965)
- 京(77520)
- 科学(76901)
- 财(65896)
- 所(65001)
- 研究所(58778)
- 农(56241)
- 中心(56146)
- 江(53028)
- 财经(52064)
- 业大(50075)
- 北京(50028)
- 范(48719)
- 师范(48283)
- 经(47192)
- 院(45974)
- 经济学(45424)
- 农业(43372)
- 州(43062)
- 经济学院(40488)
- 基金
- 项目(232684)
- 科学(182727)
- 研究(172785)
- 基金(167356)
- 家(145260)
- 国家(143982)
- 科学基金(123118)
- 社会(109597)
- 社会科(103725)
- 社会科学(103699)
- 省(90405)
- 基金项目(88355)
- 教育(78178)
- 自然(77682)
- 划(75948)
- 自然科(75831)
- 自然科学(75816)
- 自然科学基金(74443)
- 编号(70742)
- 资助(68622)
- 成果(58303)
- 发(53839)
- 重点(52065)
- 部(50781)
- 课题(49459)
- 创(47642)
- 国家社会(45108)
- 创新(44456)
- 教育部(43663)
- 发展(43521)
- 期刊
- 济(176392)
- 经济(176392)
- 研究(113552)
- 中国(73368)
- 学报(53427)
- 农(52839)
- 管理(52411)
- 科学(51121)
- 财(47689)
- 教育(41971)
- 大学(40658)
- 学学(37960)
- 农业(36389)
- 融(34242)
- 金融(34242)
- 技术(31613)
- 经济研究(28487)
- 业经(27951)
- 财经(25922)
- 问题(22969)
- 经(22269)
- 图书(19729)
- 技术经济(18470)
- 业(18371)
- 理论(17105)
- 现代(16721)
- 科技(16549)
- 世界(16162)
- 贸(16045)
- 商业(15966)
共检索到543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东杰 王晓庆
人口流动受地区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影响,Pearson相关性检验表明,城镇化水平与贸易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相关系数达0.82和0.79。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促进产业集聚、提高劳动力需求及其本身的外溢效应促进城镇化,贸易通过就业创造和收入效应影响城镇化进程。文章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经济开放能提高城镇化率,贸易依存度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弹性分别为0.02和0.05。分地区看,贸易对沿海地区城镇化的作用已不显著;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弹性系数更高,但相同数量的新增外商直接投资对内陆地区城镇化的影响更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兴芬 杨海平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土地扩张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状况比较严重,因此,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文章在梳理近年来诸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内涵以及二者失调的涵义及特征,总结分析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各类不同的研究视角、指标构建以及研究方法,剖析了二者失调的原因。最后,分别从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两个方面提供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发展 综述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庆海 刘合林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土地城镇化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二者互促共进、有机结合。通过采用城镇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对山东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06~2015年间,山东省土地城镇化显著快于人口城镇化,整体上处于失调状态;从区域角度来看,半岛地区、鲁西北、鲁西南土地城镇化超前于人口城镇化,鲁中地区土地城镇化则滞后于人口城镇化,二者失调的状态区域差异特征也非常显著。两者失调主要表现为土地城镇化超前而人口城镇化滞后,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城镇化融资的财税激励,城镇化扩张的土地财政依赖,城镇化投资的晋升激励,是土地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影响因素;而二元户籍制度的阻碍作用,福利支出责任的抵触情绪,农村家庭和农民个人因素的影响则是人口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关键因素。确保进城农民迁徙自由化;推进农民土地财产物权化;健全市民化资金挂钓机制;提高公共服务化供给水平是促进山东省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兴芬 杨海平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土地扩张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状况比较严重,因此,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文章在梳理近年来诸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内涵以及二者失调的涵义及特征,总结分析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各类不同的研究视角、指标构建以及研究方法,剖析了二者失调的原因。最后,分别从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两个方面提供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发展 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继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非协调性问题开始显现,引致了诸如耕地资源流失、土地资源闲置与低效利用、人口与土地的空间匹配失调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分析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探索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和谐发展、减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计生 刘惠清
城市是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的聚集地,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平台。在省域范围内,物资、人口流是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城镇-乡村"的序列分层次传输和转移,各种流的强度越大,传输与转移的速度就越快,效率就越高。这种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活动顺利、高效地运转,将带动和推进整个省域城乡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调研省域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将有助于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将有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的合理布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芬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平和城镇规模分别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01年开始,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年达到极值点。2009-2010年是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界年。十年内出现的两个"转变"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为此,研究建议应在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同时,适度放缓土地城镇化的步伐以维持二者的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芬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平和城镇规模分别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01年开始,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年达到极值点。2009-2010年是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界年。十年内出现的两个"转变"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为此,研究建议应在提高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芬
文章基于中国1994-2014年度数据,通过复合指标法选取评价指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测度结果表明:生活水平和城镇规模分别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01年开始,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年达到极值点。2009-2010年是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界年。十年内出现的两个"转变"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为此,研究建议应在提高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婕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在新时期对城镇化的新提法,文章中论述了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的密切关系,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同时人的发展又促进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新的途径,同时会促进人的发展,并为实现进一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型 城镇化 人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刚 程必定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再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努力方向。基于中国城镇化的实践与反思,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是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其演化路径显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这是城镇化的初级形态;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是城镇化的高级形态。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发展转型的新阶段,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向结构转换型的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正柱
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10—2016年各省市人口、经济、社会和空间城镇化子系统耦合协调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10—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分维度总体上不高,但呈增长趋势;城镇化发展呈现东部区域大于中西部区域的空间特征。各省市协调发展度都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协调发展等级主要集中在低度协调类;协调发展总体上呈现东部区域大于中部区域大于西部区域空间格局特征。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镇化 耦合协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文莉 张小林 潘义勇 张春梅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的典型代表,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城镇化是一个融合人口、土地与经济的复杂系统,不能从单方面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归纳总结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衡量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过程,研究不同时空城市在人口、土地和产业三方面协调发展的状态。结果显示,1998-2009年12年间江苏省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发展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不同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城镇化驱动力量不同,协调发展度也处于上升状态,从衰退发展阶段(1998-2003)逐渐发展到过渡阶段(2004-2005),最后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越浦 黄新建
本文通过将定性分析与关系图描述相结合,提出H1:城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H2:城镇化可通过消费渠道影响经济发展、H3:城镇化可通过投资渠道影响经济发展、H4:城镇化可通过出口渠道影响经济发展四项研究假设。进一步,根据地区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将我国划分为发达与欠发达两类地区。设定经济发展变量PGDP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化变量UR、城镇化与投资交互项变量UR×PFI、城镇化与消费交互项变量UR×HC和城镇化与出口交互项变量UR×PE为被解释变量,采用2000~2012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F检验、HaUsman检验,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验证假设H1...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 影响及其渠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银东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移民以新的方式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相结合,有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生态移民城镇化经济发展中的难点,提出了以下对策:构建小城镇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乡镇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加速文化适应进程。
关键词:
生态移民 城镇化 文化适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