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2)
- 2023(9467)
- 2022(7961)
- 2021(7019)
- 2020(5445)
- 2019(12431)
- 2018(12141)
- 2017(22847)
- 2016(11924)
- 2015(13225)
- 2014(13285)
- 2013(13347)
- 2012(12978)
- 2011(12401)
- 2010(12682)
- 2009(11758)
- 2008(11283)
- 2007(10144)
- 2006(9531)
- 2005(9030)
- 学科
- 济(80017)
- 经济(79957)
- 管理(29652)
- 业(28156)
- 地方(26777)
- 中国(21951)
- 方法(21307)
- 企(19195)
- 企业(19195)
- 数学(18648)
- 数学方法(18544)
- 农(18214)
- 地方经济(16435)
- 业经(15807)
- 学(14082)
- 农业(13252)
- 发(11862)
- 融(11850)
- 金融(11848)
- 环境(11788)
- 贸(11216)
- 贸易(11203)
- 银(10716)
- 银行(10706)
- 易(10632)
- 制(10611)
- 财(10605)
- 行(10565)
- 产业(9074)
- 发展(8620)
- 机构
- 学院(184303)
- 大学(181603)
- 济(90444)
- 经济(88789)
- 研究(75046)
- 管理(63853)
- 中国(56555)
- 理学(53306)
- 理学院(52560)
- 管理学(51800)
- 管理学院(51452)
- 科学(43815)
- 京(39673)
- 所(38943)
- 财(38220)
- 研究所(35031)
- 中心(32295)
- 农(30916)
- 财经(29705)
- 经济学(29621)
- 江(28694)
- 院(26821)
- 经(26782)
- 经济学院(26394)
- 北京(26148)
- 范(25946)
- 师范(25728)
- 业大(24441)
- 科学院(23917)
- 农业(23552)
- 基金
- 项目(116093)
- 科学(91342)
- 研究(85539)
- 基金(83360)
- 家(73237)
- 国家(72647)
- 科学基金(61019)
- 社会(57267)
- 社会科(54412)
- 社会科学(54404)
- 省(45130)
- 基金项目(43584)
- 划(37994)
- 教育(36911)
- 自然(36402)
- 自然科(35452)
- 自然科学(35442)
- 自然科学基金(34778)
- 资助(33726)
- 编号(32960)
- 发(32861)
- 发展(26970)
- 重点(26943)
- 成果(26633)
- 展(26538)
- 部(25169)
- 国家社会(24663)
- 课题(24291)
- 创(23560)
- 创新(22239)
- 期刊
- 济(114654)
- 经济(114654)
- 研究(64734)
- 中国(41559)
- 农(29890)
- 财(26955)
- 学报(26864)
- 科学(26451)
- 管理(25941)
- 融(21109)
- 金融(21109)
- 农业(20422)
- 大学(20335)
- 经济研究(19718)
- 学学(19330)
- 教育(17686)
- 业经(17568)
- 技术(16309)
- 财经(15695)
- 问题(14710)
- 经(13808)
- 贸(11440)
- 世界(11022)
- 技术经济(10899)
- 业(10822)
- 国际(10631)
- 资源(10015)
- 商业(9603)
- 经济问题(9391)
- 统计(9043)
共检索到303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包群 张扬 唐诗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开发区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也预期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即存在开发区对周边城市经济的辐射效应。本文基于1994~2006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本省外市和相邻城市的开发区外溢指标,细致地考察了开发区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外资水平和劳动就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了开发区能够显著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周边地区自身吸收能力对开发区外溢效果具有关键影响。本文结论在考虑到不同地理区位和开发区类型时都较为稳健。本文研究意味着开发区建设对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开发区 周边地区 辐射效应 吸收能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包群 唐诗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创新,开发区建设承担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窗口示范角色。通过匹配2000—2007年间微观企业数据和城市层面开发区数据,从地理相邻与政治辖区两个维度构建省内相邻、外省相邻、省内非相邻三类开发区外溢指标。研究表明,开发区建设非但没有如预期般带动周边地区企业成长,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生产率、存活期限、出口表现、销售收入等多种绩效产生挤出效应。这一挤出效果在考虑了开发区层别(国家级与省级)、地理位置、行业差异与时间趋势等不同情形时都较为稳健。研究还表明由于开发区间的过度竞争行为反而导致对周边地区企业发展的抑制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钟
经济开发区创立之初就立足于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地位,充分发挥出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我国推进改革开放以及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中期阶段,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外资引进、产业结构、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式等都面临全面创新,经济开发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出自主创新新兴产业集聚成长、城市品质提升、民生改善以及生态改善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新的内生增长的路径势在必行,本文就深化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新认识、新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转型升级 发展方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俐骢
本文认为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包括初始效应、间接效应、宏观效应。宏观效应已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初始经济效应来看,上海发展旅游业应重视中等收入层次的需求。从间接经济效应来看,上海及周边地区作为客源地,有“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的作用;作为接待地,旅游者的消费也就是接待地各部门的收入。但目前的统计资料没有全面反映间接经济效应。只有重视旅游业对经济的推动效应,加强其他行业与旅游业的联系,旅游业带动各产业发展,产业关联度高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各行业也就能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得益。
关键词:
上海及周边地区 旅游开发 经济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经国 陈健聪 马源嘉 谷任
作为一项应用广泛的区域性产业政策,经济开发区对城市普惠金融的影响尚未定论。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搜集金融许可证信息,并结合城市统计年鉴和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等数据分析经济开发区对我国城市普惠金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城市普惠金融的发展,且其结果是稳健的。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省级开发区比国家级开发区的影响效应更显著,中西部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比其他地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经济开发区的设立通过提高财政支出占比、推动交通基础建设和提高城市居民平均收入这三个渠道促进了我国城市普惠金融的发展。研究结论可以为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开发区政策的优化、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普惠金融 网络爬虫技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凯兵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炜
四川沿长江经济开发区发展思路西南财经大学张炜长江横贯我国大陆中部腹心地带,全长6300公里,其中攀枝花到上海全长3590公里.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布局的重心地带,也是我国资源富集、产业开发、对外开放发展的重要基地。长江联结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维系和衔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遇春 徐吉祥 张建同 孙启承
在开发区经济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开发区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将不同发展水平的开发区进行科学的分类,成为研究开发区经济的重要课题。文章着重于我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研究,将大部分影响其发展水平的指标纳入研究范围。通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研究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在公因子上的排序和整体上的分类,并探讨了各类开发区的主要特征,最后对各类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开发区 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玲玲
武汉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位居我国中西部22个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榜首,承担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然而,就目前武汉经济开发区这类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来看,还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促进经济开发区的转型和升级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以武汉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着重探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和路径,从而实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长远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根群
一、基本情况徐州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7月,特别是1997年以来,充分发挥“中国徐州民营科技园”的聚集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政策引导,围绕招商引资,强力推进私营经济发展进程,千方百计壮大私营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创了开发区私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1.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以来,理论上逐步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五大把发展私营经济纳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宪法修正案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海鹏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空间载体的"开发区"也面临着转型发展。开发区向城区转型是当前一种较好的转型思路,许多国家级的开发区已经做出了较好的范例。但省级开发区,尤其是地处中部地区的省级开发区由于其转型的内涵、困境以及路径与国家级开发区不尽相同,其向城区转型发展的经验也较为缺乏。本文在充分认识临汾开发区自身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以临汾经济开发区为例,从功能、动力、民生三个视角提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目标、路径以及转型策略,并通过对一般意义上中部省级开发区发展瓶颈、开发区向新城区转型内涵以及策略的分析归纳,试图为中部省级开发区向城区转型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
临汾 开发区 转型发展 策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力行 申广军
产业结构调整是后发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设立各类经济开发区。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开发区对吸引外资、提升生产率、提高地区增加值的效果,缺乏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统计数据,本文发现,设立经济开发区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动,尤其是开发区所设置的目标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有显著提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设置的目标行业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时,经济开发区的积极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为设立经济开发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如何选择目标行业提供了一般性原则。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比较优势 产业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金祥
一、建立经济开发区的基本依据 1.内陆地区建立经济开发区的战略意义八十年代以来,沿海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成功地使沿海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沿海经济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原有的平衡格局,使沿海和内地的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东西部之间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的反差,显得更为强烈。“六五”时期,东西部固定资产投资比为1:0.41,“七五”时期扩大到1:0.24,同期的国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江 任瑞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