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0)
2023(7979)
2022(6303)
2021(5551)
2020(4284)
2019(9310)
2018(8990)
2017(15942)
2016(8280)
2015(9111)
2014(9054)
2013(8963)
2012(8799)
2011(8339)
2010(8742)
2009(8209)
2008(7928)
2007(7560)
2006(7059)
2005(6178)
作者
(24997)
(21271)
(21202)
(20196)
(13445)
(9935)
(9430)
(8093)
(8054)
(7672)
(7560)
(7015)
(6928)
(6764)
(6569)
(6547)
(6098)
(6066)
(5946)
(5663)
(5450)
(5125)
(5116)
(4959)
(4950)
(4810)
(4560)
(4495)
(4321)
(4109)
学科
(62287)
经济(62258)
管理(22166)
地方(20057)
(15847)
中国(14858)
(14758)
方法(14080)
业经(13498)
地方经济(12823)
数学(12065)
数学方法(12010)
环境(11755)
(11454)
农业(11234)
(10083)
企业(10083)
(9636)
(7629)
生态(7495)
经济学(7465)
(7363)
发展(7285)
(7274)
(7266)
金融(7266)
资源(7128)
(6994)
农业经济(6641)
(6387)
机构
学院(129526)
大学(126035)
(62903)
经济(61646)
研究(50823)
管理(43276)
中国(37510)
理学(35845)
理学院(35380)
管理学(34752)
管理学院(34513)
科学(28828)
(26914)
(26300)
(24981)
研究所(22387)
中心(22341)
(21028)
经济学(20916)
财经(20190)
(19129)
(18913)
师范(18803)
(18528)
经济学院(18401)
(18133)
北京(17393)
(16605)
业大(16303)
科学院(15790)
基金
项目(80922)
科学(63496)
研究(63059)
基金(56671)
(48682)
国家(48233)
社会(42378)
科学基金(40821)
社会科(39935)
社会科学(39927)
(32676)
基金项目(29607)
教育(27518)
(26134)
编号(25240)
自然(22607)
资助(21914)
自然科(21894)
自然科学(21890)
自然科学基金(21453)
(20577)
成果(20342)
重点(18994)
课题(18990)
国家社会(17947)
发展(17498)
(17258)
(16917)
(15993)
(15781)
期刊
(86660)
经济(86660)
研究(44261)
中国(29453)
(20573)
(18811)
学报(17587)
管理(17282)
科学(17191)
教育(14668)
农业(14208)
大学(14160)
经济研究(14122)
业经(13465)
学学(13324)
技术(12207)
(12065)
金融(12065)
财经(11017)
问题(10551)
(9789)
技术经济(7589)
资源(7531)
世界(7242)
经济问题(7087)
(6729)
统计(6507)
现代(6230)
(6174)
改革(6085)
共检索到213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海继平  
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统筹规划,文明建设乡土景观环境,理性保护与开发地域生态文化资源为研究目的,分析乡土景观在基础性经济建设中屡遭破坏现象,通过对乡土景观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综合运用现场调研、测绘等技术手段,得出在保证经济建设的同时,构建和谐生态的乡土景观环境与安全健康人居环境的结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鹏波  雷大朋  张立杰  吴军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和美丽乡村的提出,乡村旅游、古村落保护、城镇规划、乡村建设等成为继城市化运动之后的乡村环境提升运动的关键词,乡土景观设计成为一种新的景观设计视角被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关注。文章从乡土景观要素的基本构成入手,运用类型学方法,分析乡土景观的构成要素,提出生态景观要素、生产景观要素、生活景观要素和生命景观要素构成的"四生乡土景观"体系,并对各要素景观特性进行了阐释,以期为乡土景观的识别、保护、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晓刚  王苏宇  张元富  
乡土文化属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文化类型,体现了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长久而密切的关系,需要通过客观物质来呈现,而客家特色小镇建设则着重强调客家乡土文化的挖掘与展示。在客家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提炼客家乡土文化符号,指出朴素、务实、勤劳、尚学、中庸是客家文化的特有属性,塑造客家乡土景观,采用选址布局、材料选型、植物种植、景观小品和铺地图案这五种路径进行客家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揭示客属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乡土文化和组合特征,协调现代城市与乡土生活之间的矛盾,推动客家地区经济、文化、生态三者和谐发展与社会繁荣稳定。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兴  吴倩  兰伟  
乡村旅游资源具有乡村性表征的核心特性,在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中,现行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国标缺乏对乡村旅游资源内涵及特性的关照及对乡村空间结构特征的兼顾,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适用性不足。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内涵与特性的解析,基于乡村旅游资源本体是乡土景观体系的判断,围绕乡土景观要素与结构,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进行了构建,确定出乡土自然环境系统、传统乡村基础设施、传统农业系统、乡土聚落系统、乡土文化形态等5个主类和17个亚类、54个基本类型。同时,基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目的的综合性,并结合乡土景观的地方感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资源自身价值、开发条件和综合效益三个方面,确定出15项评价指标及具体评价标准。研究基于乡土景观视角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进行了创新性思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建玲  
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乡土植物是基础的植物建设,也是为园林建设增添现代化气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使用乡土植物,不仅可有效提高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还可有效提高乡土植物的利用率。由丛林林、韩冬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园林景观设计与表现》一书,以中小型景观设计为主题,从细节到整体一步一步深入,让相关专业的学习者从理论指导出发,自己参与到景观设计中,培养其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晓蕾  郭巍  
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借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等国外机构对乡土景观的相关理论和设计研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作者相关研究及实践,提出乡土景观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划分为三部分,首先将乡土景观理解为一个层状体系的叠加:包括了反映出地质塑造过程的自然系统、源于自然形式与为土地使用相结合的农业系统以及以基础设施网络、开垦机制为特征的聚落系统。然后,通过这部分的研究工作,可以形成某种类型乡土景观的形式系统。最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乡土景观正在变化的设计背景,对乡土景观发展的可能性加以探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芦旭  雷振东  王子亮  朱双雨  周钰博  
基于乡土景观安全的视角,通过对黄土沟壑区传统聚菏场地形态的分析研究,挖掘整理该(区域传统聚落场地营建经验。针对该区域新型农村住(区场地建设提出技术应对策略,并在地处豫西黄土沟壑区内的三门峡市高庙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相关设计实践。希望通过景观干预的手段协调黄土沟壑区新型农村住区建设与乡土景观安全之间的关系,在景观安全的前提下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为黄土沟壑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技术思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蓉生  
"和谐共生"深深根植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中。"和谐共生"校正了理解生态文明内涵的问题视域,导示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精神指向,提出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本质要求。"和谐共生"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二者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这一实践所要达到的一个境界旨归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铭铭  李薇航  林诗雨  蔡君  
乡土景观是乡村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以安徽西溪南村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和地方感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乡土景观特征感知的5个维度,即自然景观、乡土聚落、田园景观、传统文化与乡土乡情得分均较高且个体差异甚微;地方感的3个维度,即地方情感、地方认知与行为意愿个体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对于游客构建地方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地方感的地方认知和地方情感要素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地方情感以及地方认知对游客的行为意愿也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在研究结论和调查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浙江农林大学"全球传统生产性乡土景观保护倡议"(简称"乡土景观项目")成员资格的申请,已于2011年11月1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会议获批,成为本次加入的14个成员之一,也是中国独家。"乡土景观项目"(Satoyama Initiative)2010年10月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0次峰会(COP 10)发起,旨在充分认知生态系统与农业体系的紧密联系,遏制全球生物多样性破坏,制定未来全球可持续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长征  侯珏玭  李红光  
河南乡土聚落形式多样,蕴含着朴素而生态的营建智慧,其景观因子对于保护和发展乡土聚落具有长远意义。以豫北石板房乡土聚落为载体,通过对西韩家凹、水段、益伏口、高家台等典型聚落的研究,提出乡土建筑的景观因子这一概念,探讨影响乡土聚落景观因子的要素分类及其决定条件,并分为聚落格局、村巷肌理、建筑单元3个层级分别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分析,构建乡土聚落建筑景观因子体系。结果表明:地域气候的作用、材料的制约、工匠地域活动范围的固定是豫北石板房景观因子的决定条件,且各决定条件相互关联、相互包含成为整体的动态系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莫妮娜  
通过分析人们对居住方式和居住环境的认知过程,以及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村民行为心理上的变化和影响,探讨新的环境、新的行为方式如何与传统的乡土景观相互融合并形成良性循环,对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出可实施性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铭铭  李薇航  林诗雨  蔡君  
乡土景观是乡村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以安徽西溪南村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和地方感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乡土景观特征感知的5个维度,即自然景观、乡土聚落、田园景观、传统文化与乡土乡情得分均较高且个体差异甚微;地方感的3个维度,即地方情感、地方认知与行为意愿个体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对于游客构建地方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地方感的地方认知和地方情感要素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地方情感以及地方认知对游客的行为意愿也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在研究结论和调查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翟洲燕   安传艳   贾梦月   常芳   阿茹娜  
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可推动中国乡土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景观。文章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以文化景观基因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解构提取法,识别李子柒短视频中的乡土文化景观基因及其空间意象表达。研究表明:(1)影像景观基因特征表现为以固定镜头为主的拍摄风格,以远景和特写为主的多景别拍摄手法,景别切换流畅,画面转场自然,画面的整体色调偏暗沉,后期运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采用背景配乐和同期声,人物交流通常使用方言,偶尔夹杂普通话等;(2)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表现为理想的人居环境模式、“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四川民居建筑、乡村生产生活和传统技艺所需工具等;(3)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特征则表现为传统民俗节庆、不同地域的传统技艺和绵阳方言等;(4)李子柒视频中的乡土文化景观基因建构了田园牧歌、淳朴和谐和美好生活等文化意象。该研究旨在为短视频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有效结合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锦赐  
景观环境包括有自然景观环境与人为景观环境。城乡景观环境是在时空环境发展下,所呈现出自然与人为共生下的景观环境。城乡环境必须能达到“以心造境、以境净心”的目的,才算是优质的城乡景观环境。所以,21世纪城乡景观环境的新思维是在城乡环境创造的过程中,应该让心与境和合共生(即环境共生)而达到“以新智创造境,以境净化心智”的目标,进而创造诗化(诗情画意)的城乡环境、景观与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