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4)
2023(5549)
2022(4624)
2021(3917)
2020(3374)
2019(7605)
2018(7523)
2017(14529)
2016(7221)
2015(7985)
2014(8118)
2013(8439)
2012(8319)
2011(7828)
2010(8034)
2009(7642)
2008(7388)
2007(6578)
2006(6135)
2005(5698)
作者
(22407)
(18998)
(18846)
(18258)
(12029)
(8821)
(8574)
(7272)
(7081)
(6766)
(6643)
(6217)
(6172)
(6031)
(5952)
(5893)
(5710)
(5352)
(5327)
(5064)
(4943)
(4647)
(4542)
(4353)
(4304)
(4288)
(4024)
(3861)
(3717)
(3643)
学科
(66492)
经济(66466)
管理(19679)
地方(18847)
方法(18454)
(18343)
数学(16393)
数学方法(16345)
(14740)
企业(14740)
地方经济(14233)
中国(11950)
业经(11897)
产业(11128)
(9793)
(9755)
(7870)
(7584)
结构(7562)
(7405)
经济学(7232)
(6955)
金融(6955)
环境(6815)
(6750)
贸易(6746)
农业(6704)
(6501)
(6415)
(6057)
机构
学院(121255)
大学(120768)
(70727)
经济(69763)
研究(47168)
管理(44682)
理学(38103)
理学院(37680)
管理学(37308)
管理学院(37066)
中国(34095)
(27257)
科学(24507)
(24374)
经济学(24278)
(23320)
财经(21979)
经济学院(21633)
研究所(20951)
(19794)
中心(19455)
(18067)
(16677)
财经大学(16063)
北京(15646)
(14863)
科学院(14670)
(14297)
师范(14173)
(14004)
基金
项目(74809)
科学(60086)
研究(56239)
基金(55496)
(47185)
国家(46879)
科学基金(40421)
社会(40044)
社会科(38369)
社会科学(38362)
(28846)
基金项目(28799)
教育(23640)
(23011)
资助(22791)
自然(22525)
自然科(21960)
自然科学(21956)
自然科学基金(21610)
编号(20524)
(19583)
国家社会(17755)
重点(17086)
发展(17035)
(16890)
(16825)
(16640)
经济(16515)
成果(16358)
(15482)
期刊
(86736)
经济(86736)
研究(42583)
中国(20993)
(19689)
管理(18835)
经济研究(15854)
科学(14850)
学报(13945)
(13603)
财经(12450)
业经(11757)
问题(11515)
(11322)
金融(11322)
大学(11278)
(11173)
技术(11080)
学学(11007)
技术经济(9067)
农业(9062)
(9012)
国际(8380)
世界(8012)
统计(7724)
经济问题(7321)
商业(7037)
(6799)
经济管理(6678)
改革(6420)
共检索到191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飞翔  
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与结构变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这一点在当今的开放经济条件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实行对外开放会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动 ,开放经济体系的运行是以特定的产业结构为支撑的。中国经济正进入需要以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启动和支持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阶段 ,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结构性制约。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 ,我们应当以构建开放型经济为目标来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重组 ,在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永  王景  
本文运用发展中大国开放效应的理论分析,对我国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作进一步的理论思考。认为发展中大国对外开放目的在于提高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衔接程度,即发展开放型经济,而不是单纯强调贸易推动的外向型经济。并认为我国现有对外开放模式并未真正体现出大国效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作用日益明显。据此,文中提出尽快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等三大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飞  
文章分析了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来皖江城市带应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推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军伟  
文章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表现为1996年以前影响不显著,1996年后有正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1996年之前和1996年之后影响不同,分别是正影响和负影响,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华  
运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检验了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是否影响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表现为1996年以前影响不显著,1996年后有正效应。进一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1996年之前和1996年之后影响不同,分别是正影响和负影响,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瑾  刘文革  周钰迪  
针对中国绿色经济持续增长问题,本文结果表明,全国整体而言第三产业发展对绿色增长有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对绿色增长有负面作用,但是区域差异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对东部地区绿色增长正效应最显著,开放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负向影响,其中对中部地区的负效应系数最大,中部地区"污染避难所"的环境成本转移效应明显,要避免污染产业的进一步转移,中西部地区可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工业型绿色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安淇  陈敬良  
本文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对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表现为1996年前影响不显著,1996年后有正向影响。中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1996年前和1996年后影响不同,分别是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艳敏  
本文在分析农村民生消费变化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对外开放、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民生消费的影响机制: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民生消费影响的要素报酬增加效应强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抑制效应,城市化进程提升了民生消费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报酬效应和面向农村需求的供给效应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张和民生消费结构的改善;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大但并未改善其消费结构。并基于此,提出了改善我国农村民生消费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潇萌  杨宇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不应过度追求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相一致的转型路径,对外开放带来的国际分工造成了当前发展中国家转型路径的多样性。本文在一个两国、三部门模型框架下,使用中、美两国数据,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路径的影响。文章发现,1992~2014年我国农业占比的下降主要来自国内因素驱动,而对外开放对解释这一时期内我国制造业占比的迅速增长和持续偏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造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转型路径区别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趋势上看,对外开放效应的重要程度逐渐减弱,本国效应的重要程度逐渐增强,长期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仍需立足内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礼伟  张二震  
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对于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金融危机以后,学术界甚至有人认为,我国现有的对外开放模式阻碍了产业结构转型。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然后通过对昆山利用对外开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案例分析,指出对外开放是推动新产业建立、成长和高度化演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最后,本文总结了昆山经验的几点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借助DEA方法对2008~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进行测算,并且采用TobiT模型重点研究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总体较高,但是省域之间差别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具有倒U型的显著影响,即对外开放程度对于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的边际贡献存在递减效应;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例)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产业结构高级化成为推动旅游效率改善的内在因素。森林公园密度、城市人口密度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南方林区与西南林区相对于华北林区来说,优越的地理条件更容易提高森林公园旅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永兵  雷昭明  
本文依据我国1985年-2011年的数据,从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对外开放度、第一产业比重和人均GDP五个方面建立计量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长期内,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度和第一产业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最后,本文提出了转变对外开放模式、调整二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措施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