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8)
2023(17303)
2022(14344)
2021(13051)
2020(11289)
2019(25666)
2018(25136)
2017(49319)
2016(26468)
2015(29933)
2014(30038)
2013(29951)
2012(28053)
2011(25539)
2010(26126)
2009(24973)
2008(25350)
2007(23090)
2006(20629)
2005(19091)
作者
(77299)
(64674)
(64588)
(61674)
(41671)
(30817)
(29333)
(25034)
(24382)
(23398)
(22228)
(21467)
(20928)
(20532)
(20435)
(19983)
(19110)
(19008)
(18761)
(18643)
(16114)
(15923)
(15901)
(14913)
(14682)
(14519)
(14287)
(14103)
(12970)
(12752)
学科
(137895)
经济(137732)
(102134)
管理(92887)
(89384)
企业(89384)
方法(57763)
数学(47702)
数学方法(47282)
(38470)
(36156)
业经(35220)
中国(32030)
(27864)
地方(26224)
(25926)
财务(25891)
财务管理(25843)
农业(24889)
企业财务(24553)
(22646)
贸易(22636)
(22088)
(21937)
(21479)
(21427)
银行(21404)
理论(20933)
(20660)
技术(20596)
机构
学院(402035)
大学(398672)
(183880)
经济(180428)
管理(160340)
理学(136754)
理学院(135433)
管理学(133616)
管理学院(132857)
研究(131218)
中国(106506)
(89131)
(81744)
科学(73708)
财经(69927)
(65942)
(63340)
(62223)
(62030)
中心(60419)
研究所(58689)
经济学(57781)
业大(52557)
经济学院(51944)
北京(51808)
财经大学(51483)
(48693)
农业(48409)
(47365)
师范(46986)
基金
项目(249878)
科学(199522)
研究(186007)
基金(184626)
(157589)
国家(156197)
科学基金(136445)
社会(122892)
社会科(116623)
社会科学(116595)
(96417)
基金项目(96305)
自然(85556)
教育(84822)
自然科(83660)
自然科学(83638)
自然科学基金(82257)
(79749)
资助(76925)
编号(74328)
成果(60785)
(57173)
重点(55476)
(53912)
(53589)
国家社会(51100)
课题(50867)
教育部(50098)
创新(49543)
人文(49390)
期刊
(213465)
经济(213465)
研究(126516)
中国(75326)
(72552)
管理(63631)
(57175)
学报(51938)
科学(51817)
(46173)
金融(46173)
大学(40824)
学学(38958)
农业(37966)
财经(36828)
技术(35521)
经济研究(34520)
业经(33545)
教育(33364)
(31750)
问题(27493)
技术经济(23994)
(22899)
(22093)
统计(21146)
世界(20325)
商业(19638)
(19519)
现代(19468)
国际(19194)
共检索到617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瑛   仲艾芬   石敏俊  
本文基于Melitz和Ottaviano(2008)的效率异质性模型,构建了企业两阶段风险决策模型,内化经济密度对于风险的选择效应,以揭示经济密度影响企业风险决策行为的机制和过程。理论模型显示如下结果。(1)当经济密度过低时,增加密度将降低风险;当经济密度过高时,增加密度会增加风险;经济空间内存在风险最小化的最优密度。(2)在经济密度之外,租金、企业数量、产品多样性等因素也对企业经营风险产生影响。本文以北京市五环内生活性服务业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城市生活性服务业POI及倒闭率、商铺和住宅租金等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以下三点结论。(1)北京市高密度地区,密度对风险的影响为正;低密度地区反之。北京市二环是影响逆转的分界线。(2)北京市消费密度和就业密度,通过租金、企业数量和产品多样性三个中介变量影响企业倒闭风险。其中,最显著的影响路径是:消费密度影响产品多样性,进而影响企业倒闭风险。可见,集聚经济降低风险的关键不在于企业数量,而在于差异化集聚。(3)北京市三环是集聚力和竞争力对比逆转的分界线:三环外集聚力超过竞争力,有利于企业风险降低,三环内反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海燕  濮励杰  张健  朱明  赵艳  符蓉  
研究目的:将城镇建设用地和经济效益两者结合,对江苏省1998—2008年的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局部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城镇用地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制定等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区域差异统计分析(变差系数、泰尔指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研究结果:自1998年以来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有所提高,存在南北分异特征,地区间差异不断降低;建设用地经济密度重心向西北转移;县市区层面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分布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苏南地区主要表现为高值集聚,苏北地区表现为低值集聚。研究结论:区域差异统计分析与ESDA方法相结合能揭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航天  
运用空间经济模型,并利用2007年我国纺织业城市层面的截面数据,分析了城市纺织业的企业密度与行业生产率的相互关系,并对该相互关系的实现机制进行了辨别。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纺织业企业密度与其行业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在纺织企业密集的城市,选择效应表现为通过淘汰生产率低的企业来促进平均生产率的提高;集聚效应在纺织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城市发挥了正的推动作用,但在纺织业发展水平较高且纺织企业密集的城市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喜凯  孙玮  唐贵瑶  
本文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检验了市场密度和市场进入之间的关系,以保险行业为例,通过在中国经营的境外保险公司,验证了市场密度与市场进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深度对这种关系的调整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旭  郑璎培  李明宝  
土地经济密度能够映射出经济活动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是区域经济问题的关键研究指标。本文基于东三省城市群34个地(含以上)级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土地经济密度,运用Arcgis平台并结合泰尔熵指数、相对发展率等方法分析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情况,并以建筑业角度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建筑业对土地经济密度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东三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值整体趋于上升,且吉林中部城市群区域高于其他地区,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和峰值特征;第二,东三省各城市相对发展速率有鲜明差异,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总体差异变速缩小;第三,建筑行业从业人数、建筑行业对GDP的贡献率、城市环境建设和建筑生产价值对城市经济发展有一定驱动作用。文末,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肖锋  
本文从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使用整体网络的测量方法,基于民营企业中代表271名员工的28个工作团队的整体网络数据,探讨了团队内非正式社会互动对团队愿景氛围与团队合作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团队愿景氛围与团队合作显著正相关,团队工作咨询网络密度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任务相互依赖在团队愿景氛围与团队工作咨询网络密度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团队愿景氛围与团队合作的关系中具有社会互动的内涵,团队领导应重视团队内非正式社会互动所扮演的重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坤望  邵文波  王永进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与通讯技术发展迅猛,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框架下,证明信息化是比较优势一个新的来源,不仅信息基础设施的提升会改善一国出口绩效,而且信息化密度高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出口倾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世界银行对于中国12400家企业2002~2004年的调查数据,在地区—行业—企业层面上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结果表明企业信息化密度、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对中国企业的出口绩效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变量的内生性之后,实证结论仍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在信息化背景下政府如何选择合适的经济政策,促使企业更好地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青华  陈力华  
本文根据上海市1980-2007年之间的历史数据,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构建人口机械增长率、劳保福利费用比例、全市居民消费水平指数、食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等自变量与因变量商业保险密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祥佑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省际保险密度的空间相关性,发现我国省际保险密度在呈现出区域集聚特征的同时,全国趋同的趋势也在迅速增强。在运用三种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省际保险密度增长的收敛性后,发现空间误差模型是研究我国省际保险密度空间收敛性的合适模型,全国保险密度的收敛速度大约为1.5%。虽然加入WTO等对我国保险密度的区域集聚性与整体收敛性都带来了冲击,但整体收敛的趋势依然稳定,表明区域保险业发展水平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而趋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伟  
本文通过运用基于时变条件Johnson Su(JSu)密度方法对2008年到2012年我国上证指数、深圳成指和香港恒生指数进行风险价值(VaR)计算,并同GARCH族模型和残差为T和GED分布所计算的VaR进行LR统计量测试和价值重要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LR统计测试中,JSu方法中LR统计量最小,表明JSu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覆盖风险,在价值重要性比较中,从平均二次损失函数(AQLF)上看,JSu方法比GARCH族的方法更精确,从平均相对偏好(MRB)和平均市场风险资本(AMRC)看GARCH族模型计算出的VaR比JSu计算的较为保守,对风险资本要求较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峤   刘修岩   陈露  
城市密度作为城市经济活动集聚的重要表现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其不但能够影响生产率、经济增长及生态环境等,而且对城市的创新效率这一关乎长期增长的因素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匹配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企业专利数据库,并结合LandScan人口空间分布数据,构建了包含企业—年份维度的300多万个样本,基于OLS与工具变量法系统识别了城市内部街区尺度的密度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街区层面的密度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专利产出,高密度发展的创新外溢效应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衰减特征;街区尺度高密度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其能够帮助企业吸取知识溢出的养分,克服知识溢出面临的地理阻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静  
本文在引入环境动态和网络密度两个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企业的创新选择。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包括四种类型:探索性管理创新、探索性技术创新、利用性管理创新和利用性技术创新。由于企业的所有制和规模不同,不同的企业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新活动,政府也应该针对不同的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政策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静  
本文在引入环境动态和网络密度两个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企业的创新选择。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包括四种类型:探索性管理创新、探索性技术创新、利用性管理创新和利用性技术创新。由于企业的所有制和规模不同,不同的企业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新活动,政府也应该针对不同的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政策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维真  
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内涵及近几年国内外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修订,从分析国内外企业商业秘密侵权现状入手,对企业商业秘密风险进行解析,提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建设相关建议。希冀我国企业强化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建立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斌  吴金凤  孟颖  
为进一步缩小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形成的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阶梯性经济发展群的差距,加速苏北地区经济的良性增长,分区域对江苏省的经济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1999-2007年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采用GIS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变异进行空间分析,并利用库兹涅茨曲线作比对。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的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大小基本上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2)不同区域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结构的稳定性之间具较大的一致性;(3)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力大;而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力更依赖于城市化的强势;(4)发达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