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2)
- 2023(15555)
- 2022(13195)
- 2021(12120)
- 2020(10116)
- 2019(23142)
- 2018(22942)
- 2017(42481)
- 2016(24052)
- 2015(27400)
- 2014(27860)
- 2013(26913)
- 2012(25073)
- 2011(22803)
- 2010(23796)
- 2009(22198)
- 2008(22281)
- 2007(20667)
- 2006(18483)
- 2005(17284)
- 学科
- 济(112113)
- 经济(111988)
- 业(83090)
- 管理(80045)
- 企(79694)
- 企业(79694)
- 方法(42936)
- 数学(33591)
- 数学方法(33176)
- 财(32001)
- 中国(30108)
- 业经(29239)
- 农(24801)
- 理论(22872)
- 学(22871)
- 地方(22815)
- 教育(22643)
- 务(22616)
- 财务(22574)
- 财务管理(22525)
- 制(21686)
- 企业财务(21293)
- 技术(19089)
- 和(18914)
- 贸(17757)
- 贸易(17743)
- 易(17162)
- 体(16624)
- 农业(16325)
- 策(16289)
- 机构
- 学院(349015)
- 大学(347158)
- 济(143894)
- 经济(140637)
- 管理(128369)
- 研究(117777)
- 理学(108023)
- 理学院(106778)
- 管理学(104958)
- 管理学院(104260)
- 中国(87093)
- 京(74112)
- 财(68890)
- 科学(68391)
- 所(60243)
- 江(57980)
- 研究所(53618)
- 财经(53592)
- 中心(53292)
- 范(52765)
- 师范(52386)
- 农(50421)
- 经(48038)
- 北京(47919)
- 州(45599)
- 业大(44887)
- 经济学(44220)
- 师范大学(41863)
- 院(41578)
- 技术(40363)
- 基金
- 项目(209693)
- 科学(165866)
- 研究(163161)
- 基金(147339)
- 家(125224)
- 国家(123907)
- 科学基金(106488)
- 社会(101304)
- 社会科(95621)
- 社会科学(95594)
- 省(85117)
- 教育(81925)
- 基金项目(76186)
- 划(71020)
- 编号(70258)
- 自然(65430)
- 自然科(63871)
- 自然科学(63852)
- 自然科学基金(62717)
- 资助(60648)
- 成果(59761)
- 课题(51048)
- 重点(48200)
- 部(47387)
- 发(46784)
- 创(44874)
- 项目编号(43009)
- 性(42691)
- 年(42233)
- 教育部(41682)
- 期刊
- 济(175746)
- 经济(175746)
- 研究(115353)
- 中国(77735)
- 教育(66207)
- 财(59430)
- 管理(52450)
- 学报(46822)
- 农(45622)
- 科学(43878)
- 技术(37916)
- 大学(36288)
- 学学(32606)
- 融(31736)
- 金融(31736)
- 农业(29974)
- 业经(28237)
- 财经(28226)
- 经济研究(27580)
- 经(24564)
- 问题(21930)
- 技术经济(19739)
- 职业(19467)
- 贸(18423)
- 业(17220)
- 财会(17191)
- 图书(16970)
- 坛(16701)
- 论坛(16701)
- 统计(16553)
共检索到554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也是广大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正在破解的难题。经济学视阈下,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的过程。文章分析认为,校企合作利益相关方经济预期差异、"市场失灵"、政府角色缺位或"失灵"等因素导致校企合作难。只有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校企合作才能稳固,只有政府主导才能使校企合作的正外部性内化,只有借助市场的力量才能使校企合作优化。
关键词:
经济学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问题 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安 毕娟 李勋华
职业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本质上是为实现多元主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在政校企合作机制下,政府应发挥纽带、激励、保障和评价作用,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创造校企合作环境,规范校企合作内涵,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
政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政府主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璐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校企合作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模式。借鉴各国在校企合作中的共有经验与特色,我国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校企合作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保障企业的自身利益,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以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有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国际比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刁哲军 王春丽 王玲
职业教育视阈下的职业价值是指职业这个客体的属性与职业教育视阈内各要素的需要的关系。从职业教育学科出发,职业是职业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和本质属性;从职业教育中的"人"出发,职业是职业教育中的"人"获取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的主要途径和源泉;从职业教育目的出发,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从职业教育课程出发,职业是职业教育课程中最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重要评价元素。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 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凌洁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7期中撰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营机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该机制的弊端所在,并从经济学维度考量了该机制,最后对该机制进行了创新展望。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要有技术合作和教育合作两项内容,具体包括三种模式:校企合作,培养订单生;企业委托学校培训自己的员工;学校企业共同开发。其目标是充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旭丽
职业教育立法工作是校企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从而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的制度基础。文章阐述了在我国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活动的内涵及意义,从立法原则模糊、立法沟通机制缺位、立法的有效表达机制匮乏、立法的程序刚性不足等方面揭示了制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活动的诸多问题,并从确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原则、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沟通机能、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表达机制、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程序刚性等方面,提出了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立法 表达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海斌
职业教育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如何认识职业教育价值不仅关系到职业教育整个理论框架的构建,更关系到职业教育实践的长期发展与进步。文章从新视阈视角来探讨职业教育价值的内容,以期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视阈 职业教育 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晔
我国经济步入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新需求,然而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导致技术技能型人才供需失衡,同时,供给侧改革这不仅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从方法论上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基于此,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路径:宏观层面:加强制度建设,从关注"就业发展"转向关注"生涯发展";中观层面:从"一端发力"转向"双端发力",确立双主体育人长效机制;微观层面:形成人才培养链,实现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精准供给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储德银 韩一多
行为经济学是针对传统经济学严格假定和推论的一次革新,在行为和实践方面分别就非理性行为建立了新模型,因其更加贴合实际而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依据行为经济学效用理论、参照系理论以及偏好理论三大理论框架可将其观点主要归纳为损失厌恶、参照依赖、框架效应、禀赋效用以及心理账户。本文以此分别对影响税收遵从的因素进行分析,据此对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定程序、颁布、执行与管理监督的全过程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得到提高纳税遵从度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税收遵从 损失规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平利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有效性,是指共在的时效性和以信任为前提的实效性。从校企关系看,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可分"依附型""名利型"和"共生共长型"三类,其中"共生共长"是建构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方式。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有效性,应重视在研究我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律法与良知的统一;从需求和信任的逻辑前提出发,建立职业院校和大中小微企业的大数据平台;回归职业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关注底层大众的职业生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有效性 致良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利庠 庞连义
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观念错位造成政策缺位,这是政策机制方面的问题;其次校企合作中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和教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造成职业教育教学机制没有特色;政府设计模式以及缺乏适合国情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这些原因便造成了校企合作的政府、学校两头热,而企业积极性不高的结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进行解释,并试图构建校企合作的机制体系。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机制 经济学视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荃 崔琳
文章在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关系及类型的基础上,以德国、美国、日本为例,对国际上职业教育成功国家依靠法律制度保障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解读。德国采用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其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主体是企业与学校,以企业为中心;美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高等职业教育,采用合作教育模式,其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主体是学校与企业,以学校为中心;日本采用的是企业内培训模式,其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主体是企业,学校发挥的作用不是十分突出。这三个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都有各自特点,并都制定了法律制度以保障实施。文章最后提出了要形成我国特色的有法律制度保障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利 孙玉中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体不仅仅包括学校与企业,还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学生;按照法治范式分析他们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可以透视各主体权利与义务的性质。法律实证分析校企合作各方主体在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策层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厘清他们的权责界限,为完善立法提供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主体 法律权利与义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金星 俞启定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认为把职业教育划分为城市与农村两个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客观反映。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农村职业教育所面对的还将是一个大量劳动力过剩,土地小规模经营的农业经济,虽然发展艰难却重任在肩:既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服务,又要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服务。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市场失灵和公共产品理论有助于理解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政府责任和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利庠 庞连义 张喜才
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效。然而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观念错位造成政策缺位;其次校企合作的职教体系还不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国情。这些问题造成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困境。本文提出了新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体系。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