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4)
2023(17121)
2022(14755)
2021(13542)
2020(11301)
2019(25627)
2018(25387)
2017(48732)
2016(26226)
2015(29408)
2014(29176)
2013(28621)
2012(26271)
2011(23940)
2010(24078)
2009(22773)
2008(21623)
2007(19001)
2006(16938)
2005(15157)
作者
(74973)
(62344)
(62047)
(58989)
(39676)
(29775)
(28200)
(24329)
(23695)
(22197)
(21094)
(21019)
(19824)
(19723)
(19299)
(19086)
(18463)
(18377)
(17794)
(17682)
(15616)
(15254)
(14859)
(14306)
(13959)
(13823)
(13799)
(13651)
(12596)
(12087)
学科
(117044)
经济(116897)
管理(79700)
(70484)
(60028)
企业(60028)
方法(45831)
数学(38992)
数学方法(38548)
中国(28494)
(28361)
(26743)
(25947)
地方(25222)
业经(25154)
(23105)
(19607)
贸易(19595)
(18992)
环境(18739)
理论(18581)
(18202)
金融(18198)
(17644)
农业(17631)
(17586)
银行(17542)
(17134)
财务(17058)
财务管理(17025)
机构
大学(376500)
学院(374419)
(156115)
经济(152820)
管理(145536)
研究(128055)
理学(125221)
理学院(123829)
管理学(121777)
管理学院(121095)
中国(94876)
(79296)
科学(76513)
(73091)
(63683)
财经(57845)
研究所(57631)
中心(57001)
(55383)
(54658)
业大(52657)
(52368)
北京(50123)
(49570)
师范(49133)
经济学(47922)
(46504)
(44119)
农业(43141)
财经大学(42866)
基金
项目(251123)
科学(197604)
研究(186418)
基金(182099)
(157603)
国家(156312)
科学基金(134393)
社会(118772)
社会科(112575)
社会科学(112546)
(97464)
基金项目(95998)
自然(85378)
教育(85285)
自然科(83320)
自然科学(83303)
自然科学基金(81789)
(81482)
编号(75827)
资助(74384)
成果(62444)
重点(56124)
(55306)
(53865)
(52356)
课题(52281)
国家社会(48971)
创新(48899)
(48411)
教育部(48050)
期刊
(179195)
经济(179195)
研究(115993)
中国(70891)
学报(56999)
(55936)
管理(55252)
科学(52372)
(50698)
大学(43452)
教育(41544)
学学(40836)
农业(34789)
(33658)
金融(33658)
技术(32165)
经济研究(29253)
财经(28884)
业经(27603)
(24779)
问题(22703)
图书(18707)
技术经济(18555)
(18316)
理论(18202)
(17461)
科技(17332)
现代(16905)
国际(16804)
(16433)
共检索到560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毛锐  
发达国家绿色专利的国际转让与许可将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最终惠及国际经济发展和全球环境治理。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推进绿色专利国际转让与许可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各国在改进国内专利制度和环保政策的同时,要重新审视国际技术转让机制体制,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构建完善的绿色专利国际转让与许可制度,有利于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国际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锡源  查奇芬  
1.新制度经济学范式下的理论分析在对绿色GDP核算的谈论中,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污染权的最初界定是归谁所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左正龙  
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文章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以产权理论为主导,围绕降低交易成本的主线,剖析了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产权明晰的资源配置效应、智能合约降低交易成本、金融组织体系的金融抑制效应及金融立法的行为规范效应。基于目前绿色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关键在进一步明晰农地经营权,它是农地能否用作抵押融资的前提,也为后续的绿色产权立法指明了方向,随后的颁证确认为智能合约的引入奠定了基础。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则应重在化解“供给型”金融抑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琼娣  
由于专利权的垄断性,技术的共享一直难以获得突破。分析共享经济与开源项目的主要模式发现,技术共享的缺失不仅阻碍创新成果的转移和实施,也给现有共享项目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从物品共享、软件开源一路发展形成的专利开放许可实践,无疑是对技术共享最有力的回应。专利开放许可通过网络平台将特定领域的专利技术集中在一起,科研人员能更容易地获取技术信息,技术的转移与实施也更为便捷,这一实践在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与绿色技术领域已经得到一定发展。尽管实践的效果尚难评价,但从其制度价值看,专利开放许可不仅能促进新技术的转移和实施,也是对自上而下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突破,同时还能为企业提供新的盈利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左正龙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要完成振兴乡村的伟大使命,就必须充分发挥经济中的核心——金融的服务功能,而进行绿色金融创新能很好地纾解乡村振兴中的各项矛盾。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围绕如何降低交易费用这条主线,分析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针对目前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明晰绿色金融产权、创新契约链融资模式、构建健全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和完善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华  
一、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新的障碍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及其它标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绿色消费)、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琼娣  胡允银  
在专利审查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即增加"绿色"这一实质审查标准,能有效地推动有利于环境的技术创新,这种审查机制所产生的专利叫做"绿色专利",它不仅能有效地促进环境技术创新,而且对环境信息的积累以及环境评价体系的完善都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新波  
本文通过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制度变迁理论和作为过渡过程的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新特点及其所展示的新研究视角的比较,指出了西方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当前中国过渡过程中的局限性,国内对市场化进程研究的理论误区,以及中国过渡经济学研究或制度经济学研究可能的拓展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施生旭  曹瑞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目标。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从环境产权制度、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环境监管制度、公众生态意识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所裨益。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吴毓壮  
作为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是近30年来中国最宏大的税收改革和近年来世界税制改革的"样本",其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增值税制度变迁。通过营改增,增值税制度从原来的制度"非均衡"状态实现了新的制度"均衡"。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全新视角,将中国的营改增视为一种制度变迁,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理论,分析研究营改增的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因素,揭示其内在的制度变迁规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勇  陈诗一  朱欢  
新结构经济学强调禀赋驱动的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本文利用区域-行业-年份与微观企业数据,对这一理论机制与产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事实的整理与潜在逻辑机制的探讨。将工业细分行业按照资本密集度和污染排放强度交叉分为四大类,并从静态和动态视角考察四大类产业间和产业内的相关特征。研究发现:四大类产业在绿色转型上存在较大差异性;相对资本密集度是影响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整体上以资本密集型且污染密集型产业占主导,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四大产业分布存在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最后,基于本文所梳理的定量事实,对未来如何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进一步研究产业绿色转型的问题提出若干研究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鲁家婷  吴景海  
[目的/意义]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是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经之路。为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提高我国在绿色技术上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专利加速审查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在对比分析几个发达国家绿色专利加速审查制度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实际,归纳总结,探讨如何改进我国绿色专利的加速审查制度。[结果/结论]明确的审查标准、严格的审查程序和权威的法律保障是成熟绿色专利加速审查制度必备的三要素。因此,从这三个要素出发,对改进我国绿色专利加速审查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楠  张洋  刘丽娟  吴成亮  
文章借助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Ztree软件构建了不同信息传递环境、绿色农药购置补贴以及风险因素下的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农户在半透明与完全封闭的信息传递环境下,其绿色农药投入量并无显著差异,而当信息环境完全透明时,农户的绿色农药投入量显著下降,甚至出现"跟风"现象;在提供绿色购置补贴的情形下,农产的绿色农药使用量显著提高,当补贴额度与绿色溢价之和超过两种农药的价格差时,农户绿色农药投入量会达到最大值,农户绿色农药投入量与补贴额度变化趋势一致,但农户在选择过程中未产生"现状偏见";强调规避损失的激励模式效果优于强调获得的激励模式效果,等量损失比等量获得对农户选择行为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振昌  
技术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技术进步的制度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专利法的最终立法目的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专利制度的产生及设计有着深刻的经济学背景;然而长期以来对于专利制度的研究却大多局限于法学范围,较少对专利制度从经济视角分析讨论,难以基于促进技术进步的目的来改进专利制度。专利兼具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使得应用其对专利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文章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针对自然状态下技术知识供给不足导致“知识公地悲剧”阻碍社会进步,辩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在经济效率上的悖论,并探讨了专利制度设计中的内部矛盾,并针对该内部矛盾从经济激励的角度进行辩证分析,基于利益平衡原则探讨专利权保护的边界问题,并对专利制度的设计改进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毓壮  
经过十来年的运行,中国现行税收制度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越来越不适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税收制度已处于“非均衡”状态,亟待变迁以实现新的均衡。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全新视角,将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视为一种正在发生的制度安排变化,或者说是一种制度变迁,并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理论,分析了中国新一轮税改的制度供给因素,并对新一轮税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