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1)
- 2023(9198)
- 2022(7705)
- 2021(6985)
- 2020(5703)
- 2019(12190)
- 2018(12067)
- 2017(23143)
- 2016(11815)
- 2015(12982)
- 2014(12660)
- 2013(12305)
- 2012(11373)
- 2011(10354)
- 2010(10546)
- 2009(10126)
- 2008(9338)
- 2007(8396)
- 2006(7768)
- 2005(6779)
- 学科
- 济(68385)
- 经济(68223)
- 管理(33301)
- 业(26792)
- 企(23021)
- 企业(23021)
- 方法(20627)
- 地方(17380)
- 数学(16053)
- 中国(15923)
- 数学方法(15884)
- 业经(14786)
- 农(14248)
- 学(13865)
- 地方经济(12402)
- 财(12321)
- 制(10375)
- 理论(10234)
- 和(10177)
- 农业(9092)
- 环境(8680)
- 融(8278)
- 金融(8276)
- 贸(8089)
- 贸易(8083)
- 银(7952)
- 银行(7942)
- 体(7844)
- 易(7754)
- 行(7663)
- 机构
- 学院(168137)
- 大学(166536)
- 济(78021)
- 经济(76559)
- 管理(61435)
- 研究(58607)
- 理学(52048)
- 理学院(51446)
- 管理学(50525)
- 管理学院(50195)
- 中国(44108)
- 财(35910)
- 京(33339)
- 科学(32486)
- 所(28298)
- 财经(27975)
- 中心(26680)
- 江(25419)
- 经济学(25236)
- 经(25228)
- 研究所(25044)
- 范(23308)
- 师范(23153)
- 经济学院(22344)
- 农(21460)
- 院(20879)
- 北京(20844)
- 财经大学(20429)
- 州(20124)
- 业大(19700)
- 基金
- 项目(106221)
- 科学(84388)
- 研究(82750)
- 基金(76764)
- 家(64872)
- 国家(64295)
- 社会(57045)
- 科学基金(55708)
- 社会科(53008)
- 社会科学(52992)
- 省(41578)
- 基金项目(39652)
- 教育(37716)
- 编号(33947)
- 划(33746)
- 自然(31779)
- 自然科(31019)
- 自然科学(31011)
- 自然科学基金(30432)
- 资助(30178)
- 成果(28304)
- 发(24288)
- 重点(23831)
- 国家社会(23602)
- 部(23374)
- 课题(23346)
- 创(22094)
- 性(21185)
- 人文(21060)
- 项目编号(20987)
共检索到264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春红 周春燕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已比较滞后,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分析了社会保障法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社会保障法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婷 杨小炜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失地农民的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增加。虽说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最后的生活保障。就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各地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这一视角出发,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保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柯卉兵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政府间社会保障财政纵向和横向失衡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是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理论支点。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需要依据公共产品的特征,针对不同的保障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公共产品层次性理论是分析政府间社会保障权责划分问题的依据,也是实施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前提条件。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体现了分权的关键性特征,即从效率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实现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政府级次的匹配。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说提出了地区之间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平性问题,中央政府只有通过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来调节各地区之间的福利差距,才能保证各地区福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殿生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是围绕效用价值论这个基础展开的,这导致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的混乱。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是科学合理的。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围绕着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的兴衰而发展演变。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从维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维护广大劳动人们利益的角度,始终强调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反对社会保障的私有化。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实践随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每次政策实践的较大变化又与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密切相关。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根据时代需要实现全面创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姚志源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城镇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部门承担生活保障、农村无生活能力和生活来源的老人由民政部门承担生活保障,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不同层次的不同保险需求,由众多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三分天下的格局,这是当...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社会保障的体制选择与经济分析”课题组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多维评价体系 从最直观和简单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制度,表现为社会的安全网。然而进一步的分析则表明,它是一种典型的服务于多重社会经济目标的系统,具有多重特性。它的直观的目标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而要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又直接涉及到社会公平(平等)问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隔代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问题和对个人的激励问题。如果再进一步进行经济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社会保障又涉及到积累及消费模式的选择、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海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制度构建初期,尚存在很多不和谐的音符。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主要是由社会保障资源的非排他性产权、公平规则的外在性约束、意识形态中一致同意潜规则的外溢性等原因造成的。通过合理安排社会保障资源的产权、经营权的合作契约、均衡社会保障中利益主体的权利格局,可以有效实现制度建设中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公平 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功成
分配与生产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而社会保障能够在维持生产效率的同时 ,实现对收入分配的合理调节。因此 ,应用理性与发展的观念来评判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在互促与互制中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剑锋
文章从去商品化角度出发,分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1980年~2010年20个OECD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去商品化程度会影响社会保障的经济效果,在去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公共福利保障制度能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因而社会保障能促进经济增长。最后本文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希望能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经验支持。
关键词:
去商品化 社会保障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小瑛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带来的劳资阶级矛盾激化,以及由此出现的深刻社会矛盾,但作为工业化及社会化大生产进程中的产物,它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马克思经济学中有许多涉及社会保障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认识社会保障的规律、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社会保障理论,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在我国更具有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性,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创新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形式,实现社会保障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一致性。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社会保障 共享发展理念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春燕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呈现出与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有序竞争的经济法理念相冲突的状态。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需要打破居住证制度形成的新的城乡分割局面,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跨地区流转,建立合理的医疗、维权制度,完善劳动合同法保障功能,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曹艳春
本文采用跨学科分析方法,探讨贫困群体面临的收入性稀缺,从心理学视角来分析贫困人员的"稀缺"心态,从重要性和急迫性两个方面对比"获取当前收入"和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对贫困群体的心理影响,深入探究贫困群体由于稀缺心态导致"管窥"现象、减少"带宽",降低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退出或不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原理,提出设计符合需要的"自我满足标准";灵活设计激励机制,将社会保障纳入"管子"视野内;完善提供机制;构建滚动缴存机制和建立阶段性渐进式退出机制,避免"稀缺陷阱"等措施建议,以提高贫困群体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参与率和利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乃春
社会保障权是生存权、社会权,具有可诉性、公益性。社会保障权的法律性质决定了社会保障的司法救济需要特殊的制度安排。我国目前的司法救济机制在适用社会保障争议上存在着无法克服的体制性缺陷和程序性缺陷。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弱势群体诉权保障和高效、迅捷、简便为主要原则,从社会保障司法体制、特殊程序、司法救助、举证责任分配和公益诉讼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司法救济制度。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权 司法救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晓茵
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初创期的构建还是成熟期的改造,都至少涉及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因素。近三十年来,随着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兴起,社会保障研究也不断进步:一方面侧重解释实际
[期刊] 改革
[作者]
社会保障:经济分析与体制建议(上)"中国社会保障的体制选择与经济分析"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重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已经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而且由于人们提出和研究这一问题的侧重点和角度不同,因此对于应当如何重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