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4)
- 2023(11665)
- 2022(9762)
- 2021(8797)
- 2020(7206)
- 2019(15783)
- 2018(15391)
- 2017(29191)
- 2016(15211)
- 2015(16843)
- 2014(16455)
- 2013(15838)
- 2012(14477)
- 2011(13348)
- 2010(13502)
- 2009(13230)
- 2008(12373)
- 2007(10936)
- 2006(9948)
- 2005(9100)
- 学科
- 济(78629)
- 经济(78534)
- 管理(49445)
- 业(41000)
- 企(35139)
- 企业(35139)
- 方法(24260)
- 数学(20567)
- 数学方法(20374)
- 中国(18667)
- 地方(18579)
- 财(18186)
- 业经(16805)
- 制(16771)
- 农(16378)
- 学(16371)
- 地方经济(12828)
- 体(12622)
- 融(11498)
- 金融(11495)
- 环境(11443)
- 银(11295)
- 银行(11278)
- 行(10852)
- 贸(10814)
- 贸易(10806)
- 农业(10776)
- 务(10486)
- 财务(10456)
- 理论(10455)
- 机构
- 学院(221068)
- 大学(220265)
- 济(100749)
- 经济(98876)
- 管理(81936)
- 研究(76314)
- 理学(69872)
- 理学院(69102)
- 管理学(68051)
- 管理学院(67621)
- 中国(57480)
- 财(48271)
- 京(44279)
- 科学(42276)
- 财经(37698)
- 所(37080)
- 中心(34147)
- 经(34011)
- 江(33477)
- 研究所(33065)
- 经济学(33043)
- 农(29584)
- 经济学院(29321)
- 范(28606)
- 师范(28357)
- 财经大学(27841)
- 院(27510)
- 北京(27384)
- 业大(27296)
- 州(26191)
- 基金
- 项目(143273)
- 科学(114463)
- 研究(108595)
- 基金(105391)
- 家(90329)
- 国家(89591)
- 科学基金(77683)
- 社会(73347)
- 社会科(69589)
- 社会科学(69577)
- 省(55517)
- 基金项目(54507)
- 教育(49952)
- 自然(46487)
- 划(45683)
- 自然科(45383)
- 自然科学(45374)
- 自然科学基金(44553)
- 编号(43240)
- 资助(41739)
- 成果(35949)
- 重点(32691)
- 制(32375)
- 部(32028)
- 发(31829)
- 国家社会(31331)
- 创(30394)
- 课题(30343)
- 教育部(28520)
- 创新(28497)
- 期刊
- 济(121829)
- 经济(121829)
- 研究(71535)
- 中国(43808)
- 财(38499)
- 管理(33264)
- 学报(30251)
- 科学(29000)
- 农(28290)
- 大学(23938)
- 学学(22642)
- 教育(22487)
- 融(21400)
- 金融(21400)
- 经济研究(20981)
- 财经(20017)
- 技术(18948)
- 农业(18666)
- 业经(18530)
- 经(17441)
- 问题(14978)
- 贸(11833)
- 技术经济(11428)
- 世界(10621)
- 商业(10242)
- 国际(10144)
- 现代(10043)
- 统计(9934)
- 版(9609)
- 经济问题(9408)
共检索到341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伊然
制度变迁的效率假说隐含地将经济体简约为一个绝对理性的最大化行为者,这种做法存在缺陷。就长期而言,制度变迁的本质是内生的,但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制度演进过程既体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又不乏偶然性和机遇。经济因素或政治因素都可能导致内卷化,即长期陷入某种低效率或无效的制度安排。有效制度的演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而实现:它往往得益于一些偶然事件的影响或冲击,但也可能因经济行为者如利益集团的推动而出现。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内生性 路径依赖 驻存 演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文强 陶一桃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是一个持续的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同时进行。制度变迁并非只是经济效率的改进,它既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也包括公民、社会以及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和信念体系的建立。鉴于此,采用历史分析法探究意识形态对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内生影响,以及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意识形态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松
我国异地高考制度演进可理解为一场变迁活动,是制度环境动态变化下制度供需不断调整、新的制度均衡逐渐形成的过程。同时,由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路径依赖双重"锁定",延缓着异地高考制度变迁进程。为此,作为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政府部门需承担相应职责,明晰责任划分与边限。总的来看,我国异地高考制度建设的路径创新取向应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制度供给取向,整体和均衡兼顾的制度变革取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制度运行取向。
关键词:
异地高考 制度变迁 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焦耘
在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研究税制变迁类型,是从税制变迁过程中个人行为对税制变迁的影响以及在税制变迁过程中每一个特定时点上税制的静态特征对比的角度分析的。在这个意义上,税制变迁可以分为: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改变收入分配状态的税制变迁;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税制变迁;使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降低的税制变迁,等等。
关键词:
制度经济学 税制变迁 税制 社会福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得前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变迁可以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国家在追求产出最大化和租金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的制度变迁。而诱致性制度变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祖华 唐鑫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在制度变迁中表现出审计价值理念趋向先进性、由"人治"趋向"法治"、独立性逐步增强、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不断提高的趋势;同时审计文化变迁具有缓慢性、滞后性、路径依赖性等特点。研究并运用国家审计文化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审计文化建设实践,推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文化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产权绝对归公社所有逐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人民公社后期以生产队为主体的集体经营制度被以农户家庭个体经营所代替,最终导致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导致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生产的长期低效是根本;农民对这一制度的长期抵制和不断创新是促使其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制度供给方利益的分化为最终的制度变迁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农地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运凤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轨迹和特色。内容包括:一是从制度需求角度分析了供销社从合作制——集体所有制——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合作制的历史变迁,认为这种变迁有其客观性和需求基础;二是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供销社在改革开放以后制度供给的滞后和非均衡,认为这种制度非均衡制约着供销社改革的进程,影响了改革的成效;三是论述了制度创新主体转换中供销社制度创新的特色,认为主体转换的过程使供销社制度变迁呈现渐进式和多种模式的并存,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最后,供销社制度变迁的方式为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从总体上看,这种制度变迁的方式有助于制度变迁的良性演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翔 徐爱军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经历了建立、衰落与重建的过程,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发现,推动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主体是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重要原因,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不足导致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变迁的滞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增强制度变迁主体的力量,积极应对制度环境的变化,加强体系内部的协调机制,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制度变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耿 畅会珏 封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美国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对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经济学解释有风险效率假说、制度变迁供求假说、信息经济学解释等。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金融经营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金融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珍
通过回顾驻京办的历史与职能变迁,就其当下所处的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从制度变革的先行条件、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意识形态的分布状况和政治遗产的核心要素及其继承状况这四个纬度对《意见》出台后驻京办发展的可能性后果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驻京办 制度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关键节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方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2 0余年来体现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均衡性。本文从变迁方式、变迁构架和变迁内容三个方面论述这一特点。认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技术性生产边界和结构性生产边界之间、体制内存量变迁和体制外增量变迁之间存在非均衡性。三个方面的症结都和政府有关 ,因此政府改革将成为今后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孟楠 陈晞
人民币汇率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历几次重大变迁,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再度改革。究竟是何因素推动汇率制度变迁并决定未来变迁的路径与方向?本文从新制度经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效应,尝试解答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以及未来的变迁路径与方向,为解释汇率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 路径依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彦 曹云华
二十年来,东亚机制经历了从"10+1"、"10+3"、"10+6"、"TPP"、"RCEP"的机制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东亚机制从最初的"10+1"机制重新回归"升级版"10+1机制,出现了明显的路径依赖。东亚机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它的出现对东亚经济合作未来的发展可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