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2)
- 2023(11472)
- 2022(9730)
- 2021(8898)
- 2020(7152)
- 2019(15828)
- 2018(15459)
- 2017(30041)
- 2016(15847)
- 2015(17514)
- 2014(17148)
- 2013(16527)
- 2012(15422)
- 2011(14126)
- 2010(14551)
- 2009(13948)
- 2008(13473)
- 2007(12101)
- 2006(11354)
- 2005(10469)
- 学科
- 济(79437)
- 经济(79364)
- 管理(48789)
- 业(42085)
- 企(34152)
- 企业(34152)
- 方法(23427)
- 农(20948)
- 地方(20051)
- 中国(19972)
- 数学(19924)
- 数学方法(19604)
- 财(18090)
- 业经(16748)
- 学(16252)
- 制(15281)
- 农业(13330)
- 地方经济(13302)
- 贸(12738)
- 贸易(12729)
- 易(12295)
- 策(12271)
- 银(11816)
- 银行(11808)
- 融(11454)
- 金融(11453)
- 环境(11396)
- 行(11380)
- 体(11280)
- 理论(10712)
- 机构
- 学院(228796)
- 大学(224612)
- 济(104786)
- 经济(102691)
- 管理(85800)
- 研究(80754)
- 理学(72096)
- 理学院(71367)
- 管理学(70295)
- 管理学院(69844)
- 中国(63116)
- 财(50000)
- 京(45799)
- 科学(44156)
- 所(39883)
- 财经(38334)
- 中心(36915)
- 江(36098)
- 研究所(35149)
- 经(34600)
- 经济学(32850)
- 农(32492)
- 范(30691)
- 师范(30487)
- 北京(29144)
- 经济学院(29094)
- 院(28596)
- 州(28475)
- 财经大学(28003)
- 业大(27321)
- 基金
- 项目(140090)
- 科学(111481)
- 研究(109658)
- 基金(100923)
- 家(85626)
- 国家(84877)
- 科学基金(73195)
- 社会(72028)
- 社会科(68197)
- 社会科学(68184)
- 省(54652)
- 基金项目(51231)
- 教育(50243)
- 编号(45519)
- 划(44980)
- 自然(43094)
- 自然科(42024)
- 自然科学(42014)
- 自然科学基金(41224)
- 资助(41142)
- 成果(38710)
- 课题(32039)
- 发(31946)
- 重点(31806)
- 部(31423)
- 国家社会(29837)
- 创(28948)
- 性(28829)
- 教育部(27740)
- 制(27625)
- 期刊
- 济(131563)
- 经济(131563)
- 研究(76866)
- 中国(44737)
- 财(38631)
- 管理(34303)
- 农(31840)
- 学报(27855)
- 科学(27740)
- 融(26096)
- 金融(26096)
- 教育(25613)
- 大学(21974)
- 经济研究(21946)
- 农业(21626)
- 业经(21182)
- 学学(20568)
- 技术(19993)
- 财经(19960)
- 经(17433)
- 问题(16611)
- 贸(13787)
- 技术经济(12125)
- 世界(12021)
- 国际(11905)
- 现代(10928)
- 商业(10687)
- 统计(10661)
- 经济问题(10594)
- 理论(10586)
共检索到365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晓唯 张波
食品安全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食品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虽然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对食品安全的治理,同时也加强了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但是单纯依靠政府的监管并不能从根源上治理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所以,要在继续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政府监管的技术,还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以构建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治理 经济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可山
食品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因是经营者受经济利益驱动而实施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与食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被异化、食品的价值表现被扭曲、资本逐利的本性被放大密切关联。为此,必须完善市场体系,建立有利于食品安全评价的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有利于实现优质优价的政策环境;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立有利于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使用价值 价值 资本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莉 揭筱纹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国人心中忧患。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效监管,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一、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1.企业质量诚信缺失近年来,各类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质量诚信缺失。人为故意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人为故意染污食品的非传统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些企业经营者不讲诚信,为了追求不正当利益,丧失商业伦理道德,采用一切可能降低成本的手段,故意非法添加非食用的工业用化工原料,超限度、超浓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
关键词:
食品 质量 安全 综合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晗璐 曾宪瑛
管制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各种恶性案件不断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这是经济市场失灵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表现。本文立足于政府管制理论,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解释食品安全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重申市场自身调节的局限性,并由此得出政府进行适当管制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毕笑地 章宇彬
食品是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生命延续的主要动力。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与日益严峻的激烈竞争,食品安全问题开始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与社会稳定的一大危害。本文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出发,重点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国外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我国处理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丽丽 张文超
随着现代化食品工业的发展,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逐日增多。瘦肉精、苏丹红以及奶粉里的三聚氰胺等一系列食品问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影响公众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心。文章以三聚氰胺一案为研究对象,分析类似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对策。文章认为提高我国质量标准化程度、加强有效监管,是最终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三聚氰胺 质量标准化 食品安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家秀
电子商务正在快速发展,我国食品行业也借此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网售食品销售额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食品加工业、快递运输业的经济发展。正由于电子商务和传统食品行业的融合,网售食品经济的发展速度过快,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凸现。文章结合互联网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互联网销售食品行业的监管难点,分析网售食品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在促进网售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保障网售食品的安全,需要从法律法规入手,提高监管队伍科技水平,探索网售食品保险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剑涛 高清 马进
食品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食品药品安全十分重要。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食品药品安全出了问题,危害性十分深远。为此,文章将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下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上的国家监管与生产企业、地方政府、社会监督的博弈关系,并得出重要结论,进而从加强监管、厘清监管部门与地方关系、推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博弈论 食品药品安全 国家监管 地方保护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瑞明 段雨玮 黄维乔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事故令人担忧。为什么在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后,食品行业的假冒伪劣产品仍然层出不穷?本文在更为贴近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企业的"短视认知偏差"会放大"造假冲动",使得企业生产更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而且企业的造假行为具有"自我强化效应"和"互动传染效应",这些效应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形成"行业危机"。这更好地拟合了现实情况,有效弥补了新古典模型的分析缺陷。在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即使不改变其他的制度,仅仅改变监管资源的分配,就可以取得更好的短期效果。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瑞明 段雨玮 黄维乔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事故令人担忧。为什么在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后,食品行业的假冒伪劣产品仍然层出不穷?本文在更为贴近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企业的"短视认知偏差"会放大"造假冲动",使得企业生产更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而且企业的造假行为具有"自我强化效应"和"互动传染效应",这些效应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形成"行业危机"。这更好地拟合了现实情况,有效弥补了新古典模型的分析缺陷。在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即使不改变其他的制度,仅仅改变监管资源的分配,就可以取得更好的短期效果。针对企业的"短视认知偏差",通过设置"黑名单"和"累犯重罚"制度,重点监控"领队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差的企业以及造假成本较低的行业等措施可以有效"锁定"企业的造假动机。短期治理措施和长期的制度调整之间具有"交叉加强效应",可以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起到更好的治理效果。因此,应当采取短期治理措施和长期治理战略搭配,"长短兼顾、协同治理"的手段。本文的研究修正和弥补了传统分析中的不足,对当前食品安全治理和未来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宏亮
本质上,食品安全是交易主体履行产品质量的合约问题。与市场结构观、信息不对称说和监管失灵解释不同,转型期的市场和技术特别是制度环境不确定条件下相关缔约方的机会主义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企业以通用质量控制资产替代专用资产直接降低食品的安全程度;过度依赖短期市场合约、极端情形下求助于纵向一体化则间接制约了缔约方协作提高食品质量的混合治理的发展。由此,降低监管制度的不确定性、引导缔约方协作成为提高私人治理效率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私人治理 交易成本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乐乐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事关公民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和对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性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在饮食方面更加注重食品的纯天然、健康、无污染等品质的提高。但是近年来社会上频繁出现的如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的问题和事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带来了威胁,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纯彬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一是量,二是质。量是解决吃饱的问题,质是解决吃好的问题。二者是一件事物的不同侧面,紧密相关。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大部分人已经丰衣足食。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即使年年有大灾,但西方不亮东方亮,灾了南方有北方。1960年代的大饥荒是人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晓唯 宋慧美
在税收和监督成本存在以及政府和消费者的监督成本不一致的前提下,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博弈模型分析,证明私人监督体制优于公共执法体制。鉴于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由于私人没有执法权,必须依靠公权力才能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只有将私人监督引入公共执法体制,才能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同时,完全消除贿赂现象并不总是最高效的,对私人监督者的奖金率和对违规经营者的惩罚率的最优选择,在混合执法体制中取决于他们对于违规水平和监督投入的边际影响以及税收的社会经济成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梅
我国频发食品安全事件说明,仅依靠政府管制不足以约束企业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行为,而多中心嵌入模式恰能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对政府管制模式与多中心嵌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构建多中心嵌入模式的基本框架,进而探讨多中心嵌入模式约束企业提供不安全食品行为的实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