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1)
- 2023(18399)
- 2022(15640)
- 2021(14433)
- 2020(12124)
- 2019(27049)
- 2018(26927)
- 2017(51992)
- 2016(27850)
- 2015(31197)
- 2014(30768)
- 2013(30707)
- 2012(28022)
- 2011(25462)
- 2010(25700)
- 2009(24450)
- 2008(23752)
- 2007(21334)
- 2006(19296)
- 2005(17106)
- 学科
- 济(133608)
- 经济(133462)
- 业(103495)
- 管理(90845)
- 企(85112)
- 企业(85112)
- 方法(52396)
- 农(49119)
- 数学(42381)
- 数学方法(41988)
- 业经(36358)
- 财(32886)
- 农业(32857)
- 中国(30879)
- 地方(27219)
- 学(25591)
- 制(23516)
- 务(22766)
- 财务(22697)
- 财务管理(22669)
- 和(21684)
- 理论(21488)
- 企业财务(21458)
- 技术(21255)
- 贸(20222)
- 贸易(20208)
- 易(19570)
- 策(19286)
- 划(18660)
- 环境(18622)
- 机构
- 学院(409377)
- 大学(404072)
- 济(175126)
- 经济(171703)
- 管理(165340)
- 理学(142313)
- 理学院(140867)
- 管理学(138797)
- 管理学院(138042)
- 研究(135365)
- 中国(103895)
- 京(84855)
- 科学(81652)
- 财(77315)
- 农(74921)
- 所(67844)
- 财经(62030)
- 业大(61593)
- 中心(61569)
- 江(61464)
- 研究所(61381)
- 农业(57541)
- 经(56298)
- 北京(53043)
- 经济学(52470)
- 范(51768)
- 师范(51374)
- 州(49065)
- 院(48044)
- 经济学院(47093)
- 基金
- 项目(271233)
- 科学(214527)
- 研究(202144)
- 基金(197346)
- 家(170221)
- 国家(168669)
- 科学基金(146241)
- 社会(130403)
- 社会科(123344)
- 社会科学(123310)
- 省(106642)
- 基金项目(104249)
- 自然(92628)
- 教育(90714)
- 自然科(90378)
- 自然科学(90359)
- 自然科学基金(88770)
- 划(87251)
- 编号(83581)
- 资助(80188)
- 成果(66614)
- 部(59900)
- 重点(59717)
- 发(59306)
- 创(57592)
- 课题(55519)
- 国家社会(53814)
- 创新(53250)
- 教育部(51546)
- 人文(51400)
- 期刊
- 济(205751)
- 经济(205751)
- 研究(120946)
- 中国(75944)
- 农(73399)
- 管理(62998)
- 学报(60451)
- 财(60066)
- 科学(57583)
- 农业(49851)
- 大学(46176)
- 学学(43726)
- 教育(38859)
- 业经(37066)
- 技术(36489)
- 融(36354)
- 金融(36354)
- 经济研究(31503)
- 财经(30882)
- 经(26632)
- 问题(26625)
- 业(26041)
- 技术经济(23288)
- 世界(20055)
- 图书(19952)
- 现代(19929)
- 商业(19037)
- 版(19005)
- 理论(18844)
- 科技(18662)
共检索到610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鑫 穆月英
为厘清中国农业水资源的研究现状和方向,探究农业水资源生产率概念区别、评价方法和提高路径,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和梳理。结果表明:第一,农业水资源生产率的经济学含义为,在相同的技术水平和产出下,投入单位农业水资源量的经济产出,故需要控制相关变量的影响下,才能在不同个体间直接比较;第二,经济学评价方法包括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前沿面模型法和演绎类方法等,前沿面模型法中,全要素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价农业水资源生产率;演绎类方法中,水文模型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结合的复合模型可以综合多学科的研究优势;第三,农业水资源生产率的直接路径包括农业水资源开发、灌溉节水技术扩散,间接路径包括市场化政策、农户节水激励和农业水资源管理组织,明确多种路径间的相互作用是制定综合管理模式的关键。因此,农业水资源生产率的经济学研究需要在综合框架下开展,包括明确研究目标、加强学科间合作、制定区域差异化提升策略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航 周泽宇 吴比
诱致性变迁因素和强制性变迁因素是审视农业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率变迁的主导理论。本文通过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刻画其变动规律与影响因素,发现传统的诱致性变迁因素并不能良好地解释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下农业生产率的变迁。本文基于1986~2017年农业农村部固定观察点数据发现:(1)土地配置效率改进与留守农户平均生产率降低并存,后者部分抵消了土地流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2)城乡二元结构的"拉力"主导农业生产效率,到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的距离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释农村内部农业生产率变动;(3)自上而下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呈现出异质性效果,这能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针对性改善农业生产绩效的重要抓手;(4)以农业补贴为主的各类农业产业政策的"推力"能够有效缓解城乡差距对农业生产率的负面冲击。新结构经济学的政策导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见。
关键词:
农业生产率 农业补贴 乡村振兴 城乡差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阳洁 仇焕广 陈晓红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正成为气候变化经济学前沿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和其他部门影响的经济学探索是过去十多年新兴的一项研究,因而无论在理论方法、模型设计、数据使用还是在研究结果上均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旨在对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法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归纳。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个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基本经济学理论框架和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计量经济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通过拓展基本模型和假设,探讨了不同模型方法的差异和特点,分析了导致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本文发现,是否考虑农民的适应行为是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结果争议的焦点。最后,...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影响 研究进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范丽霞 李谷成
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观察中国农业增长模式和结构的重要分析工具。本文在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进行概念性阐释的基础上,重点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核算方法及其进展进行归纳、比较和述评,讨论了这一分析工具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技术性争议,进而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因素两个方面,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性总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泽宇
"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是我国对待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一贯态度。当前我国除开面临农业生产领域内部的长期矛盾,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部分对于农村部门农业劳动力的"虹吸"效应外,中美贸易战的出现又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认为只有农业生产率的长期、稳定、有效提升才是彻底降低我国粮食安全风险的基础和必要途径,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除开落实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福利的政策目标外,另一大政策考量就在于彻底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林毅夫(2012)~(〔1〕)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的具体政策导向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在制定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具体政策上的实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建国 李国平 张军涛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当今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生产率的研究已经从对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的单纯测算发展到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考量,而且一些新模型和方法的运用也将生产率的研究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文章从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存在几个不足:首先,目前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研究不足;其次,缺少国家层面、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层面对经济效率状态,和其动态演进系统而全面的实证研究;第三,提升经济效率的政策体系研究相对薄弱;最后,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待创新,缺乏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总之,不足之处也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培丽
2017年,学者们仍然主要沿着过去的传统分别研究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方面,主要集中研究了劳动力流动、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资源经济学方面,从过去以研究能源为主开始向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林业资源等更多资源领域延伸;环境经济学方面,在继续深化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和环境规制研究的同时,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渗透到环境经济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绿色发展路径。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已经设立20周年之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未来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白海峰 胡文韬
金融科技创新为金融资源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利用中国33个省份2011—2018年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进而具体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活力和金融科技创新规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在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加明显,而且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金融科技创新高于门槛值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较为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丹 应瑞瑶
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很少统筹兼顾资源和环境约束,无法反映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真实绩效。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纳入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9年30个省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研究结果表明:①是否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并可能导致政策误判;②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低于传统不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测算结果,我国的农业经济呈现出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③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莉莉 孙晓娟 刘凤楠
采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对199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指数进行测算,通过农业产值增长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率值将不同省份划分成四个区域,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生产用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异质性,应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能源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1990—2020年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推动力,而技术效率指数增速为负。(2)全国及各区域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产出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即生产用能的投入能够明显增加农业产出,但是产出增加的实现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3)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能源碳排放之间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在门槛值前,二者正向关系较强;跨过门槛值后,二者正向关系减弱,呈现协调发展态势。据此,提出积极鼓励农业技术进步、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生产用能结构、差异化选择农业绿色发展道路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莉莉 孙晓娟 刘凤楠
采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对199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指数进行测算,通过农业产值增长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率值将不同省份划分成四个区域,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生产用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异质性,应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能源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1990—2020年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推动力,而技术效率指数增速为负。(2)全国及各区域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产出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即生产用能的投入能够明显增加农业产出,但是产出增加的实现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3)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能源碳排放之间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在门槛值前,二者正向关系较强;跨过门槛值后,二者正向关系减弱,呈现协调发展态势。据此,提出积极鼓励农业技术进步、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生产用能结构、差异化选择农业绿色发展道路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卓淳 方齐云
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经济政策问题之一。气候变化经济学就是试图为该问题提供经济学理论和实证分析支持,并对问题的解决(如减少、避免或适应气候变化)做肯定和规范的政策分析。本文对近年来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果及相应的政策分析进行梳理,并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政策合作的进展做出简单介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减排 全球合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二鹏 张奇林 韩天阔
由于家庭照料正逐渐演变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照料经济学从解释如何利用照料这一稀缺资源满足多样化的照料需要出发,对如何创造、选择和分配新的照料资源进行了研究。其围绕着照料服务提供者、政府和照料市场组织等三个主体开展,相应演化为照料行为经济学、照料公共经济学和照料产业经济学分支。照料经济学的发展演变所带来的启示是:照料活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照料决策是一个充满异质性的动态过程;政府介入照料活动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可视为一种潜在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投资;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结构转型与要素流动,照料经济产业化发展成为可能。尽管当前国外照料经济发展受到了定价困难、公共政策推行不畅、鲍莫尔"成本病"等因素的制约,但仍能对我国照料经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冰 戴盛 张秀
任何一门学科的起源,都有其标志性的事物。西方经济学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其公认的起源却是由亚当·斯密于1776年所著《国富论》而开启。文化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Baumol & Bowen于1966年所著的《文艺表演:其经济困局》一书而开启的。在其后的30多年里,陆续有学者试图在他们的基础上对文化经济学进行研究,但作为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方方
从研究内容看,慈善经济学主要围绕捐赠者、政府和慈善组织这三个主体展开,相应形成慈善行为经济学、慈善公共经济学、慈善组织经济学三个理论分支。慈善行为经济学主要探讨捐赠行为的动机和模式,现已较系统地形成公共物品理论、温暖理论、社会偏好理论、社会规范理论、身份经济学和信号传递理论。慈善公共经济学主要探索最优慈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率、税收优惠方式、政府对慈善组织的补助以及社会福利支出等。慈善组织经济学主要探究慈善组织在慈善市场中与捐赠者、政府的互动策略及其影响效果,包括慈善组织的资源动员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从研究方法看,慈善经济学研究将更多地结合心理学,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来进行。虽然慈善经济学研究...
关键词:
慈善经济学 捐赠效用 慈善政策 慈善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