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29)
2023(21258)
2022(17811)
2021(16611)
2020(13820)
2019(31329)
2018(31098)
2017(59498)
2016(32399)
2015(36288)
2014(36367)
2013(35975)
2012(33226)
2011(30108)
2010(30304)
2009(28445)
2008(28148)
2007(25278)
2006(22678)
2005(20565)
作者
(94632)
(79103)
(78381)
(74796)
(50471)
(37678)
(35536)
(30839)
(29988)
(28323)
(27145)
(26621)
(25326)
(25325)
(24734)
(24075)
(23322)
(22827)
(22777)
(22649)
(19989)
(19494)
(19114)
(18152)
(17714)
(17713)
(17624)
(17344)
(15939)
(15725)
学科
(147892)
经济(147711)
(109183)
管理(98920)
(89907)
企业(89907)
方法(58798)
(50595)
数学(48123)
数学方法(47640)
中国(39375)
业经(38694)
(38014)
农业(33678)
(31127)
地方(29532)
(28152)
(25157)
贸易(25139)
(25016)
财务(24940)
财务管理(24900)
(24420)
理论(23852)
企业财务(23646)
(23152)
技术(23030)
(21884)
银行(21831)
(21457)
机构
大学(473376)
学院(473208)
(201704)
经济(197790)
管理(183461)
研究(165554)
理学(157388)
理学院(155625)
管理学(153175)
管理学院(152296)
中国(126790)
(100972)
科学(99906)
(91919)
(86533)
(84439)
研究所(76628)
中心(73354)
财经(73262)
(71291)
业大(70519)
农业(66817)
(66711)
北京(63860)
(62306)
经济学(61868)
师范(61762)
(58911)
(56433)
经济学院(55594)
基金
项目(311562)
科学(246263)
研究(229539)
基金(227824)
(198452)
国家(196701)
科学基金(168654)
社会(148143)
社会科(140150)
社会科学(140110)
(119947)
基金项目(119892)
自然(107212)
自然科(104734)
自然科学(104706)
教育(103856)
自然科学基金(102887)
(100640)
资助(92989)
编号(92344)
成果(76044)
(69919)
重点(69762)
(67613)
(65405)
课题(63489)
国家社会(61779)
创新(60752)
教育部(59981)
科研(58839)
期刊
(234304)
经济(234304)
研究(145051)
中国(91813)
(83338)
学报(75054)
(71119)
科学(70521)
管理(70113)
大学(57273)
农业(56465)
学学(54029)
教育(49064)
(46143)
金融(46143)
技术(40265)
业经(39430)
财经(37272)
经济研究(36843)
(32195)
问题(30735)
(29957)
技术经济(25168)
世界(24416)
(23465)
(23157)
现代(22521)
图书(21692)
科技(21312)
理论(21041)
共检索到717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荣善  
日本农业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第一,最大限度地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到有效使用现代生产要素的最低临界规模以上;第二,工业和城市扩散以适应农民兼业和促进农村发展;第三,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以促进农业;第四,政府财政对农业高补贴;第五,充分发挥农协的组织化作用。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日本相比有差距。日本的经验有的对中国借鉴价值较大,而有的借鉴意义有限。借鉴价值较大的是以上第一、第二和第五方面,这三个方面便成了现阶段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信祥  
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农民和农村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短板"。日本是从低收入国家发展为中等收入国家、而后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典型经济体。吸收和借鉴日本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促进与推动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伴随经济发展,日本农业在国民产值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日本始终将农业置于国家战略安全高度,走适合本国农业特点的道路。日本农户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种的培育,从源头上打造精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润华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创新,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改变传统发展方式时必须要借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问题入手进行相关的改革与创新,以巩固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道华  
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经验,并从商品化与农业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农业技术革命、现代农业企业结构、农业的宏观调控五个方面,提出了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磊  
日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是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典范之一。中国与日本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自然条件方面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因而,研究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和经验,能预见一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少走弯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日本经验对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卫娣  
发展现代化农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农业生产大背景与中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在20世纪50年代就走上了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在农业科研、立法等方面极具特色,值得中国参考借鉴。中国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改变农业发展理念,将农业生产第三产业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单玉丽  刘克辉  
论述了知识经济影响下 ,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包括知识武装农业 ;生产要素智能化 ;经济活动信息化 ;农业产品高级化 ;资源和资本高效利用 ;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知识化“四化”联动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一等。提出 2 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是 :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路子 ,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增进农民福利 ;创新农业管理体制以及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华楠  李晓春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条件下依然成立;面板门槛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效应存在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非农就业为门槛变量的递增型非线性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有利于形成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驱动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尚不明显;驱动路径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三个子体系现代化的驱动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邢红央  
以日本和美国为例,分析了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所采取的对策措施,结合中国国情,旨在从日本和美国的经验中总结出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牛立超  祝尔娟  
本文在充分了解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特征和路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1955—1970年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现和政策措施,探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初级阶段的状况,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完善配套的政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光  
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要特征是高度的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过程,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规律与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是并行不悖的。当前我国面临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农业资本的生成机制,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资本农业和外向型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宗义湘  魏园园  沈金虎  杨东群  王华青  
日本人多地少、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是相对于匮乏的土地资源,日本却是世界上农业现代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更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本文通过对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日本农业发展主要特点及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我国农业发展的可鉴之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任海洋  张术环  
日本作为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11个国家之一,耕地资源极其紧张且耕地分散,同时不肥沃和贫瘠的土地占大部分。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日本定位准确,管理目标明确,在土地集约、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永良  任志祥  
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基本内容、目标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讨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方法及应遵循的原则,指出了目前几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振  孔祥智  
促进"四化"协调发展,首先要明确"四化"发展的基本格局。本文通过构建"四化"指标体系,采用几何平均数法与HR评价模型测算出了1998-2013年中国各省市区"四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程度。测算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四化"发展较快,"四化"关系逐年趋于协调。第二,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其他"三化"与地区间"四化"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农业现代化的滞后性已经严重阻碍了"四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从农业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影响"四化"协调发展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本深化、农业科技、农业防灾减灾、乡村工业化与农业税改革是促进"四化"协调发展显著且稳健的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应从加大农业资本投入、强化科技支农、增强农业减灾防灾能力与促进农村工业化为政策切入点,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四化"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