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3)
- 2023(15985)
- 2022(13251)
- 2021(12261)
- 2020(10231)
- 2019(23389)
- 2018(23464)
- 2017(45084)
- 2016(24802)
- 2015(27893)
- 2014(28207)
- 2013(27780)
- 2012(25666)
- 2011(23285)
- 2010(23690)
- 2009(21777)
- 2008(21245)
- 2007(18794)
- 2006(16960)
- 2005(15365)
- 学科
- 济(117386)
- 经济(117264)
- 管理(70505)
- 业(65208)
- 企(54454)
- 企业(54454)
- 方法(45612)
- 数学(38526)
- 数学方法(38092)
- 中国(29690)
- 学(28194)
- 农(27955)
- 地方(26666)
- 业经(25613)
- 财(24472)
- 制(19664)
- 理论(18875)
- 农业(18833)
- 和(17424)
- 贸(16634)
- 贸易(16623)
- 易(15916)
- 环境(15872)
- 融(15652)
- 金融(15650)
- 地方经济(15620)
- 银(15305)
- 技术(15286)
- 银行(15243)
- 体(15025)
- 机构
- 大学(366462)
- 学院(361246)
- 济(148454)
- 经济(145269)
- 管理(139197)
- 研究(127947)
- 理学(119735)
- 理学院(118277)
- 管理学(116148)
- 管理学院(115473)
- 中国(92340)
- 科学(79449)
- 京(78947)
- 财(66554)
- 所(65485)
- 研究所(59624)
- 农(58085)
- 中心(55280)
- 江(54206)
- 财经(53225)
- 业大(52764)
- 范(51030)
- 师范(50555)
- 北京(50113)
- 经(48231)
- 院(46022)
- 经济学(45336)
- 农业(45271)
- 州(43368)
- 师范大学(41161)
- 基金
- 项目(241793)
- 科学(189918)
- 研究(177259)
- 基金(174955)
- 家(152776)
- 国家(151518)
- 科学基金(129093)
- 社会(112078)
- 社会科(106090)
- 社会科学(106059)
- 省(93543)
- 基金项目(92460)
- 自然(82783)
- 教育(81130)
- 自然科(80814)
- 自然科学(80792)
- 自然科学基金(79365)
- 划(79101)
- 编号(71888)
- 资助(71561)
- 成果(60134)
- 重点(54521)
- 部(53206)
- 发(52228)
- 课题(50054)
- 创(49213)
- 国家社会(46114)
- 创新(45998)
- 科研(45638)
- 教育部(45596)
- 期刊
- 济(171819)
- 经济(171819)
- 研究(112906)
- 中国(68700)
- 学报(59523)
- 科学(54680)
- 农(53441)
- 管理(52821)
- 财(49905)
- 大学(44583)
- 教育(42712)
- 学学(41529)
- 农业(36732)
- 技术(31647)
- 融(29929)
- 金融(29929)
- 经济研究(27745)
- 财经(27149)
- 业经(25964)
- 经(23288)
- 问题(22422)
- 图书(21416)
- 技术经济(18906)
- 业(18812)
- 理论(17446)
- 版(16931)
- 科技(16892)
- 现代(16847)
- 贸(15691)
- 实践(15637)
共检索到542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富强
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和社会的福利,这不仅关涉到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而且关涉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相应地,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了伦理学和工程学两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建了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大厦。事实上,不仅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而且即使是专注于研究自然资源配置问题的主流经济学,也根本无法脱离具体的社会关系。正因如此,经济学的研究需要非常广泛的知识;否则,根本无法理解具体的经济现象,也无法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然而,现代主流经济学日益局限于工程学一个方面,并极端地采取抽象化的分析路线,偏重于数理的训练而疏忽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的吸收,从而造成了理论与现实的脱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经济学研究的是由人类行为引起的经济现象及经济制度,因而经济学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本土性。事实上,人类心理及社会制度都是历史的产物,人们行为所遵循的规则不是计算理性而是社会理性或历史理性,这是更为全面的广义理性。然而,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物质资源配置的研究,并基于抽象的研究思维而将理性经济人作为经济分析的出发点,这种分析撇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从而造成了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特别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不断拓宽,这种脱节越来越明显。因此,经济学要能够引导学子真正认识社会,就必须改革当前的教学方式,重新注入人文性和现实性的内容。
关键词:
主流经济学 人文性 现实性 理性经济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建人
科学经济学是五十年代末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是经济学与科学学交叉发展的产物。作为新兴的经济学科它所要研究的是科学知识的生产与消费,换言之,是从经济学角度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朱富强
现代主流经济学面对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之所以如此无助,其根本在于方法论上的严重缺陷:原子个体主义使它忽视了现实行为的非理性以及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冲突,抽象演绎主义使它热衷于推理的形式逻辑而缺乏人文性和历史感,静态均衡主义使它把复杂不确定的市场想象成自动有效的并刻意打造各种人为市场,短视功能主义则使它把视野局限在表象层次上而看不到内在结构等实质性关系。正是根植于这些方法论,现代主流经济学越来越偏重于数理建模和计量实证这两个技术性方面,而且,为了追求所谓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数理化趋势又使得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形式化,以致对一些明显的社会经济问题都熟视无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富强
纯粹市场经济体系往往不能提供满足社会大众需要的产品:一是市场机制所遵循的效益原则往往会忽视社会目标,并由此产生私人富裕和公共贫困共存的局面;二是现实市场中生产者往往比消费者拥有更大权力,并由此使生产主要源于生产者基于利润的供给,而非消费者基于需求的引导。显然,前者为增强政府的公共品供给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后者则为反思消费至上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基于效益原则和力量结构的维度,我们应该且可以重新审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两大市场信念和消费理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从本体论的角度,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国民和社会的福利,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或生活水平问题。相应地,实现这一目的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在既定的资源情况下如何最大化使用问题,即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加财富或资源的问题,即古典经济学关心的国民财富如何增长的问题。显然,由于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需求是不同的,从而实现福利增进的途径是不同的,这导致了经济学主流取向的演变;另外,研究人类福利的经济学必然涉及到社会公平和使用效率之间关系的问题,因而现代主流经济学将其
关键词:
本体论 社会福利 资源配置 财富创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京安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对人类经济行动的目的、行为方式与程度等问题的回答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根基,为其建立精美严谨的理论体系、赢得“社会科学的皇冠”的美誉奠定了基础,但也面临着来自经济学内外的各种批评。这些批评不仅指向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本身,更是对其哲学基础、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挑战。
关键词:
现代主流经济学 人性假设 哲学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富强
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必然具有特定目标和利益取向,这导致了不同经济学理论往往得出不同的经济政策指向,也表现为不同经济学说流派对特定群体的利益反映。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借助数学逻辑来表明其理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数学措辞也只不过是一种增强论点说服力的"暗喻",目的在于掩盖其内在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取向。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根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观以及边际主义分析方法等之中,从而内含了维护现状的意识形态;相应地,现代职业经济学家往往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特性,以致不能、不愿也不敢触及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富强
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必然具有特定目标和利益取向,这导致了不同经济学理论往往得出不同的经济政策指向,也表现为不同经济学说流派对特定群体的利益反映。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借助数学逻辑来表明其理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数学措辞也只不过是一种增强论点说服力的"暗喻",目的在于掩盖其内在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取向。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根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观以及边际主义分析方法等之中,从而内含了维护现状的意识形态;相应地,现代职业经济学家往往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特性,以致不能、不愿也不敢触及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现代主流经济学尽管内含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却刻意地运用数学模型来包装成一种客观科学,就成了一种以客观和中立为借口抵制批判的"数学骗术",最终将使经济学科退化为一门"伪科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经济人假设源于功利主义,它实际上是功利主义的内缩和形式主义的僵化,从而导致金钱理性勃兴的产物。按照这种哲学思维,实际上是将社会整体利益视为个人行为的目的,而对个体利益的追逐则是达致这一目的的途径、手段,因而可以将经济人内含的行为机理归结为:"为他利己"。这种行为机理实际上将人类行为的目的和手段颠倒了,也正是受这种思想的支配,造成了社会发展的困境。
关键词:
功利主义 互利主义 金钱理性 为己利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梁
为顺应国际和国内经济学研究的趋势变化并进一步夯实国内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朱成全和蔡文博等历经十年积累,编撰并于2017年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内首本经济学哲学专著——《经济学哲学前沿问题研究》。朱成全教授作为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哲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在经济学哲学这一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其研究团队一直追踪经济学哲学最新的研究动向,注重经济学哲学研究与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对话与合作,试图搭建起两者互助合作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
经济学理论 主流经济学 前沿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胜洲
相对于以理性为基础、以单向因果与独立作用形成的静态均衡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范式而言,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盛起来的演化经济学,则是建立在以知识为基础的、以循环因果和协同互动为特征的一个总体演化范式:基于有限知识的更优目标和创新策略的微观适应行为;基于知识分工的差异结构和合作秩序的中观功能结构;基于知识积累的经济发展的宏观动态过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温思美
本文回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3 5年的基本情况 ,介绍了主要获奖领域和获奖者的主要特点 ,概括地分析了主要获奖领域的学术思想 ,讨论了现代主流经济学演进过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诺贝尔奖 经济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磊
当今我国主流经济学存在着三大迷信 :一是判断角度的“GDP迷信” ;二是分析起点的“经济人迷信” ;三是方法论的“数学迷信”。并就上述迷信的表现极其性质作了批判性的考察和分析
关键词:
经济学 GDP 经济人 数学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富强
马克思经济学从根本上是代表弱势群体的利益,反映弱势者对社会正义的要求,从而不承认现实的合理性。相反,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是为既得利益服务的,它用伦理实证主义价值观来为现实进行解释和辩护,以供求均衡来合理化社会制度,从而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如何理解经验科学的“价值中立”?——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一元化意识形态及其保守性
现代主流经济学对利他行为的模型化分析及其问题
现代货币理论及其批评——兼论主流与非主流经济学的融合与发展
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现代转型
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内涵演变及其缺陷审视
西方主流经济学:演化、面临的危机及其革命
整体主义还是个体主义?——经济学中两大认知观的历史演化与现实反思
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体制下利益协调机制的理论演进——兼论主流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之本质
现代财务经济学跻身主流经济学——从两位财务经济学家获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谈起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及其缺陷——一个基于演化本体论视角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