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5)
- 2023(14545)
- 2022(12105)
- 2021(11098)
- 2020(9288)
- 2019(20939)
- 2018(21117)
- 2017(40595)
- 2016(22268)
- 2015(25229)
- 2014(25609)
- 2013(25168)
- 2012(23173)
- 2011(21062)
- 2010(21311)
- 2009(19704)
- 2008(19001)
- 2007(16970)
- 2006(15357)
- 2005(13927)
- 学科
- 济(107634)
- 经济(107523)
- 管理(62753)
- 业(57549)
- 企(47409)
- 企业(47409)
- 方法(40312)
- 数学(34538)
- 数学方法(33952)
- 中国(27506)
- 地方(25537)
- 农(25491)
- 学(23873)
- 业经(23308)
- 财(20951)
- 制(18021)
- 农业(17159)
- 理论(16469)
- 和(15576)
- 贸(15361)
- 贸易(15347)
- 地方经济(15103)
- 银(14800)
- 易(14763)
- 银行(14760)
- 环境(14685)
- 融(14333)
- 金融(14332)
- 行(14127)
- 发(13239)
- 机构
- 大学(323916)
- 学院(320622)
- 济(134180)
- 经济(131239)
- 管理(125125)
- 研究(112532)
- 理学(107058)
- 理学院(105851)
- 管理学(104032)
- 管理学院(103444)
- 中国(83367)
- 京(69825)
- 科学(68177)
- 财(59955)
- 所(56781)
- 研究所(51380)
- 中心(50491)
- 农(49389)
- 江(48882)
- 财经(47625)
- 业大(45439)
- 北京(44665)
- 范(44363)
- 师范(43997)
- 经(43004)
- 经济学(40575)
- 院(40482)
- 州(39460)
- 农业(38272)
- 经济学院(36138)
- 基金
- 项目(212296)
- 科学(166420)
- 研究(157963)
- 基金(152916)
- 家(132242)
- 国家(131102)
- 科学基金(112307)
- 社会(99672)
- 社会科(94319)
- 社会科学(94293)
- 省(82435)
- 基金项目(80763)
- 教育(71883)
- 自然(71182)
- 自然科(69466)
- 自然科学(69452)
- 划(68926)
- 自然科学基金(68195)
- 编号(64950)
- 资助(62760)
- 成果(54089)
- 重点(47376)
- 部(46389)
- 发(46145)
- 课题(44921)
- 创(43190)
- 国家社会(40774)
- 创新(40304)
- 教育部(39988)
- 项目编号(39927)
- 期刊
- 济(157857)
- 经济(157857)
- 研究(102588)
- 中国(62100)
- 学报(49412)
- 管理(48190)
- 农(45932)
- 科学(45766)
- 财(44326)
- 教育(38624)
- 大学(37389)
- 学学(34605)
- 农业(31496)
- 融(29460)
- 金融(29460)
- 技术(28611)
- 经济研究(25361)
- 业经(23990)
- 财经(23908)
- 经(20527)
- 问题(20522)
- 图书(20088)
- 技术经济(16902)
- 理论(16522)
- 业(15720)
- 现代(15107)
- 实践(14953)
- 践(14953)
- 科技(14524)
- 贸(14393)
共检索到489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真
数学现在已经成了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利用数学方法、数学语言研究经济问题的领域在不断拓展,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趋势十分明显。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和如何看待这种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经济学研究方法 数学化 趋势 哲学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陶永谊
作为一位经济学家,当你提出某种理论或假说时,可曾想过,这些理论或假说属于实证科学还是属于规范科学的范畴,或者仅仅县一种艺术;当你根据某些普遍传播的经济学定理,比如最大化原则,来描述人类经济行为,可曾想到,它所隐含的假定是什么;这些假定是一种初级的近似,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断言?当你为纠正社会的不正常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岳欣云 董宏建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数学教育生活化"的争论就不绝于耳。别的学科教育生活化尽管也存在一些问题,但都没有数学教育领域的争论如此激烈。这说明"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问题与数学学科的性质具有根本关联。要阐明"数学教育生活化"引发的争议,需要从数学教育哲学视角进行深入分析。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视角看,无论在本体论、目的论还是方法论方面,"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观点都存在一定偏颇。"数学教育生活化"主要关注"横向数学化",属于数学认识的初级阶段。基于数学学科的特性,"纵向数学化"在数学教育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因此,数学教育
关键词:
数学教育哲学 数学教育生活化 数学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远航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更加注重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运用。数学的运用,不仅给经济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工具,也促进了经济学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时华
经济学是否应该“数学化”一直以来在学界没有一致看法。经济学是“人”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因此,经济学不可能数学化,数学只是经济学研究凭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未来的经济学必然要兼容多元方法。只有这样,经济学才能“与时俱进”并适应真实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经济理论才能够真正富有生命力。
关键词:
人本经济学 数学化 多元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韦敏
学科的研究工具 ,取决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又取决于学科的任务。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要承担的任务决定了它有独特的研究对象 ,因此经济学在探索经济规律的时候 ,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 ,用马克思的话说 ,“必须用抽象力”来解决问题。正是通过这种抽象力 ,经济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当代经济学已广泛使用数学作为研究工具 ,这有利于提高经济学的工作效率 ,但如果经济学数学化走过了头 ,也会使经济学失去社会科学的应有特征。
关键词:
经济学 分析工具 数学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永年
我一气呵成读完1997年3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朱荣科教授的新著《科学模糊的实证——经济学数学哲学的综合》,着实感到全书透出一股经济学研究的馨香气息。这是一本经济学专著,因为经济学研究已离不开数学,而将经济学研究导入哲学领域显然是最高层次,因此,三者的综合则极其顺乎自然。作者将悖论作为理论科学前进与发展的推动力和悖论既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人类活动的终点的观点无疑是正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文中 滕光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玉林
当今世界,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意义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人力资本产权化是促进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制度与机制。人力资本产权化是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和激发人力资本生产率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现实中的人力资本产权化则产生了基于观念、产权性质和制度的某些困境。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难以通过权力机构的强制性建构,而是需要通过制度与经济的共同演化过程来实现。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产权化 经济哲学 思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劲光
经济学与哲学有着不解之缘 ,经济学要取得理论的发展就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 ,同样哲学要走出思辨的“象牙塔”也要回归到具体的经济现实中来。又由于经济学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其研究方法的变革与创新 ,所以本文着重分析了近年来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演变态势和经济哲学在这一进程中的广泛运用 ,希望能为解决经济学理论创新障碍的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
经济学 哲学 经济哲学 方法论 经济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璋
一、经济学中数学应用 意义的初步思考 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国富论》以来的二百多年来,已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较严密的理论体系。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理论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认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我认为这实际上表明,数学作为一种理论信念、方法论和研究手段,十分明显地体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梁
为顺应国际和国内经济学研究的趋势变化并进一步夯实国内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朱成全和蔡文博等历经十年积累,编撰并于2017年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内首本经济学哲学专著——《经济学哲学前沿问题研究》。朱成全教授作为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哲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在经济学哲学这一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其研究团队一直追踪经济学哲学最新的研究动向,注重经济学哲学研究与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对话与合作,试图搭建起两者互助合作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
经济学理论 主流经济学 前沿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恩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资本观囿于“物化”理论,总体而言是一种“物化资本观”。一方面,青年马克思把资本泛化为具有牟利功能的“物”,因而认为货币等存在物天然就是资本;另一方面,他虽然尝试深入到“资本—劳动”的社会关系之中,并据此写下了资本的三条定义,但这一探索仍未触及资本在生产关系维度的核心内容,最终陷入难以自洽的理论困境。究其原因,在于青年马克思尚未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人本主义哲学方法使马克思秉持“人—物”对立的思维范式,资本作为人的自由本质的对立面势必表现为僵死的物,并且,只有作为死物的资本才是根本上亟待被批判和扬弃的。当然,在物化资本观的主旋律下,马克思也注意到了资本作为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支配关系的内容,这一潜在的视角为其资本观在之后的革命性变革埋下了伏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