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0)
2023(7343)
2022(6381)
2021(5673)
2020(5010)
2019(11641)
2018(11404)
2017(22245)
2016(12095)
2015(14002)
2014(14401)
2013(14590)
2012(14111)
2011(13142)
2010(13430)
2009(12804)
2008(12677)
2007(11705)
2006(10344)
2005(9498)
作者
(38069)
(32240)
(32044)
(30916)
(20515)
(15336)
(14767)
(12576)
(12010)
(11395)
(11126)
(10627)
(10293)
(10266)
(10170)
(10086)
(9762)
(9504)
(9309)
(9252)
(8241)
(8073)
(7797)
(7411)
(7379)
(7240)
(6996)
(6965)
(6582)
(6392)
学科
(76906)
经济(76855)
管理(31947)
方法(29081)
(29012)
数学(26039)
数学方法(25868)
(22447)
企业(22447)
地方(18514)
(17019)
中国(15547)
(15070)
(13117)
地方经济(12903)
业经(12581)
(10352)
贸易(10348)
(10293)
农业(10114)
(9930)
(9602)
环境(9335)
(8965)
金融(8963)
(8530)
银行(8503)
理论(8423)
(8137)
经济学(8130)
机构
大学(194192)
学院(192110)
(90520)
经济(88765)
管理(69989)
研究(69757)
理学(59427)
理学院(58706)
管理学(57762)
管理学院(57383)
中国(51468)
科学(42049)
(40436)
(38607)
(36776)
(33384)
研究所(33328)
中心(31079)
财经(30878)
(29759)
经济学(29610)
业大(27882)
(27731)
经济学院(26532)
农业(26389)
北京(25692)
(25615)
师范(25383)
(23870)
(23086)
基金
项目(119065)
科学(92410)
研究(86435)
基金(85499)
(74086)
国家(73500)
科学基金(61603)
社会(55678)
社会科(52709)
社会科学(52690)
(46476)
基金项目(44850)
教育(39472)
(38719)
自然(38100)
自然科(37139)
自然科学(37124)
自然科学基金(36458)
资助(35749)
编号(34840)
成果(29204)
(27221)
重点(27180)
(26843)
课题(24140)
(23790)
国家社会(23125)
教育部(22893)
科研(22703)
大学(22456)
期刊
(106052)
经济(106052)
研究(59977)
中国(34745)
学报(30651)
(30533)
(29957)
科学(27201)
管理(24501)
大学(22379)
学学(21097)
农业(19802)
经济研究(17975)
技术(17016)
(16922)
金融(16922)
财经(16549)
教育(16452)
业经(14839)
(14377)
问题(14098)
技术经济(12022)
统计(11223)
(10761)
(10531)
世界(9757)
商业(9558)
(9513)
理论(9408)
经济问题(9148)
共检索到292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佩  张宇  
理性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秉持的最基本的行为假设,然而自从其概念诞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它的理解与解释却众说纷纭。理性的框架应界定为:利己性、最优化与偏好一致性。对理性假设应该采取秉持实证主义思想,维持理性假设的态度与措施;当理论与现实矛盾时,谨慎地适当地扩展理论模型或环境假设,扩展的底限是维持理性的内在一致性,上限则取决于理论的一般性与现实性的权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涛  
本文试图从主流经济学研究中存在有"描述性"和"分析性"两种不同范式的角度,对弗里德曼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提出的"经济学假设与现实的非相关性"命题进行评析。本文认为,事隔半个世纪,重新检讨这一论战,辨析论战中提出的问题,对更好地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洪丹  
本文使用1978—2009年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结论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农村存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存款外生于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惠  
西方经济理论中经常使用理性行为这个概念。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作为合乎理性的人,其行为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追求自身利益。如亚当·斯密曾指出,人是理性的,要为自己打算,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艺  茅宁  
“经济理性”是经济学的传统研究假设,却因背离现实而受到质疑。基于行为人稀缺的心理资源和系统固有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有限理性”正逐步取代“经济理性”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理性假设。不同的理性观点可以从决策的视角得到系统地解释和比较。并且,随着理性假设的演变,经济行为的决策标准也相应从单一静态最优向多元动态平衡转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金沛  邢祖礼  
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的运用历来都存在争议。文章在对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区分的缘起、内容和产生后果的分析基础上,对经济学的“科学性”标准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经济学研究中忽视甚至无视价值判断等一系列规范性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了阐述。文章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规范方法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经济学本身的学科属性决定的。实证主义经济学和规范主义经济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继承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当代中国正经历由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的阶段性转变。相对贫困的动态性、隐蔽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发展经济学比较研究的视角,阐释相对贫困现象、辨析相对贫困概念、探究相对贫困标准,进而提出"后扶贫时代"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科学设定相对贫困衡量标准的建议、建立解决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思路,以期从学理层面建构中国相对贫困治理的理论图景。
[期刊] 求索  [作者] 朱富强  
人们往往从客观性来看待科学概念,从而努力推动经济学的数理化发展;但实际上,科学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认知,是"实现我们为此研究所追求的目的"的理论体系,从而必然带有某种主观性。显然,从科学的主观性及其追求认知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角度上讲,经济学科是一门科学;因为它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经济现象的认知和预测能力,指导人们的经济实践。但同时,由于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存在明显不同,从而就呈现出不同的科学特性。不幸的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却极力模仿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这反而降低了它的科学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向荣  
经济人假设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挑战。"利他行为"的存在,和经济人的"自利性"假设存在矛盾,理论上被称为斯密悖论。通过对经济人假设内涵的逐一分析,发现经济人假设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行为目标描述不准确。人的真实行为目标不是功利利益或者快乐,而是平静。同情心支配下的利他行为,是为了自己内心获得平静,也属于自利的范畴。把人的行为目标界定为追求平静后,可得出"平静型经济人假设"这一概念,该假设包括自利性、信息不完备性和有限理性三个基本内容,可以消除传统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之间出现的诸多矛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向荣  
经济人假设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挑战。"利他行为"的存在,和经济人的"自利性"假设存在矛盾,理论上被称为斯密悖论。通过对经济人假设内涵的逐一分析,发现经济人假设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行为目标描述不准确。人的真实行为目标不是功利利益或者快乐,而是平静。同情心支配下的利他行为,是为了自己内心获得平静,也属于自利的范畴。把人的行为目标界定为追求平静后,可得出"平静型经济人假设"这一概念,该假设包括自利性、信息不完备性和有限理性三个基本内容,可以消除传统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之间出现的诸多矛盾。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佳康  
企业组织是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微观机制。学术界对企业存在的微观假设、企业增长的动力来源等基本问题一直存有争论,这些探讨在各国寻找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答案时显得更具价值。从企业的微观基础、企业活动性质界定、企业的资源控制归属三个角度入手,梳理了正统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与管理学中的资源能力学派针对企业基本理解的分歧。研究结论为:重视企业的内生增长机制,探讨企业创造价值过程本身,对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我国企业与经济稳定增长的企业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喜峰  沈大军  
国内水资源经济学多被认为是国外资源环境经济学与中国水资源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然而,研究显示两者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制度特征。文章首先梳理了经济学理论体系,辨析了水资源经济学相关概念,认为国外的水资源经济学和国内的水资源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梳理了国外水资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发展逻辑,认为国外水资源经济学遵循于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外部性、外部性内部化、生态价值的逻辑。微观机制与宏观研究的结合成为国外宏观研究的基础。再次,成本—宏观收益是国内研究的基础,其发展逻辑符合我国水资源管理改革的实践,发展逻辑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导向。最后,从产权层面、管理层面、规划层面分析了这种差异的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文江  韩保江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社会科学,数学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却争论不休,褒贬不一。在经济研究中,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数学方法,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数学的应用,避免过度数学化或"数学滥用"。该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辩证分析法,梳理了经济学和数学关系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相关争论背后的原因,总结出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合理使用数学的范围和一般原则。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佳  
立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针对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种创新观念进行思辨。在现有的"双创"研究中,存在着西方经济学所渗透的个人主义思想方法以及资本权力观念,这些观念脱离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创新观。探究"双创"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有助于深入把握创新的实质,摒弃资本主导型的创新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业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