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6)
2023(3583)
2022(2939)
2021(2473)
2019(4337)
2018(4196)
2017(7950)
2016(4002)
2015(4566)
2014(4668)
2013(4764)
2012(4829)
2011(4732)
2010(4966)
2009(4804)
2008(4441)
2007(4067)
2006(3995)
2005(3782)
2004(3402)
作者
(13237)
(11249)
(11157)
(10829)
(7294)
(5176)
(5048)
(4347)
(4296)
(4105)
(3921)
(3770)
(3711)
(3582)
(3563)
(3461)
(3304)
(3223)
(3216)
(3169)
(2839)
(2699)
(2654)
(2647)
(2599)
(2581)
(2344)
(2334)
(2191)
(2187)
学科
(45835)
经济(45817)
地方(13828)
地方经济(11321)
方法(10701)
管理(10348)
(9792)
数学(9575)
数学方法(9553)
中国(7638)
业经(6582)
(6413)
经济学(5991)
环境(5091)
(4783)
企业(4783)
(4706)
(4478)
产业(4400)
(4393)
金融(4393)
(4196)
(4090)
(4011)
资源(3997)
总论(3904)
信息(3748)
及其(3632)
理论(3594)
(3544)
机构
大学(72759)
学院(71691)
(42538)
经济(41899)
研究(29872)
管理(23978)
中国(21449)
理学(19732)
理学院(19473)
管理学(19257)
管理学院(19104)
(16654)
科学(15899)
(15276)
经济学(15066)
(14652)
研究所(13667)
财经(13254)
经济学院(13181)
中心(12113)
(11888)
(11105)
(10070)
(9777)
师范(9715)
财经大学(9585)
北京(9522)
科学院(9414)
社会(9203)
经济研究(8818)
基金
项目(40588)
科学(31955)
研究(30417)
基金(29737)
(25256)
国家(25075)
社会(22032)
科学基金(21115)
社会科(20944)
社会科学(20939)
(15273)
基金项目(14803)
教育(13146)
资助(12457)
(12106)
自然(11186)
(11116)
经济(11026)
编号(10973)
自然科(10875)
自然科学(10872)
自然科学基金(10668)
(10532)
国家社会(9857)
成果(9520)
重点(9373)
发展(9228)
(9122)
(9037)
课题(8126)
期刊
(56277)
经济(56277)
研究(27878)
中国(12903)
(12300)
管理(10545)
经济研究(10421)
学报(9513)
科学(8922)
财经(8029)
(7947)
大学(7179)
(7150)
问题(6965)
学学(6803)
(6757)
金融(6757)
技术(6722)
业经(6245)
技术经济(5693)
农业(5269)
统计(5113)
世界(5111)
(4868)
经济学(4582)
经济问题(4574)
教育(4567)
国际(4380)
(4144)
经济管理(4111)
共检索到120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惠雄  
文章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囿于功利的研究境界局限,是导致其对生产过剩、贫富对立、金融危机、环境污染等诸多现实社会经济难题的解释与解决软弱无力的根本原因。只有突破经济学的功利境界,进行经济学研究的更高境界的思考,才能真正有利于诸多现实经济矛盾的解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实践,是对这一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升华,也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更为宽广视域的研究和运用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特色的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新性的和批判继承性的"术语的革命",成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学术范式的标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重于吸收和借鉴各种经济学理论的菁华之处,又善于摒弃和批判其糟粕之处,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交流、交融、交锋等多种对待方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多方面的新发展,蕴藏着"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创新的难得的历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苏京春  
本文从传统经济学理论微观起点和宏观起点分析框架视角的缺失出发,论述了作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框架"的专业化与经济组织视角和同样作为创新成果的"新供给"的供给管理视角;分析了"新框架"的专业化经济与"新供给"的技术进步、"新框架"的经济组织模式与"新供给"的制度变革之间所实现的"物"与"人"视角的联通,并指出"新框架"对"新供给"的包容拓展形成贡献,补充了传统理论经济学主线上古典自由主义的供给思想;但"新框架"理论并非完美,其存在对经济周期成因理解的局限性、片面性,且难以全面解决交换者之间的协调问题,但这恰恰表明在分工与专业化视角下对"新供给"形成的启发;本文进而通过对传统与新兴相结合的完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雪娇  何爱平  
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经济发展的所有成果分享给全体人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本文首先从人的类存在、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三个角度回顾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并结合共享发展中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比分析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新成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都本伟  
"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继承和实践探索,本文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出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五个新境界",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动力论"的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论"的平衡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发展论"的生态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发展论"的国际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共享论"的公平分配理论。从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是研究人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合一的发展经济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干强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首先要深刻认识它贯彻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品格;应在理论的科学性上与渗透唯心史观的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划清界限;必须树立唯物史观的科学创新观,弄清当代中国经济内部的本质联系及其与外部联系的新变化,并把对这些新变化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必须认真研究已有的经济思想资料及有关的哲学和社会科学思想资料;必须始终坚持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根本立场,使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在理论逻辑上辩证地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作为经济主体的实践过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学梅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做到"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严格区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内容;其次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宝库增添新内容。以中国当代经济事实为依据,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决不能割裂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与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经济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强调具有中国特色这一特殊性质的国别经济学。务必直面现实,实事求是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务必严肃地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批判的基础上否定和抛弃它的庸俗学说体系,吸收和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某些合理成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冬林  孙尚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新境界”的伟大成果。它以实践为逻辑基础,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根本旨归,在中国的具体任务下形成了独特的逻辑体系,是历史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因此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是具有时代性的境界,是守正创新的境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境界,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新境界”的根本特征。不断开拓“新境界”,就要实现新理论与新实践的新结合。具体来讲,首先要使理论与实践在发展中、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结合,其次要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备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社会历史性,最后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讲话,如似马克思《导言》的中国版本。《新境界》对马克思《导言》的思想赓续和理论创新,体现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象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坚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历史路标"的镌刻、从"结构"到"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探索、"中国智慧"的思想特征和时代意蕴等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学理和学术的示范效应和指导意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方法论上和理论上的"导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经济学动态·学术观点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是"经济学动态·大型研讨会"的会议成果。不同于传统的会议论文合集,这部"观点集"在会议发言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持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力争留下一份宝贵的、"原汁原味"的历史素材。在不影响业内读者理解和不违反语言文字规范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持了个人的语言习惯及约定俗成的表述,还原现场。为了确保文字记录的准确性,编辑部与发言者逐一核实,尽力避免内容的人为遗漏和曲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很久没有回故乡,去年夏天终于有机会回去了一趟,见到许多人,想起了许多事。有些往事本在心灵深处尘封已久,触景生情,又浮现脑际,仿佛就在昨天。这几年,我学习了些经济学知识,也尝试着研究些农村经济问题;细想起来,过去在农村所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贾根良  
针对杨小凯教授《后发劣势》等文的主要论点,本文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论证了与之相反的看法,提出了后发工业化国家制度创新不同境界的三个假说。第一,制度创新的反向工程。在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后发工业化国家,制度创新过程遵循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反的路径,休克疗法的宪政转轨可能对长期发展不利。第二,制度创新的后发优势。在某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在制度上具有“先行者劣势”,发展中国家具有选择性模仿甚至不模仿发达国家制度的后发优势,并反过来为追赶对象提供可供模仿和学习的新型制度组织。第三,制度创新的脉络主义。制度创新取决于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与结构性制约条件交互作用的特定情境与脉络,制度创新的第三种境界就是能否意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