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2)
- 2023(10602)
- 2022(8680)
- 2021(7835)
- 2020(6211)
- 2019(14083)
- 2018(13859)
- 2017(25616)
- 2016(13468)
- 2015(15412)
- 2014(15501)
- 2013(15360)
- 2012(14739)
- 2011(13735)
- 2010(14319)
- 2009(13183)
- 2008(12906)
- 2007(11663)
- 2006(10960)
- 2005(10341)
- 学科
- 济(78396)
- 经济(78335)
- 管理(33347)
- 业(31192)
- 地方(25046)
- 企(23609)
- 企业(23609)
- 中国(23170)
- 方法(19380)
- 农(17769)
- 业经(17338)
- 学(16766)
- 数学(16005)
- 数学方法(15837)
- 地方经济(15637)
- 融(12549)
- 金融(12545)
- 制(12510)
- 农业(12393)
- 银(12280)
- 银行(12258)
- 发(12249)
- 行(11992)
- 理论(11335)
- 财(10973)
- 贸(10854)
- 贸易(10839)
- 环境(10519)
- 易(10333)
- 和(10153)
- 机构
- 学院(204523)
- 大学(201324)
- 济(89144)
- 经济(87156)
- 研究(78795)
- 管理(68951)
- 中国(60199)
- 理学(56492)
- 理学院(55740)
- 管理学(54776)
- 管理学院(54391)
- 科学(47136)
- 京(44247)
- 所(41173)
- 财(40034)
- 研究所(36803)
- 中心(34590)
- 江(33942)
- 农(33718)
- 范(30953)
- 师范(30614)
- 财经(30164)
- 北京(29054)
- 经济学(28101)
- 院(27879)
- 州(27378)
- 经(27022)
- 业大(26667)
- 农业(25977)
- 省(25001)
- 基金
- 项目(122706)
- 科学(94825)
- 研究(93725)
- 基金(83872)
- 家(72865)
- 国家(72182)
- 科学基金(60228)
- 社会(58536)
- 社会科(55402)
- 社会科学(55386)
- 省(50702)
- 教育(43214)
- 基金项目(43030)
- 划(41557)
- 编号(38771)
- 自然(35406)
- 自然科(34490)
- 自然科学(34483)
- 资助(34112)
- 自然科学基金(33808)
- 发(33770)
- 成果(33089)
- 课题(29238)
- 重点(28596)
- 发展(27594)
- 展(27138)
- 部(25711)
- 创(25694)
- 创新(24066)
- 年(24064)
- 期刊
- 济(118642)
- 经济(118642)
- 研究(70406)
- 中国(51316)
- 农(32834)
- 学报(30699)
- 教育(30435)
- 财(30111)
- 管理(29826)
- 科学(28193)
- 融(23426)
- 金融(23426)
- 大学(22953)
- 农业(22268)
- 学学(21175)
- 技术(21051)
- 经济研究(19691)
- 业经(18768)
- 财经(15889)
- 问题(14458)
- 经(13943)
- 业(11957)
- 贸(11238)
- 图书(11230)
- 技术经济(11169)
- 世界(10995)
- 商业(10478)
- 国际(10341)
- 坛(10040)
- 论坛(10040)
共检索到344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盖凯程 李俊丽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范式一经形成,再没有随时代变化而进行过整体理论范式的变迁,两大范式均受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冲击。在两大经济理论体系对立的背后,其逻辑前提、基本假定、核心概念以及研究方法等基本构成要素均存在着相通之处,进而存在着范式耦合的可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立鑫
本文将两大经济学理论的深层内核结构均归结为由四个维度的基本要素紧密相联的整体,其中作为核心生长点的基本价值倾向的差异使两大理论的内核结构形成了不同内涵,表现为市场偏好与市场批判、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资源配置视角与利益关系视角、均衡分析方法与矛盾分析方法的根本差异。通过对两大理论体系在其核心理论———价值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方面的深层比较分析,可发现二者在哲学底蕴上还存在着现象主义与本质主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重大差别,而这些差异也都是与二者深层内核结构特别是基本价值倾向的差异紧密相联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金
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本文对当前经济学研究范式演进的演化主义趋势进行了分析。演化主义坚持"有限理性"、"动态非均衡分析"以及"偏好的可变性",对新古典主义实现了理论硬核意义上的完全颠覆。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范式上的内在一致性,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关键词:
研究范式 演化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谊浩
长期以来倡导并践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并影响着全球经济,更加凸显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及其危机予以剖析的重要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体现于"现象经济学"倾向、方法论的形式化、环境假定的绝对化、"价值中立"的先天不足,以及均衡分析和静态分析的有限性等方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预示着其进一步演化的转换方向。
关键词:
西方主流经济学 范式 危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乔榛
本文认为,应以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分析范式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包括分工不同形式、分工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分工形式间关系等内容的一个完整体系。在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中包含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演进逻辑,以及不同经济体制建立的根据,同时通过分工的发展和分工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解析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关键词:
分工理论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范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思茗
<正>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多元化视角的发展态势,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途径之一就是马克思经济学向现代系统范式转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界提出,应当通过吸取一些现代科学方法来完善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基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系统科学之上的现代科学方法。如何将系统科学方法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呢?由李节所著的《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19年3月)一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富强
马克思经济学从根本上是代表弱势群体的利益,反映弱势者对社会正义的要求,从而不承认现实的合理性。相反,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是为既得利益服务的,它用伦理实证主义价值观来为现实进行解释和辩护,以供求均衡来合理化社会制度,从而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智勇
西方主流经济学自斯密之后就陷入一种道德贫困,将"理性经济人"假设发挥到了极致,而现实经济生活的发展与变革,尤其是历次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尽管促进了西方经济学的范式转换和方法创新,但由于理性人的偏爱与自信,以及对道德人的漠视和摒弃,导致它无法完全摆脱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和价值危机。正是这种致命的缺陷和危机呼吁经济学的人学范式转向,而建构人的发展经济学,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纳入经济学的范式与话语体系中,正是经济学范式革命和价值重建的重要内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应该只是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而且应该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连国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为前提,遵循生态规律的生态经济。这是对忽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遵循线性因果规律的传统工业经济的根本超越,因而对作为传统工业经济理论基础的西方传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经济人假定、效用理论、产权理论、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共同体等构成了挑战。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主流经济学 范式 经济人假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崇正
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中心的伦理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经济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我认为正是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马克思经济学远远超越了西方经济学。本文现对此做一探讨,就教于经济学界同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璐 陈鹏飞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方法论研究的错误倾向是对马克思经济学产生误解的根源。马克思的方法论首先是哲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方法论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为马克思在学术生涯中对哲学和经济学所进行的承前启后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总体方法论包含着对象方法、范畴方法和体系结构方法的统一,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形成严密逻辑体系的根本保证。该体系不仅超越了古典经济学,而且也对后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了强有力的批判。相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总体方法论的科学性,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在缺陷是其理论体系存在逻辑矛盾的根源和被现实一再推翻的重要原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这也是总体方法论赋予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关键词:
总体方法论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主流经济学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璐 陈鹏飞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方法论研究的错误倾向是对马克思经济学产生误解的根源。马克思的方法论首先是哲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方法论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为马克思在学术生涯中对哲学和经济学所进行的承前启后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总体方法论包含着对象方法、范畴方法和体系结构方法的统一,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形成严密逻辑体系的根本保证。该体系不仅超越了古典经济学,而且也对后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了强有力的批判。相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总体方法论的科学性,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在缺陷是其理论体系存在逻辑矛盾的根源和被现实一再推翻的重要原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这也是总体方法论赋予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关键词:
总体方法论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主流经济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伟 常修泽
能否构建符合我国转型期特征的财富伦理价值核心,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财富观念差异,不是古典和现代的区别,而是研究起点和研究角度的区别。按劳分配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兼容关系,以此为理论依据,社会主义财富伦理价值的核心依然是劳动价值理论。转型期中国财富伦理建立的现实选择是构建按劳分配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财富分配体系,兼顾效率与公平。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收入分配 财富伦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佳楠
中国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而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对我国如何成功推动这一发展进程基本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为此,我国知名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倾注其十年积累的思想撰写《马克思中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一书,全面、系统、深入地总结和分析马克思中观经济学理论和思想,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高的
关键词:
中观经济学 马克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家旭 郭艳 仲深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地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创造了巨大的供给,相对于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我国的需求一直不旺,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是创造需求的主要动力,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和比较,为我国城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