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7)
- 2023(4528)
- 2022(3843)
- 2021(3295)
- 2019(6185)
- 2018(6116)
- 2017(11682)
- 2016(6198)
- 2015(7094)
- 2014(7276)
- 2013(7413)
- 2012(7315)
- 2011(7084)
- 2010(7469)
- 2009(7355)
- 2008(7046)
- 2007(6611)
- 2006(6313)
- 2005(5877)
- 2004(5461)
- 学科
- 济(55546)
- 经济(55513)
- 管理(19125)
- 方法(15986)
- 地方(14989)
- 业(14960)
- 数学(13502)
- 数学方法(13446)
- 企(12976)
- 企业(12976)
- 学(12602)
- 地方经济(11785)
- 中国(10432)
- 业经(8978)
- 财(6799)
- 农(6776)
- 理论(6721)
- 经济学(6701)
- 制(6458)
- 和(6235)
- 融(6162)
- 金融(6161)
- 环境(6078)
- 体(5839)
- 发(5508)
- 策(5226)
- 银(5176)
- 银行(5163)
- 产业(5115)
- 行(5031)
- 机构
- 大学(113143)
- 学院(109935)
- 济(56041)
- 经济(55067)
- 研究(41811)
- 管理(37427)
- 理学(31185)
- 理学院(30745)
- 中国(30295)
- 管理学(30275)
- 管理学院(30053)
- 财(24578)
- 科学(23349)
- 京(23154)
- 所(21741)
- 财经(19558)
- 研究所(19416)
- 经济学(19111)
- 经(17507)
- 江(17309)
- 中心(16824)
- 经济学院(16718)
- 范(16623)
- 师范(16542)
- 北京(14981)
- 财经大学(14155)
- 院(13908)
- 州(13712)
- 师范大学(13502)
- 农(13421)
- 基金
- 项目(61525)
- 科学(48637)
- 研究(46116)
- 基金(45174)
- 家(38432)
- 国家(38093)
- 社会(32211)
- 科学基金(32186)
- 社会科(30514)
- 社会科学(30505)
- 省(22952)
- 基金项目(22882)
- 教育(21096)
- 划(18869)
- 资助(18850)
- 自然(18169)
- 自然科(17710)
- 自然科学(17705)
- 自然科学基金(17405)
- 编号(17162)
- 成果(15654)
- 发(14394)
- 部(14086)
- 重点(14043)
- 国家社会(13765)
- 济(13081)
- 经济(12967)
- 课题(12799)
- 教育部(12589)
- 发展(12338)
共检索到181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燮刚 李子奈
从20世纪中叶开始,行为经济学家沿着心理现实化方向对正统经济学进行了系统反动。在早期,行为经济学主要局限在正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在技术层面做修修补补的工作,比如把决策权重与概率的线性关系调整为更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把价值载体从财富状态量调整为变化量,或者在确定决策权重时考虑更多的其他因素(比如模糊性)等。随着心理现实化的继续拓展,行为经济学逐渐触及正统经济学的基础和前提。行为经济学旨在实现正统经济学心理基础现实化的努力,逐渐演变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当代哲学的"语言转向"表明:知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科学与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最明显地表现在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的争论。事实上,经济学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新途径。经济学的语言转向表现在:一是制度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二是博弈论认为,任何词语的特定含义都是通过某种语言演化的最优化过程而形成的演化均衡来确定的。三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只强调了科学语言而排斥了人文语言和日常语言,这恐怕很难向人们提供和展现一种失真较少的真实经济世界图景。
关键词:
经济学 "语言转向" 哲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许昌
考察了经济学核心概念价值与效用演化,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理性发生学的"外部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三个环节为视角,透视了从价值到效用再到价格的哲学基础,精神现象学所揭示的理性发生环节,为经济学范式转型提供了哲学反思的背景。最后,提出了经济学向工具论转化的趋势。
关键词:
价值 效用 理性 精神现象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简泽
因果关系的推断是经济学家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基础。哲学文献提供了因果关系的一般准则,然而,在经济学中,由于经济现象通常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并且不能借助受控实验把特定的因果关系分离出来。于是,在经济学因果关系的推断中,经济学家往往从一些经验线索出发,通过利用或构建内在逻辑一致的理论来赋予经验规律以因果关系要求的内在必然性,从而提出因果关系的假说,并不断为因果关系的假说积累经验证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查先进
论信息经济学与情报经济学的关系——与姚健先生商榷查先进(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湖北430072)AbstractTheessaydiscussestherelationsbetweeneconomicsofinformationandeconomics...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程连
论财政学与基础经济学的关系●毛程连随着我国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对于完善我国财政理论体系建设使之更为适应财政实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不容讳言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要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与社会主义经济大背景相适应的财政理论体系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性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社会,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非经济因素不同于西方社会,假设条件不符,因此不能简单、直接地照搬这些理论来分析近代中国,必须先进行适用性检验,如果可能的话,需要进行假设条件的创造性转化。中国的经济史学的一般目标,是在研究近当代中国经济史时,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限制、校正和还原,研究被一般性理论所抽象掉的非经济因素,即历史文化特征、制度约束条件等。本文反对把经济理论看成是无条件的、不变的和绝对的,认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者不应满足于用中国的历史数据来证明某个西方经济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或者模仿西方学者发表过的某篇论文的样式,来一个"拷贝不走样"的"中国版",并认为不宜用现代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发展基础和约束条件完全不同的古代社会。中国的经济史学的最高目标是理论、历史、统计三者高度融合,参与开创适用于近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学派。
[期刊] 改革
[作者]
茅于轼
经济学原是研究人与人在交换中的行为以及其后果的一门学问,因此,人与人的关系理应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要明确加以界定的前提.可是中外比较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没有任何一书对这个问题有最起码的交待.这实在是不得不叫人吃惊的现象.由于这一严重的缺陷,经济学中一些重大分歧在所难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赖德胜
教育通过提高人们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来影响经济,但这两种能力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计划经济时期更需要生产能力,为此“应试教育”应运而生。我国现在处于非均衡的市场经济条件,配置能力更加短缺,因此必须实行素质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有赖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需要对配置能力提供更大的经济激励,同时,还必须大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经济学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目前依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这就需要学界再探讨、再反思。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说史角度论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迁,其次从经济学哲学名篇出发,深层地论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笔者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物的关系。穆勒、凯恩斯、罗宾斯和弗里德曼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马克思的观点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相通的。经济学不仅仅是研究物的,更主要偏重研究人。将经济学归于研究物的,归于科学,是片面的、有问题的。
关键词:
经济学 经济社会学 经济学帝国主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民生,非民生的经济活动是人类行为的异化。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增长是一切民生成就和民生改善的基础和前提。而如果承认分配均等的民生价值,那么,在社会总收入或总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分配越平均社会总效用就越大。在国力所及的条件下,优先满足最基本的民生需要和权利,是一国民生成就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标志之一。各经济体主要采用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等三类组织形式进行民生产品的生产,这三类组织各有所长所短,不同功能互补,各自扬长避短,满足多种要求。无论由哪类组织提供民生产品,都没有"免费的午餐"。而在怎样的条件下,民众需要的选择必须由政府决策(选择)来替代,以及政府决策替代民众自由选择会付出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华山
任何经济均为一定的有机统一体 ,受客观的自然规律体系和社会规律体系的支配与制约。仿生经济学的任务是运用仿生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探讨经济问题 ,在理论上研究支配和制约一定经济生活的自然规律体系、社会规律体系及其互相关系 ,在实际应用上寻求各种经济要素和条件的最佳结合方案与途径 ,以达到经济持续、健康、高效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伟 汪小勤
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可以解释人类所有的行为,他们运用经济行为模式对其他学科的传统"领地"簪越扩张,进行"经济学帝国主义",试图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法方代替所有社会科学。但是随着经济学的扩张,经济学的解释力减弱,扩张的边际收益递减;同时,要求的理论创新加大,即边际成本递增。当两者相等时就达到了一种扩张的均衡,由此可以确立经济学的合理边界。
关键词:
经济学 理性 最大化 边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钱苹
进化论与经济学钱苹进化论的思想运用到社会学和人类学、政治学已有长期的历史,它曾一度与臭名昭著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精英主义和殖民主义相联系,也曾被用于为维持现状和自由放任辩护。本世纪初,进化论在这些领域被唾弃。50至60年代,进代化经过短暂的复...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荔
金融经济学研究金融对经济的影响 ,研究资产选择和投资组合并注重对经济危机的预测与实证分析。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对金融经济学研究的程度不同并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应该不断提高金融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在研究方法上不同的传统习惯应当互相借鉴
关键词:
货币 金融经济学 资产 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