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73.13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0)
2023(12331)
2022(10609)
2021(9828)
2020(8368)
2019(19215)
2018(18845)
2017(36631)
2016(20211)
2015(22853)
2014(23227)
2013(22972)
2012(22175)
2011(20266)
2010(20846)
2009(19603)
2008(19796)
2007(18293)
2006(16222)
2005(14866)
作者
(61411)
(51508)
(51405)
(49342)
(33256)
(24770)
(23523)
(19980)
(19430)
(18751)
(17712)
(17263)
(16699)
(16587)
(16454)
(15939)
(15672)
(15260)
(15056)
(14836)
(13157)
(12881)
(12537)
(11790)
(11767)
(11563)
(11467)
(11456)
(10607)
(10402)
学科
(100604)
经济(100512)
管理(56903)
(53504)
(42794)
企业(42794)
方法(39324)
数学(34570)
数学方法(34112)
(24155)
中国(23931)
(23752)
(22810)
地方(22697)
业经(18571)
(17624)
(16706)
贸易(16699)
(16162)
农业(15739)
(14542)
银行(14504)
地方经济(14370)
(14203)
金融(14201)
(13885)
理论(13711)
(13651)
(13515)
(13381)
机构
大学(304769)
学院(303525)
(132197)
经济(129324)
管理(110807)
研究(109315)
理学(93989)
理学院(92865)
管理学(91055)
管理学院(90466)
中国(82261)
科学(66928)
(64296)
(61020)
(57489)
(53905)
研究所(51852)
中心(49406)
(48084)
财经(47680)
业大(44481)
(43015)
农业(42538)
经济学(41601)
(40929)
北京(40776)
师范(40512)
(38251)
(37764)
经济学院(37146)
基金
项目(189995)
科学(148305)
研究(137625)
基金(137026)
(119735)
国家(118734)
科学基金(100056)
社会(87060)
社会科(82422)
社会科学(82398)
(73880)
基金项目(70889)
自然(64027)
教育(63523)
自然科(62514)
自然科学(62489)
(62315)
自然科学基金(61386)
资助(58136)
编号(55432)
成果(47312)
重点(43282)
(42499)
(41850)
课题(39162)
(38173)
(36481)
科研(36334)
教育部(36084)
创新(35857)
期刊
(154826)
经济(154826)
研究(94513)
中国(60281)
学报(50241)
(49342)
(48056)
科学(44567)
管理(41329)
大学(37343)
学学(35132)
农业(32923)
教育(32270)
(30670)
金融(30670)
技术(26210)
经济研究(25528)
财经(24832)
业经(22821)
(21472)
问题(19930)
(17180)
(17017)
技术经济(16624)
统计(16306)
(14996)
国际(14614)
图书(14514)
世界(14340)
(14294)
共检索到47062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汪毅霖  
经济学具有二重性,即兼具科学性质和人文性质。作为科学的经济学只涉及解释手段的选择,不考虑目的的选择问题。这是因为:手段的效果可以通过事实经验地证明,而目的包含价值观和伦理因素,无法转换为纯粹经验的描述。虽然不符合实证原则,但是作为人文的经济学是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前提,作为人文的经济学讨论目的的选择。在目的选择的过程中,伦理、价值判断、政治哲学等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实现稳定和谐的最终基础是道义与共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守宝  王全美  
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二重性源于农民的身份与职业的二重性,是农民工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民工身份决定其不能成为完全的劳动力商品,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农民工的职业决定其对农业产业化带来负面影响。破解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二重性矛盾的途径,是政府创造条件分化农民工,最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双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国忠  
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加强,许多属于第三产业的部门,尽管它们不一定生产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但它们越来越对社会发展和财富的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直接服务于一定社会的生产目的,同样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因而许多劳务的生产具有生产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白永秀  宋丽婷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数据要素日益重要,厘清数据和数据商品的内涵,明确数据商品的形成依据,挖掘数据商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有助于推动数据要素、数据商品和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数据商品首先是一般商品,同时在自然属性、功能属性和技术属性上又有其特殊性。数据商品二因素是指数据商品既具有传递信息、提供管理依据等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又凝结了人类一般劳动,具有价值。生产数据商品的劳动同样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形成数据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数据商品的价值。但目前数据商品的价值实现还不透明、权属界定不清,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数据商品价值实现机制、产权交易机制、法律保护机制、反垄断机制等,以规范数据商品的生产、交易和流通等环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卢江  葛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和本质,更有利于客观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科学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犹太人问题》《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共产主义原理》《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重要经典文本。从继承和创新、正确与错误等二重性的角度对这些著作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进行梳理研究,并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亚雷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人民健康和社会公信力的大事,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还有不断扩大化的趋势。文章运用社会学结构化理论来分析食品安全政策失效的原因,并对现行的决策逻辑进行解构,进而提出合作式决策的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静  
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自然生态关系和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机统一,两种关系并存于生态旅游经济复合系统中,成为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在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利益关系的冲突,正在使生态旅游经济越来越多地出现不和谐的现象,突破利益关系制约的瓶颈,重建和谐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正是解决生态危机的着眼点。因此,本文对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二重性进行深入辨析,指出无论是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还是生态旅游经济过程,都具有自然生态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相统一的二重性,这些都决定了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二重性的协调统一。针对生态旅游经济关系在实践发展中的扭曲变形,只有变革传统经济学的发展观,以生态经济学和可...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司婧雯  
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已证明,认识民营经济不能简单化陷入公与私之辩。只有超越公与私之辩,才能更好全面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民营经济在生产力、财富、分配和生产关系上都体现出二重性。在生产力上,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在财富方面,民营经济是私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的统一;在分配方面,民营经济体现了“先富”与“后富”的统一,发展民营经济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在生产关系方面,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汉民  
论经济效益二重性的统一张汉民目前,我国工业企业高增长低效益的矛盾没有解决。特别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国有企业经济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中的种种损失和浪费还很严重。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重视研究提高经济效益,应是深化改革的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芳明  
本文在学习马克思经济管理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 ,探讨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均具有二重性的理论前提 ,进而对如何批判性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张晓洁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伍旭中  
企业社会责任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关键是要分别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二重含义,即要分别企业与外部大社会与企业自身内部小社会的二重关系。本文试图从这二重关系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性质、意义和具体内容进行界定和廓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金海  
伦理视野下校长领导权力的二重性包括价值性和工具。现实中,由于工具性遮蔽了价值性,致使领导权力的道义精神迷失。为此,应通过价值性规导工具性,以实现领导权力本真价值的回归。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俊杰,穆光宗  
本文从社会人口学角度,剖析了社区因素对农民生育决策的影响方式与途径。农村社区事实上叠加着两个层面的含义;偏于传统性的“日常生活世界”层面和偏于现代性的“系统生活世界”层面。前者不但使得“生男”成为农民生育决策的核心,而且在时间上也倾向于“早生”;后者,社区的社会一经济状况(集体化程度与工业化水平)与社区的行政组织状况(社区政府控制力与社区秩序),是影响农民生育决策的最主要的因素。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