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0)
2023(3708)
2022(3040)
2021(2572)
2019(4520)
2018(4372)
2017(8359)
2016(4188)
2015(4769)
2014(4888)
2013(4968)
2012(5027)
2011(4945)
2010(5185)
2009(4992)
2008(4630)
2007(4227)
2006(4150)
2005(3966)
2004(3544)
作者
(13768)
(11635)
(11557)
(11263)
(7527)
(5392)
(5276)
(4497)
(4458)
(4264)
(4081)
(3898)
(3843)
(3751)
(3714)
(3602)
(3438)
(3327)
(3318)
(3288)
(2987)
(2789)
(2772)
(2737)
(2690)
(2672)
(2442)
(2412)
(2280)
(2274)
学科
(46218)
经济(46198)
地方(13839)
地方经济(11322)
方法(10917)
管理(10793)
(9878)
数学(9774)
数学方法(9751)
中国(7776)
(6640)
业经(6637)
经济学(6024)
环境(5114)
(4959)
企业(4959)
(4769)
(4535)
金融(4535)
(4492)
(4466)
产业(4432)
(4272)
(4126)
资源(4053)
总论(3937)
(3859)
银行(3852)
信息(3839)
(3809)
机构
大学(75493)
学院(74293)
(43569)
经济(42901)
研究(30568)
管理(25085)
中国(22406)
理学(20647)
理学院(20383)
管理学(20158)
管理学院(20002)
(17668)
科学(16278)
(15605)
经济学(15405)
(15197)
财经(13944)
研究所(13940)
经济学院(13488)
中心(12598)
(12507)
(11529)
(10296)
财经大学(10090)
(10053)
师范(9991)
北京(9909)
科学院(9564)
社会(9414)
经济研究(8924)
基金
项目(42088)
科学(33118)
研究(31526)
基金(30882)
(26240)
国家(26051)
社会(22841)
科学基金(21963)
社会科(21711)
社会科学(21706)
(15681)
基金项目(15361)
教育(13610)
资助(12951)
(12477)
自然(11636)
编号(11571)
自然科(11317)
自然科学(11314)
(11244)
经济(11151)
自然科学基金(11100)
(10699)
国家社会(10260)
成果(10111)
重点(9644)
发展(9366)
(9359)
(9260)
教育部(8372)
期刊
(57282)
经济(57282)
研究(29006)
中国(13302)
(12978)
管理(10832)
经济研究(10594)
学报(9770)
科学(9153)
财经(8324)
(8075)
(7469)
金融(7469)
(7394)
大学(7375)
问题(7048)
学学(6977)
技术(6812)
业经(6305)
技术经济(5769)
农业(5305)
统计(5213)
世界(5161)
(4949)
教育(4721)
经济学(4628)
经济问题(4614)
国际(4494)
(4222)
经济管理(4190)
共检索到125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翠萍  汪戎  
本文从分析"经济人"的行为特征入手,通过四象限模型分析了个人行为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及人的行为如何影响制度供给,反过来制度供给又是如何通过"生产"或"塑造"个人偏好而影响经济效率。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制度是微观个体行为的产物,宏观绩效是制度价值的落脚点,是个人行为选择的结果。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不能忽视对个人行为的研究,不能忽视制度供给是通过影响人的行为而影响经济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性的个人财产不均衡,是一个经济层面上的问题。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个人财产不均衡现象进行了深刻认识,并论述了个人财产不均衡现象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煜  梁捷  
本文是对实验经济学的综述。首先本文回顾了实验经济学早期的思想 ,指出了它的三种思想来源。随后 ,本文就沿着这三种思想潮流 ,分别讨论了实验经济学在个人决策理论 ,在市场理论 (拍卖理论 )以及在博弈论 (特别是讨价还价理论 )方面的发展。此外 ,本文还论述了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论 ,通过对比实验经济学的结论与主流经济学的结论 ,我们描述了实验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与修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洋  毕秀水  李松涛  
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特别合约。公有制经济创建的理论逻辑,是在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个人的人力资本占有的基础上,否定物质资本所有者对物质资本的人占有,实现人力资本所有者以集体的名义对物质资本的占有。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与“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并非涵义背反,而是共同占有与个人所有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逻辑在理论上是符合马克思原意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只能采用市场方式实现共同占有基础上的个人的人力资本产权交换。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汪浩瀚  
在西方经济学整个理论大厦和方法论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自始至终体现着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之争。这种争论的本质涉及到个人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问题 ,因为社会产生于个人的行为 ,而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制于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近年来 ,这种传统的二分法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出现某种整合的趋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很久没有回故乡,去年夏天终于有机会回去了一趟,见到许多人,想起了许多事。有些往事本在心灵深处尘封已久,触景生情,又浮现脑际,仿佛就在昨天。这几年,我学习了些经济学知识,也尝试着研究些农村经济问题;细想起来,过去在农村所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惠雄  
文章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囿于功利的研究境界局限,是导致其对生产过剩、贫富对立、金融危机、环境污染等诸多现实社会经济难题的解释与解决软弱无力的根本原因。只有突破经济学的功利境界,进行经济学研究的更高境界的思考,才能真正有利于诸多现实经济矛盾的解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怀  邵慰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直接而有效的手段。虽然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已于2008年3月1日施行,但针对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争论仍在继续。本文运用法与经济学研究方法,针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从统计数据和统计理念、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实际发生费用、宪法精神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8000元左右等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卢智睿  
《征信业管理条例》和《个人征信异议处理业务规程》是信息主体的维权法律依据,同时也是信息提供者、征信中心的行事规则。由于这些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关于征信异议的举证规则过于笼统,形成了事实上的过错责任原则,主要体现为信息主体举证困难,征信异议修正率低,其内因是征信异议维权规则供给不足、信息提供者经营存在道德风险。根据征信异议实务,创建预防信息失实成本模型,比对在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等三种归责原则情形下信息主体、信息提供者和征信中心所付出的预防信息失实成本,得出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能促使信息主体、信息提供者、征信中心采取最佳注意水平"的结论,从而为改良征信异议举证责任的规则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候荣华  
一部研究分配经济学的力作——《个人收入分配比较研究》评介候荣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建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分配体制,因此,研究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湘谭大学曾令华教授等合作完成的国家教委“八五”重点课题--《个人...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晓冉  
信用信息是个人信用的载体,通过信用机制评价个人信誉的好坏,对个人守信行为实施奖励以及对个人失信行为予以惩罚时,都必须参照相应的信用信息。信息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不完全契约、信息流转效率等,正是构建或运行个人信用机制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基于非对称信息、契约和机制设计理论等信息经济学原理,研究如何规范构建个人信用机制。能够在事前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预防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契约等不确定性因素引发违约风险;并能在运行个人信用机制的过程中,实现激励个人遵守信用行为、提高信息效率的实际效果,以加强个人信用机制的合理性与实践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