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3)
2023(6713)
2022(5556)
2021(5044)
2020(4180)
2019(9625)
2018(9123)
2017(16866)
2016(8778)
2015(9684)
2014(9371)
2013(9475)
2012(9380)
2011(8943)
2010(9405)
2009(8787)
2008(8450)
2007(7707)
2006(7304)
2005(6895)
作者
(26893)
(22795)
(22673)
(21622)
(14750)
(10599)
(10141)
(8662)
(8616)
(8184)
(8075)
(7583)
(7450)
(7404)
(7271)
(7017)
(6595)
(6582)
(6520)
(6199)
(6070)
(5555)
(5425)
(5402)
(5139)
(5117)
(4918)
(4553)
(4546)
(4507)
学科
(62880)
经济(62832)
管理(20408)
方法(18019)
(17408)
地方(16509)
数学(15863)
数学方法(15725)
(14462)
(13883)
贸易(13878)
(13555)
中国(13266)
地方经济(12180)
(12124)
企业(12124)
(11622)
(11339)
业经(9918)
(9108)
农业(8291)
(8128)
出口(8123)
出口贸易(8123)
环境(7394)
经济学(7299)
(7142)
金融(7141)
关系(7100)
(6952)
机构
大学(141640)
学院(138565)
(70021)
经济(68869)
研究(55481)
管理(46863)
中国(40613)
理学(39458)
理学院(38886)
管理学(38207)
管理学院(37942)
科学(32630)
(29938)
(29640)
(28529)
研究所(25882)
经济学(24388)
财经(23772)
中心(23292)
经济学院(21786)
(21692)
(21683)
(21491)
(20278)
师范(20116)
(19375)
北京(18851)
业大(17585)
财经大学(17403)
科学院(17173)
基金
项目(86611)
科学(68551)
研究(64095)
基金(64009)
(55862)
国家(55451)
科学基金(46287)
社会(43912)
社会科(41719)
社会科学(41709)
基金项目(32558)
(32065)
教育(28635)
(26967)
自然(26806)
资助(26302)
自然科(26158)
自然科学(26148)
自然科学基金(25676)
编号(24283)
成果(21184)
(20461)
重点(20114)
(19688)
国家社会(19593)
课题(17367)
教育部(17188)
(17125)
发展(17106)
中国(17034)
期刊
(85440)
经济(85440)
研究(48781)
中国(27719)
学报(22261)
(21667)
科学(20828)
(20527)
管理(18139)
大学(16888)
学学(15761)
经济研究(15497)
农业(13875)
教育(13735)
财经(12995)
(12821)
金融(12821)
(11659)
问题(11478)
(11443)
技术(11344)
业经(10776)
国际(10241)
世界(9220)
技术经济(8530)
统计(7994)
(6931)
经济问题(6807)
图书(6701)
(6444)
共检索到225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成全  
一、经济学的"科学困境" 在自然科学中,研究者比较容易保持"价值中立",而在经济学中,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很难保持"价值中立"。经济科学中没有普遍的永久性的法则,而自然科学中却有,这是因为经济学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使整个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发生改变,从而也就改变了自己适用的宏观经济条件,使自己成为不能适应新情况的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薛宇峰  丁晓钦  
在经济全球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反对"左"和"右"的两种教条主义,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加快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要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创新和重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其理论体系的基础必须是《资本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维石  
本文针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个体理性主义分析方法和信息效率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后,指出其基于个体理性主义激励约束的企业制度理论无法有效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使企业制度效率优于市场交易效率的论证缺乏说服力,且不能反映市场交易与企业内部交换的社会性差别。作为小群体的企业是一个以社会性互惠合作行为机制为核心的制度安排,它以互惠理性为基础并通过员工互惠合作的经济社会机制代替个体理性主义的市场交易机制,其效率源于该经济社会机制可以缓解在信息、知识与技能的市场交易过程中面临的信息效率问题及其引发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征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经济生活中颇具生机、富有活力、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型经济单元,为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实力的壮大作出了贡献。——改革十年,乡镇企业不仅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缓解了市场供应长期严重匮乏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764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5,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玉平  
我国农村统计调查体系是适应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建立起来的,它的特征是:统计管理体制实行由国家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共伺承担国家统计调查任务的“双轨制”;调查方式采用全面调查、层层上报为主的全面报表制度;指标体系采取以反映实物量、数量为生的“实物数量型”指标体系。这一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在我国三十多年的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惠正,李锡林  
煤炭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是1959年建立的老所,同煤炭工业出版社(含印刷厂)和新建的煤炭工业音像出版社属同一机构。全所现有职工700余人,设有18个处室和一个印刷厂。近40年来,我所在为领导服务、为煤炭工业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欣  任增元  
指出教育与管理学科面临着学科发轫内在动力不足、学科地位不够独立、学科制度化不充分、结构性就业难的困境。建立国家学科标准和质量标准、配置良好的教学资源条件、确定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改进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冬梅  叶国平  邱萍  
法律的经济分析范式将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引入法学领域,引发法学研究方法的大变革,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由于所借助的分析工具或自身发展不平衡等局限而倍受批评,陷入困境之中。要突破这种困境,既要从外部引入其他学科知识作为法经济学发展的动力,拓展法经济学的包容性,也要重视经济的法律分析,从而改变法经济学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诚  
发达国家对中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已充分显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就业冲突的不可避免性。论其原因,既有发达国家产业转型不及时、政策调整不到位以及工资差距大等因素,也缘于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不一致性。因此,我国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多做解释、交流、沟通工作,在相互理解前提下以合作达到共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克任  
一、国有经济发展的困境 国有经济理应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它不仅没有起到这种作用,反而陷入了困境之中。 我国几十年计划经济的结果之一是形成了在全国经济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国有经济。改革以来,国有经济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其主体地位并没有动摇,国有经济不仅在数量上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在企业规模、行业分布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少安  刘明宇  
本文对《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农地产权安排的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及其在经济上的后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法试图在维持农地产权不清晰的状态下实现公平与效率是不可能的。政府应当承担起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解卸土地的保障职能,还农民以土地所有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良悦  
本文从农地非农化的动因及配置效率、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土地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农地非农化和农地保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评述,认为现有研究在农地非农化和农地保护问题上缺乏发展的观点和全局的视角,这样可能会带来"顾此失彼"的后果。本文认为需要从经济发展、利益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以及土地的多功能用途等角度进一步深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兰英  
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协调发展的关系,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而教育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专业人才质量需求日益提升,而掣肘人才质量的高等教育还需继续完善。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全面深化社会改革、优化经济社会结构的关键一步。伴随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党和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双一流"大学建设等工程做出了新的规划,基于经济学视角解决高等教育供求平衡、资源配置以及成本分摊等问题,将成为当前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