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2)
- 2023(9777)
- 2022(8265)
- 2021(7483)
- 2020(6253)
- 2019(13791)
- 2018(13632)
- 2017(25453)
- 2016(13296)
- 2015(14523)
- 2014(14027)
- 2013(13751)
- 2012(13466)
- 2011(12528)
- 2010(12875)
- 2009(12308)
- 2008(12065)
- 2007(11279)
- 2006(10319)
- 2005(9455)
- 学科
- 济(72731)
- 经济(72671)
- 管理(42524)
- 业(38284)
- 企(33724)
- 企业(33724)
- 方法(22336)
- 数学(18439)
- 地方(18323)
- 数学方法(18189)
- 学(17826)
- 中国(17786)
- 技术(16167)
- 业经(14598)
- 农(13427)
- 地方经济(13036)
- 财(12502)
- 制(12044)
- 技术管理(11864)
- 理论(10857)
- 融(10214)
- 金融(10214)
- 银(9855)
- 银行(9818)
- 行(9509)
- 体(9417)
- 和(9339)
- 策(9147)
- 农业(9077)
- 环境(8932)
- 机构
- 大学(199598)
- 学院(196942)
- 济(87761)
- 经济(86017)
- 研究(74959)
- 管理(71319)
- 理学(60029)
- 理学院(59303)
- 管理学(58216)
- 管理学院(57841)
- 中国(56087)
- 科学(45614)
- 京(42826)
- 财(38809)
- 所(38749)
- 研究所(34913)
- 农(33255)
- 中心(32943)
- 江(32124)
- 财经(30005)
- 经济学(28004)
- 业大(27832)
- 北京(27260)
- 经(27089)
- 院(26878)
- 范(26211)
- 农业(26066)
- 师范(25858)
- 州(25027)
- 经济学院(24650)
- 基金
- 项目(124817)
- 科学(98460)
- 研究(90009)
- 基金(89861)
- 家(79716)
- 国家(79034)
- 科学基金(66879)
- 社会(58786)
- 社会科(55654)
- 社会科学(55638)
- 省(49817)
- 基金项目(46139)
- 自然(42094)
- 划(41529)
- 自然科(41169)
- 自然科学(41152)
- 教育(40925)
- 自然科学基金(40451)
- 资助(36400)
- 编号(33894)
- 创(31522)
- 重点(28939)
- 成果(28934)
- 创新(28541)
- 发(28409)
- 部(26917)
- 课题(25384)
- 国家社会(24890)
- 大学(23263)
- 科研(23153)
共检索到320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苏京春
本文从传统经济学理论微观起点和宏观起点分析框架视角的缺失出发,论述了作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框架"的专业化与经济组织视角和同样作为创新成果的"新供给"的供给管理视角;分析了"新框架"的专业化经济与"新供给"的技术进步、"新框架"的经济组织模式与"新供给"的制度变革之间所实现的"物"与"人"视角的联通,并指出"新框架"对"新供给"的包容拓展形成贡献,补充了传统理论经济学主线上古典自由主义的供给思想;但"新框架"理论并非完美,其存在对经济周期成因理解的局限性、片面性,且难以全面解决交换者之间的协调问题,但这恰恰表明在分工与专业化视角下对"新供给"形成的启发;本文进而通过对传统与新兴相结合的完整...
关键词:
新框架 新供给 理论经济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立兵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毅夫 付才辉 郑洁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新视角,本文构建新结构环境经济学的新框架,并对主要的十三个领域提出新见解。就新框架而言,构建了“禀赋结构—生产结构—环境结构—上层建筑结构”的理论新框架和“双碳”战略的政策新框架。就新见解而言,从发展角度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最优生产结构不同,对应的最优环境结构不同,最优环境结构与最优上层建筑结构的关系也不同。从转型角度看,在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最优生产结构状态下,由于市场(政府)失灵等外生因素引致环境结构或上层建筑结构扭曲会进一步导致两者关系发生扭曲;在违背要素禀赋结构的扭曲生产结构下,特别是在重工业赶超战略导致的扭曲生产结构状态下,环境结构及其与上层建筑结构的关系均会发生扭曲,造成效率损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颖一
《经济研究》创刊60周年来,见证了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并由此带来的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伴随改革开放,《经济研究》积极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在《经济研究》创刊60周年之际,思考新常态下的经济学创新,对于下一个60年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一、学术研究新常态与经济学创新近30多年来,《经济研究》伴随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迅速成长。《经济研究》作为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国华 钟婧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供给侧结构也在逐渐发生改革,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经济学理论和西方供给学派存在较大的差别,必须了解这些理论差别,才能够促进供给侧结构创新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结构性理论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来源以及实践基础,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国华 钟婧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供给侧结构也在逐渐发生改革,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经济学理论和西方供给学派存在较大的差别,必须了解这些理论差别,才能够促进供给侧结构创新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结构性理论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来源以及实践基础,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衍龙
新古典经济学与经济学创新李衍龙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该学派因假设行为最大化并以机械均衡为理论核心而招致诸多批评。在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同时,人们也在试图改革和创新经济学。目前,就经济学创新问题人们远未达成共识,但探讨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滕泰
自从2012年笔者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以来,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影响日趋扩大。其中,经济观察报5月份发表的《从供给端着手重启经济改革》首次报告了笔者的整体研究框架,而21世纪经济报道的《供给学派的中国药方》则把新供给学派的主张和新一届政府的各项经济结构转型和减少行政审批等经济政策联系起来,认为新届政府政策有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影子,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本文是"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完整呈现。
关键词:
新供给主义 供给约束 供给抑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吕景春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筑和谐社会与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核心内容。文章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劳动关系和谐的帕累托最优标准,认为雇主效率需求与雇员公平需求之间的利益平衡是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一般性制度安排,并提出了创新利益制衡机制以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基本策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梅英 蔡玉莲
演化经济学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框架,跨越了主流经济学理性人、最优、均衡的藩篱,提出历史演化、满意、多样性假说,并借用生物学基因的遗传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的运作,为解释经济系统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动态变化的研究框架,使经济学面临着更大的革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海熙
经济学科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就会被抛弃。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学也应该进行理论创新,发展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学。
关键词:
经济学 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正 刘澜飚
论行为经济学的创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杨正,刘澜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进入九十年代,新的经济现象不断出现,传统经济学(这里指原来的主流经济理论)再次受到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行为经济学一一作为新兴的经济理论一一正逐步发展起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成瑜 杨正
行为经济学,顾名思义,是以人类的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目前较流行的定义是:行为经济学是一门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人或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研究的科学。其中,“通过观察和试验等方法”揭示了其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革新和进步。行为经济学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它认为经济行为是行为人在其头脑的支配下,即在其头脑中进行的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而经济行为是经济心理的外部表现。行为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之一就是打破了以往经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欣
在如何借鉴西方经济学问题上存在一种“部分论”观点,即西方经济学中属于纯粹技术分析的部分和对市场机制进行实证描述的部分是可以接受的,而属于社会哲学和制度分析的部分则是不科学的。这种观点完全割裂了西方经济学中的社会哲学、制度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景玉琴
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研究方法的支撑。应当结合经济学前沿领域及边缘领域研究方法的新进展,遵循假设前提相关性、理论内恰性、对现象具有解释力与预测力等方法论原则进行理论创新,尤其应结合实际实现中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