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00)
2023(16793)
2022(14563)
2021(13646)
2020(11552)
2019(26763)
2018(26934)
2017(51751)
2016(28581)
2015(32785)
2014(33569)
2013(33179)
2012(30944)
2011(28107)
2010(28510)
2009(26318)
2008(26222)
2007(23686)
2006(20677)
2005(18649)
作者
(85976)
(71589)
(71332)
(68142)
(45872)
(34555)
(32699)
(28205)
(27172)
(25908)
(24344)
(24241)
(23092)
(22808)
(22343)
(22149)
(21889)
(21161)
(20681)
(20488)
(18025)
(17960)
(17357)
(16383)
(16159)
(16089)
(15975)
(15922)
(14729)
(14164)
学科
(130382)
经济(130242)
管理(80757)
(75612)
(62717)
企业(62717)
方法(56177)
数学(47942)
数学方法(47418)
(31951)
中国(31021)
(30874)
(29998)
地方(27710)
业经(26986)
理论(22436)
(21847)
农业(21540)
(21021)
贸易(21009)
(20257)
(20152)
(18611)
财务(18531)
财务管理(18475)
环境(18071)
(17770)
银行(17693)
企业财务(17437)
(17402)
机构
大学(423978)
学院(421992)
(170210)
经济(166312)
管理(160763)
研究(143104)
理学(138037)
理学院(136417)
管理学(133972)
管理学院(133207)
中国(105429)
科学(90786)
(90696)
(77871)
(74638)
(71024)
研究所(67768)
(64199)
中心(63984)
业大(63774)
财经(62079)
北京(57634)
(57339)
师范(56773)
(55922)
农业(55874)
(51808)
经济学(51720)
(50934)
经济学院(46371)
基金
项目(275776)
科学(213542)
研究(201806)
基金(195999)
(170412)
国家(168941)
科学基金(143031)
社会(123797)
社会科(117016)
社会科学(116983)
(109129)
基金项目(103912)
教育(93757)
自然(92747)
(91098)
自然科(90435)
自然科学(90409)
自然科学基金(88756)
编号(84275)
资助(81813)
成果(69781)
重点(61708)
(60490)
(59169)
课题(58516)
(56139)
科研(52582)
创新(52380)
大学(51823)
教育部(51412)
期刊
(195708)
经济(195708)
研究(127411)
中国(79595)
学报(69572)
(64290)
科学(61970)
(60990)
管理(57997)
大学(51258)
教育(50013)
学学(47931)
农业(43782)
技术(38211)
(34373)
金融(34373)
经济研究(31045)
财经(30918)
业经(30783)
(26500)
问题(25353)
图书(23698)
(22539)
技术经济(22189)
理论(20381)
(20321)
商业(19453)
科技(19048)
现代(18918)
统计(18872)
共检索到627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富强  
马克思经济学从根本上是代表弱势群体的利益,反映弱势者对社会正义的要求,从而不承认现实的合理性。相反,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是为既得利益服务的,它用伦理实证主义价值观来为现实进行解释和辩护,以供求均衡来合理化社会制度,从而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立鑫  
本文将两大经济学理论的深层内核结构均归结为由四个维度的基本要素紧密相联的整体,其中作为核心生长点的基本价值倾向的差异使两大理论的内核结构形成了不同内涵,表现为市场偏好与市场批判、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资源配置视角与利益关系视角、均衡分析方法与矛盾分析方法的根本差异。通过对两大理论体系在其核心理论———价值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方面的深层比较分析,可发现二者在哲学底蕴上还存在着现象主义与本质主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重大差别,而这些差异也都是与二者深层内核结构特别是基本价值倾向的差异紧密相联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少安  
本文对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这两个理论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包括逻辑起点、核心范畴、理论主线、主要的理论组成部分几个方面。我想,这几个方面足以把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及与其它理论体系的异同体现出来了。比较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从总体上准确把握两个...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伟  常修泽  
能否构建符合我国转型期特征的财富伦理价值核心,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财富观念差异,不是古典和现代的区别,而是研究起点和研究角度的区别。按劳分配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兼容关系,以此为理论依据,社会主义财富伦理价值的核心依然是劳动价值理论。转型期中国财富伦理建立的现实选择是构建按劳分配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财富分配体系,兼顾效率与公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春华  吴易风  
西方经济学中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这一理论虽然在某些地方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但是后者在理论基础、理论深度、哲学观以及研究内容等诸多方面均远胜于前者。从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发,不仅能把握住国际产业转移现象的前提条件、物质基础、内在本质、外在压力以及根本动因,而且还能在引进外资、扶持民族品牌、重视产业安全方面获得重要的政策启示。由此可见,国际产业转移现象并非只是西方经济学所专属的研究领域,马克思经济学对之能做出更为科学的解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马克思经济学侧重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从现象层面进行经济分析,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睿瑜  
本文通过研究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状况和理论成果,分析评价了两大体系在哲学基础、研究假设、重点和结论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对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进行思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春华  吴易风  
加速原理并非西方经济学所独有的理论成果,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早已闪烁着这一原理的思想火花,《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此也是公开承认的。就马克思经济学加速原理而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是其成立的基本前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促使投资规模的日益增大是其核心机制,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作用是其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通过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加速原理后发现,前者无论是在逻辑起点、内在机制、适用范围等方面,还是在对经济危机的解释方面,均比后者更具科学性;特别地,前者并不局限于分析资本主义投资加速扩张的过程,而是贯穿于对整个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分析中。挖掘与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加速原理思想,能在一定程度上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盖凯程  李俊丽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范式一经形成,再没有随时代变化而进行过整体理论范式的变迁,两大范式均受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冲击。在两大经济理论体系对立的背后,其逻辑前提、基本假定、核心概念以及研究方法等基本构成要素均存在着相通之处,进而存在着范式耦合的可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  
文章借助福柯的"知识—权力"哲学观,既对西方经济思想史中有关权力与经济学理论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了系统梳理,也为观察、理解和批判性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和视角。通过对西方经济思想史有关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1)经济学理论难以摆脱权力的深刻影响;(2)那些受到权力青睐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可以通过掌握的资源构造一个有利于本流派发展的"真理制度(truth regime)";(3)主流经济学理论一旦形成了"真理制度",容易束缚经济学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利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文章认为,在中国进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背景下,"知识—权力"哲学框架对于中国经济学理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权贤佐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to the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and western economics,and discusses their scientific viewpoints respectively.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璐   陈鹏飞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方法论研究的错误倾向是对马克思经济学产生误解的根源。马克思的方法论首先是哲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方法论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为马克思在学术生涯中对哲学和经济学所进行的承前启后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总体方法论包含着对象方法、范畴方法和体系结构方法的统一,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形成严密逻辑体系的根本保证。该体系不仅超越了古典经济学,而且也对后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了强有力的批判。相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总体方法论的科学性,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在缺陷是其理论体系存在逻辑矛盾的根源和被现实一再推翻的重要原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这也是总体方法论赋予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璐   陈鹏飞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方法论研究的错误倾向是对马克思经济学产生误解的根源。马克思的方法论首先是哲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方法论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为马克思在学术生涯中对哲学和经济学所进行的承前启后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总体方法论包含着对象方法、范畴方法和体系结构方法的统一,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形成严密逻辑体系的根本保证。该体系不仅超越了古典经济学,而且也对后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了强有力的批判。相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总体方法论的科学性,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在缺陷是其理论体系存在逻辑矛盾的根源和被现实一再推翻的重要原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这也是总体方法论赋予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倩  张志敏  
频发的金融危机显示了资本主义金融领域中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性,也让人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价值性和重要性。文章在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对二者理论进行比较,指出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不仅发现二者可借鉴之处,还可在实际分析中将二者联系一起,为我国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朱富强  
马克思经济学比现代主流经济学更容易发现经济危机,主要源于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社会哲学观上坚持矛盾冲突论,从而发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不一致性;二是在研究方法论上采用平均主义分析,从而更适合使用统计材料和历史材料来考察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正因如此,马克思经济学能够充分认识到自由市场经济内含的冲突性,并从收入分配角度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内在根源;相应地,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措施就是,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