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1)
- 2023(6493)
- 2022(5391)
- 2021(5023)
- 2020(4073)
- 2019(9162)
- 2018(9070)
- 2017(17084)
- 2016(9328)
- 2015(10813)
- 2014(11266)
- 2013(11141)
- 2012(11187)
- 2011(10383)
- 2010(10965)
- 2009(10727)
- 2008(10819)
- 2007(10160)
- 2006(9572)
- 2005(9184)
- 学科
- 济(63861)
- 经济(63798)
- 管理(27626)
- 业(22030)
- 企(18905)
- 企业(18905)
- 方法(18645)
- 地方(16470)
- 学(15689)
- 数学(14929)
- 数学方法(14630)
- 中国(14324)
- 地方经济(12235)
- 业经(11793)
- 农(11014)
- 理论(10421)
- 财(10390)
- 制(9868)
- 融(8299)
- 金融(8299)
- 和(8287)
- 经济学(7999)
- 银(7969)
- 银行(7956)
- 体(7750)
- 行(7650)
- 环境(7405)
- 农业(7378)
- 贸(7164)
- 贸易(7157)
- 机构
- 大学(157750)
- 学院(153909)
- 济(70931)
- 经济(69356)
- 研究(57948)
- 管理(52931)
- 中国(44719)
- 理学(43416)
- 理学院(42846)
- 管理学(41988)
- 管理学院(41683)
- 京(34154)
- 财(33535)
- 科学(33522)
- 所(30350)
- 研究所(26701)
- 财经(25620)
- 中心(25316)
- 江(25263)
- 经济学(23366)
- 范(22895)
- 经(22894)
- 师范(22716)
- 北京(22481)
- 农(21421)
- 经济学院(20436)
- 州(20272)
- 院(19877)
- 财经大学(18531)
- 师范大学(18385)
- 基金
- 项目(85021)
- 科学(66164)
- 研究(64551)
- 基金(60566)
- 家(51649)
- 国家(51185)
- 科学基金(42986)
- 社会(41865)
- 社会科(39489)
- 社会科学(39479)
- 省(32377)
- 基金项目(30169)
- 教育(29945)
- 划(26659)
- 资助(26172)
- 编号(26096)
- 自然(25011)
- 自然科(24388)
- 自然科学(24382)
- 成果(24366)
- 自然科学基金(23922)
- 重点(19479)
- 发(19266)
- 课题(19016)
- 部(18904)
- 国家社会(17359)
- 性(16756)
- 教育部(16597)
- 大学(16566)
- 创(16236)
共检索到261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军周
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隐喻一直是修辞学家和哲学家关注的热点,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热潮。到20世纪90年代时,隐喻已是认知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由知名学者Honesto Herrera-Soler和Michael White主编的《隐喻与工厂:商学与经济学中的
关键词:
经济学理论 学术论文 商务英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军周
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隐喻一直是修辞学家和哲学家关注的热点,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热潮。到20世纪90年代时,隐喻已是认知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由知名学者Honesto Herrera-Soler和Michael White主编的《隐喻与工厂:商学与经济学中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维 徐文彬
隐喻思维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思维。一直以来,教学隐喻都是教学研究者认识教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理论"受众"达成教学理解的有效方式。在当前多元教学研究范式并存与融合的趋势下,教学隐喻仍可在教学理论的假设、论证和表述中发挥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认知功能。但在使用教学隐喻时,我们应将其与事实的、逻辑的言说方式相结合,尽量避免教学隐喻认知的模糊性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正
本文在对演化经济学现存问题进行简单考察的基础上,采用隐喻方法,借鉴现代生物学对基因和进化过程的最新研究,提出了几点发展演化经济学现有研究范式的初步设想,如构建一个以结构和能动主体为要素,以制度为纽带的新的演化经济学理论框架。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研究范式 隐喻 基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许多文章说隐喻是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分析它们提出的主要证据,并探讨隐喻的逻辑原理,试图回答:隐喻导致的认知是谁的认知,怎样判断隐喻的真伪,隐喻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有什么实际作用。
关键词:
隐喻 逻辑 类比 教育研究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铃 李恒
中国手语中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共有"上-下"、"前-后"和"左-右"三种类型的时间空间隐喻。分析表明,中国手语中的时间空间隐喻发生的理据性和动因与汉语大致相同,均符合认知语言学中提出的"体验性"观点。但也应同时看到,中国手语和汉语对某些时间空间隐喻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如前者缺乏"未来在后-过去在前"的隐喻表达,因此在对聋人进行汉语教学时,应当着重厘清两种语言的不同,以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聋人的汉语水平。
关键词:
中国手语 时间空间隐喻 前后 左右 上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亚东 符正平
本文提出"水"隐喻及其管理思路,试图在中国古典哲学与当代的管理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涌现出的优秀管理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与延伸。本文对"水"隐喻的概念与内涵、理论特性、适用企业类型、组织基础以及与西方主流管理学理论的区别进行了探讨。"水"隐喻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建立和丰富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而且对中国企业未来的管理实践、战略设计、竞争力培育乃至组织管理与文化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隐喻 中国特色管理理论 管理哲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涛 张田
社会网络经历了朴素的隐喻构想阶段,之后多学科融汇促成研究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使其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关系结构分析工具。日益复杂的社会需要更为多元的理论解释,科学研究领域多种范式共存。社会网络也已不再是一些概念集合与结构分析工具,转而发展成为经济与组织领域中的一种解释性理论。
关键词:
社会网络 隐喻 工具 理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燕
隐喻是西方文学理论传统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文学基本问题之一。隐喻在认知和语言之外的被当代隐喻研究所忽略的文学层面的价值理应受到关注:作为一种艺术,文学是充满隐喻性的创作。作家的整个思维运作方式和创作过程都是隐喻性的。隐喻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表现形式或修辞方式,而是作为一种人类的思维方式,成为一个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以认知隐喻研究为理论参照,并以自身的理论与之相互观照,而不仅仅是认知隐喻研究的补充。注重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有利于促成相得益彰且均衡有序的隐喻理论发展态势。
关键词:
隐喻 文学 修辞 思维 认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从知识隐喻的角度考察知识论历史演进的线索,我们可以看到:一切真正的知识都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应当原原本本地看待“认知活动”。不过,这些知识的隐喻尽管凸现了“认知活动”的关系性,但依然没有从近代批判哲学所固有的认识论中解放出来。因此,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论固然是不可取的,现代的“主观主义”知识轮的局限性也不可轻视。立足于种种知识说给出的若干指标,考察我国的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两种片面性: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也不能走向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主义教育。
关键词:
知识隐喻 知识特质 教学转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立新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是在具体语境下进行的,离开了语境,隐喻也就无从辨别和理解,因此隐喻的识别与理解要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借助语境来推导话语喻义。文章试图通过对会话含义与关联理论的分析以期对隐喻做出合理解读。
关键词:
隐喻 认知语境 语用 会话含义 关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束金星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语言隐喻本质上是隐喻思维在语言中的表现。隐喻思维是对变化中的现实进行概念化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隐喻理解抽象概念与复杂状况,因而隐喻思维广泛应用于政治实践,为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结合认知理论,从语言学角度对"9.11事件"后美国外交政策中所蕴涵的隐喻思维进行解读,认为目前美国外交正处于调整期,外交政策趋向强化单边主义,这一变革将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隐喻 政治 隐喻思维 认知 美国外交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莹 支晓琳
随着修辞学的发展,隐喻研究推到了空前的地位,在设计领域也被广泛运用。绿色设计是设计的未来趋势,其所倡导的理念可以借助隐喻方法更好地传达。文章阐述了隐喻和绿色设计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性。通过设计案例,论证了在绿色设计中引入隐喻符号可以使产品语意巧妙表达,给用户带来美的感受和舒适的生活,唤起用户的共鸣,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达到更好传达绿色环保理念的目的。
关键词:
隐喻 绿色设计 产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伊惠娟
当代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的作品《海》中有不少对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描写。附加于癌症之上的隐喻让患者安娜遭受歧视和道德评判,她被贴上健康王国他者的身份标签。与患者有夫妻关系的马科斯也是疾病隐喻的受害者,他对身体的厌恶反映了在阶级意识支配下癌症引发的身体耻辱感的传递,他对妻子死亡的恐惧暗示了附着于癌症的苦不堪言、缓慢消亡的隐喻。
关键词:
《海》 约翰·班维尔 疾病隐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瑞芳 赵紫艺
《直觉》是古德曼将创作思路逐渐引向新浪潮小说创作这一处女地的代表,小说中无处不在的时代因素,如城市背景、科技发展和知识分子群体等,为从城市视角描绘当代美国犹太裔作家坚守、发展传统犹太性打开了一扇窗。小说以古德曼的叙事空间意识指向为出发点,借助于城市社会空间的多重隐喻意义,展现漫游人物的城市空间体验、精神之旅,具化当代犹太人的城市生活图景及美国现实社会的空间图谱,以此关注、反思当代犹太人的漫游生活状态,揭示新生代犹太作家如何结合时代特色和空间文学内涵去演绎犹太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