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1)
- 2023(10953)
- 2022(9149)
- 2021(8177)
- 2020(6478)
- 2019(14481)
- 2018(14298)
- 2017(26500)
- 2016(13701)
- 2015(15086)
- 2014(14912)
- 2013(14806)
- 2012(14364)
- 2011(13391)
- 2010(13902)
- 2009(13028)
- 2008(12655)
- 2007(11639)
- 2006(10759)
- 2005(10110)
- 学科
- 济(82537)
- 经济(82473)
- 管理(43018)
- 业(42270)
- 企(35116)
- 企业(35116)
- 地方(25050)
- 中国(23785)
- 方法(22111)
- 业经(18959)
- 技术(18228)
- 数学(17742)
- 农(17731)
- 数学方法(17612)
- 地方经济(15819)
- 学(14330)
- 融(13311)
- 金融(13311)
- 技术管理(12984)
- 银(12876)
- 银行(12863)
- 农业(12654)
- 制(12637)
- 行(12623)
- 财(12239)
- 发(12166)
- 理论(11846)
- 环境(11023)
- 贸(10602)
- 贸易(10588)
- 机构
- 学院(207323)
- 大学(205076)
- 济(98393)
- 经济(96520)
- 管理(77907)
- 研究(77410)
- 理学(65345)
- 理学院(64590)
- 管理学(63791)
- 管理学院(63377)
- 中国(59138)
- 京(43833)
- 财(43217)
- 科学(42737)
- 所(38552)
- 研究所(34247)
- 中心(33657)
- 江(33259)
- 财经(33098)
- 经济学(31074)
- 经(29806)
- 范(28749)
- 北京(28653)
- 师范(28528)
- 农(28088)
- 院(27673)
- 经济学院(27391)
- 州(26915)
- 业大(24275)
- 财经大学(24177)
- 基金
- 项目(126270)
- 科学(101427)
- 研究(98243)
- 基金(89910)
- 家(76430)
- 国家(75701)
- 科学基金(65847)
- 社会(65544)
- 社会科(62241)
- 社会科学(62229)
- 省(51686)
- 基金项目(46835)
- 教育(44222)
- 划(41778)
- 编号(38642)
- 自然(37948)
- 自然科(37092)
- 自然科学(37085)
- 自然科学基金(36464)
- 资助(35103)
- 发(34380)
- 创(32333)
- 成果(32125)
- 创新(29204)
- 课题(28950)
- 重点(28878)
- 发展(28791)
- 展(28292)
- 部(27353)
- 国家社会(27254)
- 期刊
- 济(126138)
- 经济(126138)
- 研究(73208)
- 中国(50187)
- 管理(35042)
- 财(32004)
- 农(27530)
- 教育(27262)
- 科学(26538)
- 学报(24707)
- 融(23579)
- 金融(23579)
- 经济研究(21021)
- 技术(20843)
- 大学(19846)
- 业经(19809)
- 农业(18709)
- 学学(18404)
- 财经(17573)
- 经(15492)
- 问题(15404)
- 技术经济(13591)
- 科技(11698)
- 贸(11578)
- 世界(11389)
- 商业(11138)
- 坛(10547)
- 论坛(10547)
- 国际(10376)
- 现代(10222)
共检索到343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范若滢
近期,经济学理论创新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经济运行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作用的,市场和政府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所谓纯粹的市场经济模式都是有缺陷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市场与政府作用相结合的道路,这一成功实践既是理论创新的原动力,也是理论创新的试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洪波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前进中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关头,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热点和难点,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历史坐标。本文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经济发展,从而汲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经济研究》我一直很关心。《经济研究》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期刊,发表的文章代表着国内经济学研究的水平,也反映着中国经济学界关注的问题并引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向。一、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的前景1995年张卓元老师任所长与主编时,为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我应邀写了一篇题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经济研究》我一直很关心。《经济研究》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期刊,发表的文章代表着国内经济学研究的水平,也反映着中国经济学界关注的问题并引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向。一、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的前景1995年张卓元老师任所长与主编时,为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我应邀写了一篇题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金龙 王桂虎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我国保险业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也是未来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前三季度GDP实现同比增长6.8%,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7年中国保险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111月全国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17%,并进一步落实"保险姓保"发展理念,出台"1+4"系列重要文件,行业风险和市场得到有效管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书祥
围绕劳动价值论科学内涵和创新劳动,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围绕剩余价值和剥削的科学内涵,剩余价值分配和剩余价值规律,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围绕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和实现条件,对再生产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围绕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分配关系的新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理论进行创新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聂华
与时俱进是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充满创新精神是十六大报告的一大特点,尤其是在经济理论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和贡献,这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和“三农”、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十六大报告 经济理论 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而且经济学理论也有重大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实践来源,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实践,也包括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和指导,也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是经济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是更重要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不可能有机结合;经济学如果在中国按照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这两种不同路径发展,必然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可能都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创新 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慧 许长新
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是关系到社会福利与经济运行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早期的规制经济学大多以给定的规制方式为出发点,研究规制产生的原因,其理论是不系统的,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和指导规制实践的发展。通过引入博弈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形成了以激励机制设计为主要特征的新规制经济学。
关键词:
新规制经济学 不对称信息 最优规制机制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师博
经济发展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会产生具有重要价值的经济理论问题,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经济制度方面,数字经济能够节约经济成本、优化市场化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市场范围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数字经济也会作用于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影响社会福祉。在经济运行方面,数字经济的技术特征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率,但数字经济所衍生的平台垄断会干扰市场秩序。在经济发展方面,数字经济对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对外开放都具有积极效应。数字经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带来了全新挑战,数字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活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影响,以及完善数字经济相关的制度设计将是理论焦点问题。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林光彬
迄今为止,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都是特定国家经济运动过程所呈现的规律,因此,国家理论应该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总前提和逻辑起点。本文首先对目前流行的国家理论进行了思辨分析,发现在西方的相关理论中,国家一般不直接承担生产性功能或者只是有限地参与生产,这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国家的建立和现代中国的国家职能特征。其次,根据人类的生产实践演进,考察了我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发现我国国家的形成具有显著的生产属性,提出我国历代政府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合理分配、维护公平秩序的基础之上的。再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初升
当代中国的经济实践表明,中等收入经济体面临着不同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问题,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学探索不同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制。然而,既有的发展经济学理论都是以低收入经济体为研究对象,摆脱贫困陷阱、实现经济起飞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大多不再适用于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本文试图凝炼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并由此界定和解析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力图在中等收入阶段客观存在的问题逻辑、经济学的认识逻辑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三者融合中,阐述中等收入阶段发展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基本架构与研究任务。这种探索以中国为典型样本,但研究对象不限于中国;它是依赖并且超越实证经验的理论建构,是一个不断试错与修正的认识过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兰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采用1975—1995年48个经济体专利引用数据,构建国家创新能力指标,使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国家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依赖于经济体所处的收入阶段和要素禀赋结构。从收入阶段来看,国家创新能力有助于促进中上等和高收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从国家创新能力不同维度来看,专利数量和质量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专利集中度、技术周期、知识传播度、自主创新度对中等收入内部不同阶段经济体的作用不同。研究结论从经验上支持了新结构经济学最优创新结构理论,且为中等收入经济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佐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研究员在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上提出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必须重新确定发展经济学的性质和地位、明确发展经济学的广义研究对象、建立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形成逻辑自恰的理论架构、提出解释现象和对策的统一方法化,对人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期根据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录音对李佐军研究员的发言进行整理(作者进行了修改补充)并予以刊发,以期对推动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