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0)
- 2023(11573)
- 2022(9828)
- 2021(8796)
- 2020(7516)
- 2019(17558)
- 2018(17042)
- 2017(32944)
- 2016(17308)
- 2015(19636)
- 2014(19780)
- 2013(19803)
- 2012(18712)
- 2011(17115)
- 2010(17551)
- 2009(16598)
- 2008(16574)
- 2007(15028)
- 2006(13270)
- 2005(12169)
- 学科
- 济(96615)
- 经济(96535)
- 管理(49620)
- 业(45179)
- 企(37758)
- 企业(37758)
- 方法(36849)
- 数学(31310)
- 数学方法(30993)
- 中国(21621)
- 学(21459)
- 地方(21209)
- 农(20091)
- 财(19810)
- 业经(18790)
- 制(14537)
- 贸(14385)
- 贸易(14376)
- 理论(14370)
- 地方经济(13884)
- 易(13840)
- 农业(13458)
- 和(13341)
- 融(12323)
- 金融(12321)
- 环境(12037)
- 银(11870)
- 银行(11837)
- 务(11829)
- 财务(11804)
- 机构
- 大学(267936)
- 学院(264569)
- 济(119572)
- 经济(117248)
- 管理(98863)
- 研究(92777)
- 理学(84628)
- 理学院(83632)
- 管理学(82262)
- 管理学院(81727)
- 中国(69061)
- 京(55890)
- 科学(54415)
- 财(54131)
- 所(47241)
- 财经(43051)
- 研究所(42568)
- 农(41768)
- 中心(41378)
- 江(40460)
- 经(38852)
- 经济学(38626)
- 业大(36321)
- 范(36136)
- 师范(35846)
- 北京(35452)
- 经济学院(34603)
- 农业(32697)
- 院(32506)
- 财经大学(31689)
- 基金
- 项目(167285)
- 科学(131834)
- 研究(124279)
- 基金(121889)
- 家(105249)
- 国家(104379)
- 科学基金(88930)
- 社会(81152)
- 社会科(76854)
- 社会科学(76830)
- 省(64372)
- 基金项目(63725)
- 教育(57217)
- 自然(54678)
- 划(54056)
- 自然科(53367)
- 自然科学(53348)
- 自然科学基金(52385)
- 编号(49990)
- 资助(49375)
- 成果(41943)
- 重点(38175)
- 部(37929)
- 发(37260)
- 创(34496)
- 课题(34496)
- 国家社会(34156)
- 教育部(32997)
- 创新(32162)
- 人文(32036)
- 期刊
- 济(138554)
- 经济(138554)
- 研究(83658)
- 中国(50631)
- 财(43704)
- 学报(40333)
- 农(37366)
- 科学(36667)
- 管理(36601)
- 大学(30418)
- 学学(28350)
- 教育(28251)
- 农业(24618)
- 经济研究(23418)
- 融(22953)
- 金融(22953)
- 财经(22841)
- 技术(22840)
- 业经(20343)
- 经(19839)
- 问题(18203)
- 技术经济(15202)
- 贸(14858)
- 统计(13814)
- 业(13567)
- 商业(12911)
- 世界(12603)
- 图书(12549)
- 理论(12341)
- 版(12276)
共检索到403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培雷
19世纪末马克斯.韦伯提出经济学研究应该坚持"道德中立"原则以来,关于经济学理论是否应该存在"价值判断"一直是经济学界热烈争论的话题。对此论题,经济学家分列两端,或认为价值判断是经济学内在的组成部分,或主张作为科学的经济学不应存在价值判断。本文基于经济学流派的分析视角,认为任何经济学派别都不可能远离价值判断。综观经济学不同流派,价值判断主要体现为关于社会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判断、关于经济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判断以及理论研究与叙述方法优劣的判断。经济学各流派的不同价值判断决定了经济学的不同"论域"以及相应的"话语系统"。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璐璐
学术论文选题,不仅关系论文质量及论文能否被刊发,而且决定论文的影响力范围和效应,是对作者学术判断、学术视野、研究能力和研究潜力的全方位审视。王佳宁编审2015年4月底在上海举行的"经济新常态下发挥经济学期刊引领作用研讨会"上呈现的题为《中国经济学期刊的选题取向》的演讲中指出,"选题在哪里停留是经济学期刊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决定选题质量的重要关口"。如是所说,作者确定"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伍装 张薰华
本文从评价西方经济学的“实证———规范” 两分法入手, 认为不论是 “实证”还是 “规范”都不能摆脱价值判断,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终极性价值判断和现世性价值判断的理论, 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上是以终极性价值判断为导向的理论体系, 而西方经济学总体上是以现世性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经济学。本文最后一部分对 “层次论” 和 “角度论” 提出质疑, 并将两种价值判断理论作为方法论, 提出中国经济学将建立在理论外部大综合的基础上, 其两大主题是公平和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仲平 蒋琳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框架,并在此框架下,运用聚类分析等最新统计分析方法,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状况以及相应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用以寻找应对加入WTO后商业银行竞争的战略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任小军
经济学属于社会学科,无法排除人的价值判断。经济学可划分为实证和规范两部分,但即使作为实证经济学,也不得不以涉及价值判断的人的行为和结果作为经济分析的初始条件。经济学之所以难以摆脱价值判断,可以从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研究目的等方面进行考察。承认经济学存在价值判断的属性,并不会损害其功能和说服力。
关键词:
科学 伦理 经济学 价值判断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闻媛
从道德哲学中独立并进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学研究由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塑造而成。然而,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理性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各不相同。在18世纪开放的学术空间中,各种体现着不同理性的研究范式既彼此渗透和融合,亦相互对立和论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然而,典型的现代工业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深刻的工具理性化进程。为顺应时代的特点与要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为学科专业化所作的努力以及莱昂内尔·罗宾斯对经济学的性质与意义所进行的界定,使主流经济学在强调工具理性的同时,逐步远离价值理性。20世纪下半叶西方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转型,后工业时代开启了有关价值、意义、情感、道德等深层问题的讨论。以阿马蒂亚·森为代表的学者们努力重建经济学的价值维度,从人的行为动机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入手,尝试架构起伦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
价值判断 经济学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溶沧 马珺
一、效率与公平:对税收中性 含义的探讨 就最初的含义而言,所谓税收中性是指在不存在收入分配问题或该问题已经解决了的前提下,探讨征税如何不构成对人们行为的扭曲。那些不会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不改变纳税人行为的税收被认为是中性的。其目的在于使超额负担最小化。从其政策主张看,它相信个体的选择是有效率的,主张减少来自税收的外部干预。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人们认为税收中性思想滥觞于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少安 韦倩
本文对合作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了以竞争作为主线的自利模型不能解释的大量事例,因此笔者试图将亲社会性他涉偏好纳入到经济学理论体系假设中来构建合作经济学,并为其提供了翔实的科学证据。本文还讨论了合作、亲社会情感、他涉偏好等一些基本范畴,并对合作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以及基本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伍装
从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入手,可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已形成的经济学派主要分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由于它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对中国经济改革有不同的观点。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秉承了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并在这种经济学价值判断指导下来思考、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从而进行相应的改革路径选择;而中国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逻辑,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综合创新和发展。它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最大区别在于:认为经济改革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从而由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过渡到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守一
在前几年思考的基础上,1996年我对理论经济学提出了一个假说,这就是经济对策论、非均衡论、非线性论、经济周期论,表面上各研究各的问题,本质上存在一致性.经济对策是因,非均衡是果,非线性与经济周期是两种表现形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坚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核心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假设了一个没有空间的世界。克鲁格曼认识到考虑空间维度的重要性,他构造出一个描述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相互作用机制的模型,用于解释制造业的集聚现象。在引入空间维度的经济学世界,运输成本是克服空间障碍所花费的成本,运输成本必然要进入描述人们经济行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经济过程是规模经济、运输成本、产业间分工和市场范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需求和供给仅仅是该动态过程的一个侧面,与其说存在静态均衡,不如说存在变化的趋势或方向。引入空间维度的经济学更接近现实的经济,可以解决不考虑空间维度所导致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困境,可以更深入地说明专业化分工和贸易现象,可以更深入...
关键词:
空间维度 运输成本 需求 供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甘小军 郑贞
利用SVAR模型,经Granger因果检验、冲击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实证检验发现:(1)中国的货币供给冲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对实体经济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价格水平能形成永久性冲击,这表明真实商业周期理论更能够解释中国货币作用过程,因此政府旨在刺激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很可能是无效的。(2)货币供给冲击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这为人民银行把货币供给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中介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群 戴淑芬
现代环境经济学流派及其理论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张群,戴淑芬一、环境经济理论的产生及发展环境经济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创立的一门环境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本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西方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由局部逐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建伟
本文探讨了新法律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几个主要理论流派 ,并对其作了反思性评论 ,指出法律经济学目前还缺乏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统一的分析框架 ,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还需要更开阔的理论视野。最后 ,本文指出新法律经济学应以“合作秩序”作为研究对象 ,进一步拓展其理论框架 ,以及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几个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