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6)
- 2023(10319)
- 2022(8400)
- 2021(7564)
- 2020(6061)
- 2019(13448)
- 2018(13128)
- 2017(24190)
- 2016(13327)
- 2015(15151)
- 2014(15251)
- 2013(14607)
- 2012(13718)
- 2011(12725)
- 2010(12994)
- 2009(12304)
- 2008(11850)
- 2007(10881)
- 2006(10028)
- 2005(9299)
- 学科
- 济(71367)
- 经济(71232)
- 管理(41438)
- 业(32945)
- 企(27323)
- 企业(27323)
- 方法(19887)
- 地方(18051)
- 中国(17699)
- 数学(17103)
- 数学方法(16908)
- 制(15304)
- 农(15112)
- 学(14981)
- 业经(14868)
- 财(14745)
- 地方经济(12655)
- 体(11581)
- 理论(10944)
- 环境(10327)
- 融(10063)
- 金融(10060)
- 农业(9826)
- 银(9734)
- 银行(9713)
- 行(9374)
- 教育(8738)
- 体制(8737)
- 和(8557)
- 划(8448)
- 机构
- 学院(197597)
- 大学(196673)
- 济(88270)
- 经济(86419)
- 研究(71483)
- 管理(68970)
- 理学(57977)
- 理学院(57267)
- 管理学(56325)
- 管理学院(55933)
- 中国(52280)
- 财(42501)
- 京(40738)
- 科学(40187)
- 所(35719)
- 财经(32553)
- 江(31842)
- 研究所(31818)
- 中心(31212)
- 经(29254)
- 经济学(28818)
- 农(28059)
- 范(27388)
- 师范(27148)
- 北京(25930)
- 院(25898)
- 经济学院(25445)
- 业大(24984)
- 州(24604)
- 财经大学(23771)
- 基金
- 项目(124184)
- 科学(97562)
- 研究(96290)
- 基金(87673)
- 家(74989)
- 国家(74322)
- 科学基金(63249)
- 社会(62557)
- 社会科(59088)
- 社会科学(59073)
- 省(50054)
- 教育(46010)
- 基金项目(45143)
- 划(40834)
- 编号(39118)
- 自然(36683)
- 自然科(35742)
- 自然科学(35733)
- 资助(35170)
- 自然科学基金(35074)
- 成果(33706)
- 课题(29483)
- 重点(29035)
- 制(28666)
- 发(28225)
- 部(27711)
- 创(26109)
- 国家社会(26073)
- 性(25238)
- 创新(24495)
共检索到318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凯 马涛
当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高层次经济学拔尖人才是我国经济学教育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和基本任务。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培养创新型经济学人才贯穿于高等院校的整个经济学教育改革之中。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系统实施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配套体制机制,为经济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杨淞月
从招生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的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共性与差异,从中得出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琨 吴菡 张雨颀
拔尖人才培养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议题。构建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走好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借助国际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分析框架,从国家顶层视野、基础设施、培养能力、培养理念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对我国现有培养体系给予全方位分析,指出其中的缺善之处。在此基础上,厘清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方向和路径,即构建国家顶层设计清晰、各学段贯通、多主体协同、基础学科支撑、文化氛围良好、研究与实践相互促进的中国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构筑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拔尖人才 培养体系 现状 方向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立芬
为探讨大学与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国内优质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文化源远流长的正定古城、在古色古香的正定中学开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共同使命。《中国髙等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万秋 钱坤
在当前经济社会建设面临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优秀拔尖人才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有责任参与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背景及目标,提出了在合理选拔人才的基础上,通过校企融合培养平台,构建教育新模式,营造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氛围等措施,以期建立起有效的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高职 优秀拔尖人才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德广
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平而不尖”的问题,存在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主要表现在科研体制、评价体制、教师考核制度、学生培养制度等方面。大学如何为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体制障碍 制度障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快,对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支撑,还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职教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以培养技艺精湛的“职业人”为起点逻辑,以培养爱岗敬业的“社会人”为层进逻辑,以培养综合拔尖的“创新人”为集成逻辑。基于此,应通过建立“多元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个性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包容开放”的人才评价体系等助推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翠翠 张皓月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兼具创新人才的普遍特征与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发展特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对这一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标准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主体协同机制不畅通等多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创新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创新人才长效评价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发挥多主体协同培养优势等策略,激发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及技术创新活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史秋衡 李瑞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引领,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其价值目标在于实现社会价值导向与个体发展需求的统一。当前,高校在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仍存在不足,需从高校分类发展、学科特色建设、个性化课程、一流师资以及通识教育等育人要素上着力优化,培养具有完整知识结构、浓厚专业志趣、杰出创新能力、深厚家国情怀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在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要求和新时代人人成才、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诉求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转变观念,从系统化、全局性的思维出发,考虑从加强理论研究与政策设计引领、多元分类实践模式创新、协同贯通网状体系构建等路径建设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和教育生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全社会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注和思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布局,并先后正式启动一系列提升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科学技术上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要看世界科学中心能否在中国逐步形成,关键是我国能否培养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特别是基础学科在国家创新体系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平
《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意见》中说明,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规律,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生源、师资、氛围、培养模式、条件、制度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深入改革,开辟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门渠道,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对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水汀 李秋实
当前,大工业时代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的经济竞争也正演变成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争夺,一些世界知名大学引领着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不断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历史上承袭了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个性、多学科交叉和创造力的培养,已不能适应全球人才竞争,与当前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人才知识结构需求也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大学急需进行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从而培养一批兼具创新思维、多学科交叉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精英人才。作为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为加强会计人才培养,2006年广西财政厅启动了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学术、注册会计师等四个行业分门别类开展"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培养。1项目启动至今,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社会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进一步了解项目实施效果、继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课题组对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开展了调查,对项目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据此对下一步深化会计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丹舟 曾怡
本科会计教育作为培养拔尖会计人才、输送会计领军人才储备军的后备基地,其作用不可忽视。然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拔尖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通过对高校拔尖会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针对拔尖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拔尖会计人才 会计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