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4)
2023(9468)
2022(7952)
2021(7190)
2020(5645)
2019(12652)
2018(12499)
2017(23180)
2016(12298)
2015(13842)
2014(13880)
2013(13811)
2012(13479)
2011(12783)
2010(13203)
2009(12449)
2008(12071)
2007(10986)
2006(10516)
2005(9903)
作者
(38308)
(31914)
(31802)
(30257)
(20569)
(15219)
(14417)
(12377)
(12323)
(11477)
(11167)
(10594)
(10476)
(10380)
(10084)
(9741)
(9460)
(9235)
(9191)
(8978)
(8478)
(7831)
(7644)
(7464)
(7266)
(7217)
(6985)
(6957)
(6630)
(6318)
学科
(75740)
经济(75679)
管理(34123)
(27903)
地方(24594)
中国(23290)
(20376)
企业(20376)
方法(18990)
(16941)
(16572)
数学(15878)
数学方法(15721)
环境(15635)
地方经济(15622)
业经(15299)
(12864)
农业(11837)
(11073)
金融(11073)
(11071)
资源(10563)
(10500)
(10190)
银行(10177)
(10056)
(9905)
(9670)
贸易(9658)
(9251)
机构
大学(190240)
学院(189358)
(87390)
经济(85602)
研究(76789)
管理(66057)
中国(57378)
理学(54491)
理学院(53745)
管理学(52988)
管理学院(52607)
科学(45360)
(42470)
(40319)
(37581)
研究所(36153)
中心(32944)
(30672)
(29720)
(29178)
财经(28957)
师范(28943)
北京(28009)
经济学(27929)
(27007)
(26045)
(24758)
经济学院(24657)
业大(23782)
科学院(23761)
基金
项目(115821)
科学(90683)
研究(87963)
基金(81481)
(70500)
国家(69876)
科学基金(58717)
社会(57682)
社会科(54560)
社会科学(54545)
(45874)
基金项目(41947)
教育(38734)
(37836)
编号(35487)
自然(34175)
资助(33140)
自然科(33126)
自然科学(33116)
自然科学基金(32500)
(32463)
成果(30267)
重点(26752)
发展(26675)
(26235)
课题(25769)
(25004)
国家社会(24256)
(23211)
创新(21830)
期刊
(113662)
经济(113662)
研究(66927)
中国(46361)
(28514)
学报(27966)
(27207)
科学(27118)
管理(26700)
教育(23945)
大学(20760)
农业(19752)
(19532)
金融(19532)
经济研究(18892)
学学(18869)
业经(17485)
技术(16770)
财经(15367)
问题(14352)
(13511)
图书(12856)
资源(11163)
(10807)
世界(10765)
技术经济(10672)
(10236)
国际(9878)
书馆(9428)
图书馆(9428)
共检索到319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通屏  邵红梅  邓宏兵  
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通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兴起和发展的简单回顾和相关研究成功案例的介绍,分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启示。提出高举经济学大旗,建立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玉生  杨戈  
近数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科,如家庭经济学、人力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他们给“经济学帝国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经济学是对包括诸如消费者选择、企业理论、(直接的)市场、宏观经济行为等古典问题范围的扩展。经过数十年的扩张和渗透,经济学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领域,而且经济学领域本身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富强  
契合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却与社会科学其他分支逐渐割裂,从而导致了经济学的日益贫困化。同时,当前的经济学帝国主义运动也是单向度的:一是包括数学、物理学以及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向经济学单方向扩展,是经济学借鉴甚至搬用这些学科的基本方法;二是经济学根据自己固有的假设将从自然科学搬来的方法再一次扩展到其他社会学科,从而将其他社会科学的传统领域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因此,经济学帝国主义运动并不是真正的契合式发展,相反会造成经济学理论进一步狭隘和僵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骏  
本文通过对几位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具有明显差异的著名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看法以及他们研究领域的简要评述,力图勾画出当代经济学不同的发展走向,并结合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某些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树  
"经济学帝国主义"作为经济学扩展自己研究领域这种现象的特定称谓,通过"侵入"其他社会科学的边界,在援助和丰富经济学自身的同时,也在援助和丰富邻近的社会科学。尽管"经济学帝国主义"存在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问题与不足,但总体上我们还是应当承认和肯定它具有其合理内核。我们不应把它简单地理解为那种真正的帝国主义行为,其带来的应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多赢局面,它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学为构建开放的社会科学所作的有益尝试;"经济学帝国主义"本质上是"科学帝国主义"的表现。本文就"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演进轨迹、重要表现进行了阐述、剖析和简要评析;并基于此,对我国经济学的发展和建设作了相关的思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严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延续到它爆发后的第十个年头。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工人的就业岗位、老年人的退休金一起遭受打击的,还有伴随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而一度复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2003年,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增长理论的开创性人物小罗伯特·卢卡斯声称:宏观经济学已经解决了防止萧条这一核心问题。2004年,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宣布:经济进入了"大稳健"时期。2007年,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严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延续到它爆发后的第十个年头。与经济的增长速度、工人的就业岗位、老年人的退休金一起遭受打击的,还有伴随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而一度复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2003年,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增长理论的开创性人物小罗伯特·卢卡斯声称:宏观经济学已经解决了防止萧条这一核心问题。2004年,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宣布:经济进入了"大稳健"时期。2007年,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纪平  
理论的真理特性与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共同决定了经济学的演化路径。经济活动的社会性要求经济学向古典传统回归,因此,将非市场社会因素引入经济理论框架可以获得更大的突破。以此为背景,追求事业成功的经济学家将理性选择框架推向非经济领域,形成经济学帝国主义。然而由于缺乏经济活动特有的货币计量标尺和市场竞争环境,试图改造其他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不能完成经济学向古典回归的使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树  
近数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兴学科,西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它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它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基本轮廓后,提出了法律经济学形成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培丽  
2017年,学者们仍然主要沿着过去的传统分别研究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方面,主要集中研究了劳动力流动、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资源经济学方面,从过去以研究能源为主开始向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林业资源等更多资源领域延伸;环境经济学方面,在继续深化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和环境规制研究的同时,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渗透到环境经济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绿色发展路径。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已经设立20周年之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未来方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新城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新修订了研究生专业目录,新增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经济学界对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深刻思考所得出的结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性质可概括为三点:综合性,理论性,以研究解决经济问题为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成为21世纪经济学领域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远如  
一、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环境经济学科的产生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是分不开的。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驱使下,人类对自然环境展开了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于战后重建家园的强烈愿望,一些工业化国家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表现出了空前的增长热潮。虽然在极短的时期内,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大加剧了对耕地、淡水、森林、矿产的消耗,引发了深重的环境灾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光  
本文讨论了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并对新时期环境经济学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展望。在新的时期,环境经济学应更加注重以环境问题表现的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均衡的实证分析,并对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变革和微观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永平,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贵州财经学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农经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7个省部级课题、4个部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