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2)
2023(5159)
2022(4224)
2021(3660)
2020(3070)
2019(6762)
2018(6566)
2017(12242)
2016(6561)
2015(7424)
2014(7562)
2013(7594)
2012(7616)
2011(6913)
2010(7364)
2009(6986)
2008(6907)
2007(6273)
2006(5915)
2005(5591)
作者
(20229)
(16957)
(16882)
(16278)
(11066)
(8008)
(7689)
(6560)
(6483)
(6151)
(6115)
(5690)
(5560)
(5503)
(5490)
(5175)
(4939)
(4902)
(4772)
(4631)
(4587)
(4117)
(4042)
(3965)
(3949)
(3786)
(3697)
(3495)
(3482)
(3329)
学科
(52828)
经济(52799)
管理(20943)
(15715)
地方(14749)
(13711)
企业(13711)
方法(13560)
数学(11717)
(11676)
数学方法(11645)
地方经济(11571)
中国(10179)
(9808)
业经(8427)
(7553)
经济学(6532)
(6529)
(6432)
金融(6432)
(6269)
财务(6264)
财务管理(6252)
(6158)
银行(6150)
(6082)
环境(6022)
企业财务(5960)
(5859)
理论(5483)
机构
大学(106110)
学院(104476)
(53523)
经济(52486)
研究(40721)
管理(35527)
中国(31410)
理学(29197)
理学院(28816)
管理学(28389)
管理学院(28180)
(24894)
(22354)
科学(22168)
(20820)
财经(19106)
经济学(18397)
研究所(18375)
中心(17731)
(17208)
(16855)
经济学院(16129)
(14874)
师范(14734)
北京(14482)
财经大学(14029)
(14015)
(13685)
(13045)
科学院(12145)
基金
项目(60358)
科学(47502)
研究(45060)
基金(44107)
(37847)
国家(37557)
科学基金(31832)
社会(31195)
社会科(29534)
社会科学(29525)
(22795)
基金项目(22305)
教育(20324)
(18493)
资助(18490)
自然(18323)
自然科(17846)
自然科学(17843)
自然科学基金(17499)
编号(16935)
成果(15076)
重点(14087)
(14079)
(13694)
国家社会(13485)
(12940)
经济(12825)
课题(12358)
教育部(12098)
发展(11934)
期刊
(70087)
经济(70087)
研究(39051)
中国(21890)
(21193)
管理(15363)
学报(14907)
科学(13408)
经济研究(12484)
(12109)
(11964)
金融(11964)
大学(11477)
财经(11196)
学学(10797)
(9810)
教育(9467)
技术(9297)
问题(8587)
业经(7972)
农业(7940)
技术经济(6739)
世界(6253)
(6219)
统计(6165)
经济问题(5465)
国际(5455)
经济管理(5356)
(5203)
经济学(5099)
共检索到177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韩文秀  
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问题,可以从看似简单的一些经济学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入手。我们对许多热点经济问题莫衷一是,往往在于基本范畴、基本关系不清。[1]许多具有一般性抽象性的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但澄清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对于经济决策和宏观调控而言都是非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饶会林  崔卫华  张明贵  
我们知道 ,每个学科都是由这个学科的范畴体系构成的 ,不同的学科 ,其范畴体系是不同的。市场、竞争、需求、供给、成本、价格、收益和分配构成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所得、财政、金融、就业、外贸、经济周期、经济增长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那么 ,中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 ,它应该由空间、结构、环境、效益、公益、发展、规划和管理等构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鉴于现代宏观经济学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认为需要从3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宏观经济学的中观化和微观化;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需要从均衡模式上升到轨道模式;宏观调控(政府干预)的方向应该从总量调控转为局部调控。宏观经济学从产生、发展到成熟,须经历3个阶段:宏观层面阶段、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当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之中,为推进这一进程,本文做了一些尝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延  邱牧远  
本文用宏观经济学流程图这一分析框架,全面的总结宏观调控理让的演变过程,从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对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进行重新表述,力图通过宏观经济学流程图这个新的视角,对财政货币政策适用范围、传导机制与效力进行理论分析,对我们当前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扩大内需,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小麟  
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在创新中,作为学科基石的范畴及其系统,也存在自我扬弃的过程,一些范畴消失了,一些范畴被搁置了,一些范畴的内涵更新或外延拓展了,一些范畴又被新发现和创造出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学秋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谭学秋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后,一再有人告诫,切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计划经济。甚至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市场经济又是计划经济。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市场经济作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累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从2月底的53%降低到7月底的31.1%,累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则从1月底的11.8%增加到7月底的12.8%。这说明国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珏  钟夫  
本文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的诸种特性,揭示了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有产物;同时,将宏观调控与传统计划管理作了严格区别,并对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内在关系作了论述。在对典型国家宏观调控发展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宏观调控的起始模式是市场调节优先这一见解,并对我国宏观调控发展的逻辑序列作了构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秋玲  武文  孙文清  
都市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转型,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入现代科技型发展模式。随之建立起来的都市农业景观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理想的休闲场所。但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调节能力有限,都市农业景观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创新性地提出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指导都市农业景观建设。反之,都市农业景观建设也能引导经济学行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廷栋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强调.“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与方法”.这不仅给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么,如何开展宏观经济审计,使审计监督为宏观调控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呢?这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意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会良  王能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合谋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降低、房价仍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运用新规制经济学的俘获理论,构建了一个委托人/管理者/代理人的两层委托代理模型,设计出防范合谋的最优机制,指出现实中机制不能执行的原因,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隆武华  
在西方经济学中,除了以“自由放任”为特征的亚当·斯密的古典学派和马歇尔的新古典学派有着深远的影响外,资产阶级早期的重商主义、德国的历史学派、美国的制度学派、英国的福利经济学说以及各种“保护关税”的国家干预主张,也在西方有很大的市场,并创造了经济奇迹。凯恩斯主义诞生后,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因此,本文认为,西方经济学中始终存在着“自由放任”和“国家宏观调控”两种学说,它已在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发展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今天,任何想摆脱“国家宏观调控”的言行都是有害的。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自觉运用“看得见的手”去驾驭“看不见的手”,从而使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莉  
作为现代国家基本经济职能的宏观调控不是政府的普通行政问题,而是一个关涉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权力平衡的根本法问题。所以,从宪法角度研究和看待宏观调控,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的,经济宪法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法律架构。同时注意的是,经济宪法不仅包括狭义的经济宪法,也指广义的经济宪法,它们都构成宏观调控的基本法律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