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4)
- 2023(11761)
- 2022(9731)
- 2021(8737)
- 2020(6953)
- 2019(15509)
- 2018(15093)
- 2017(28068)
- 2016(15143)
- 2015(16492)
- 2014(16359)
- 2013(16108)
- 2012(15408)
- 2011(14438)
- 2010(14624)
- 2009(13463)
- 2008(12957)
- 2007(11536)
- 2006(10652)
- 2005(9878)
- 学科
- 济(85398)
- 经济(85325)
- 管理(39583)
- 业(37720)
- 企(27553)
- 企业(27553)
- 方法(25537)
- 地方(24846)
- 中国(23530)
- 数学(22217)
- 数学方法(22094)
- 农(20137)
- 学(18257)
- 业经(17546)
- 地方经济(15573)
- 农业(14365)
- 财(13616)
- 贸(13543)
- 贸易(13532)
- 易(13011)
- 环境(12702)
- 融(12492)
- 金融(12492)
- 制(12301)
- 发(12291)
- 银(12154)
- 银行(12112)
- 行(11790)
- 技术(10521)
- 产业(10243)
- 机构
- 学院(225790)
- 大学(224886)
- 济(103303)
- 经济(101447)
- 研究(87575)
- 管理(80999)
- 理学(68892)
- 理学院(67929)
- 管理学(66850)
- 管理学院(66425)
- 中国(64833)
- 科学(53645)
- 京(48185)
- 所(45772)
- 农(44369)
- 财(43290)
- 研究所(41608)
- 中心(38062)
- 业大(35277)
- 农业(34803)
- 江(34712)
- 财经(34118)
- 经济学(32649)
- 范(31298)
- 经(30945)
- 师范(30883)
- 北京(30862)
- 院(30819)
- 经济学院(29133)
- 州(27558)
- 基金
- 项目(146907)
- 科学(115058)
- 基金(105893)
- 研究(103821)
- 家(94309)
- 国家(93464)
- 科学基金(78500)
- 社会(69038)
- 社会科(65562)
- 社会科学(65548)
- 省(58302)
- 基金项目(55858)
- 自然(49493)
- 划(48868)
- 自然科(48308)
- 自然科学(48293)
- 自然科学基金(47432)
- 教育(46313)
- 资助(42263)
- 编号(39728)
- 发(38297)
- 重点(33704)
- 成果(31722)
- 部(31518)
- 创(30604)
- 发展(30419)
- 展(29959)
- 国家社会(29193)
- 课题(28751)
- 创新(28722)
- 期刊
- 济(124436)
- 经济(124436)
- 研究(71847)
- 中国(48927)
- 农(41091)
- 学报(39771)
- 科学(35700)
- 财(31174)
- 管理(31136)
- 大学(29127)
- 农业(27934)
- 学学(27685)
- 教育(22986)
- 融(22985)
- 金融(22985)
- 经济研究(21524)
- 业经(19959)
- 技术(18622)
- 财经(17719)
- 问题(16067)
- 经(15457)
- 业(14653)
- 技术经济(12568)
- 贸(12431)
- 世界(12022)
- 商业(11827)
- 国际(11410)
- 科技(10653)
- 版(10548)
- 统计(10278)
共检索到355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红军 尹伯成
近年来,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心理学的一些新发现大大扩展了经济学对偏好理论的认识广度和深度;对经济学中期望效用理论产生了系统的质疑;心理学的一些发现对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产生了质疑;所有这些预示着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关键词:
经济学 心理学 交叉学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恩专
二十一世纪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新方向刘恩专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曾长期囿于政府与市场间关系的争论之中。然而,从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国(尤其是主要发展中国家)对市场经济价值的普遍认同,这种争论开始被一些新的焦点问题所取代。例如,政治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詹姆斯·莫里斯
经济学的发现詹姆斯·莫里斯(英国剑桥大学)我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北京大学同诸位经济学家和众多同学交谈。我去年来这里,谈的是另一个问题。今天我还能认出一些同学的面孔。关于这次演讲,张维迎教授同我进行了讨论。他邀请我来讲如何做好经济学研究。我不敢肯定自己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克西姆采夫·伊戈尔 罗科什娜·艾丽塔 杰米托娃·柳德米拉 乌鲁蒙采娃·塔吉雅娜 朱红琼
经济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和其他的经济主体以及制度调节相互作用中的接受、思维和行为的科学,即研究人在经济活动和经济系统中的意识和行为,揭示作为经济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而心理经济学则是研究和考察个体心理特征对经济过程影响的科学,它依赖于心理知识来分析经济关系,是心理在经济上的投射。如果说在经济心理学中心理学是母学科的话,那么在心理经济学中经济学则是母学科。经济心理学和心理经济学是知识的交叉领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延 张轶龙
一、引言经济学家致力于构建能够描述人们在市场和其他经济环境中的行为及互动方式的模型。但人类行为方式十分复杂,尽管我们希望做出理性决策,但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意志力却十分有限。虽然利己主义经常主导决策制定,但我们也关注公平和平等。此外,认知能力、自控力和动机亦因人而异。为了构建实用的模型,经济学家通常会进行简化假设。理性人的惯用假设使经济学家得以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模型来分析不同经济和市场问题。然而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均发现,实际经济活动中常有违背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情况发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心理学思想被逐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晓东 刘力臻
西方经济学在风险决策理论中存在缺陷,表现为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的决策悖论。行为经济学所倚重的前景理论虽然能够解释悖论问题,但是未能真正揭示悖论问题产生的心理学机理,其本质上只是对实验数据形而上的总结。这导致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诸多模型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呈现碎片化状态。现代心理学把情绪作为影响决策问题的重要变量。情绪理论中的预期情绪可以带来附加效用,因而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可以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情绪理论中的即时情绪可以通过群体心理影响群体决策,能够用来解释市场经济中的极端现象。西方经济学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风险决策 即时情绪 预期情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爱梅 梁颖 田婕
情绪是近来决策研究的焦点之一,情绪与决策的研究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文章首先概括了决策研究的三种范式,即标准化范式、描述性范式和进化论范式;接着分别阐述了心理学与经济学两大领域关于情绪与决策的理论模型、研究范式、研究成果等;最后分析了两大学科在研究内容、方法和范畴上的优劣,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内容。
关键词:
决策 情绪 心理学视角 经济学视角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晓东 刘力臻
西方经济学在风险决策理论中存在缺陷,表现为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的决策悖论。行为经济学所倚重的前景理论虽然能够解释悖论问题,但是未能真正揭示悖论问题产生的心理学机理,其本质上只是对实验数据形而上的总结。这导致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诸多模型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呈现碎片化状态。现代心理学把情绪作为影响决策问题的重要变量。情绪理论中的预期情绪可以带来附加效用,因而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可以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情绪理论中的即时情绪可以通过群体心理影响群体决策,能够用来解释市场经济中的极端现象。西方经济学的决策理论需要与心理学的情绪理论相融合以解决其理论缺陷。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风险决策 即时情绪 预期情绪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荣晓华
本文从心理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关系分析入手,以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和萨勒的"心理账户"理论为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对经济学的新贡献。
关键词:
心理学 经济学 贡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弘
从本质上说,经济学是一种哲学。政治经济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经济学学科科学层面的革命,而西方经济学对客观世界的从技术手段的分析和解释是经济学学科技术层面的革命。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经济学在不断发展,同时对经济学的也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文章对经济学范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新时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从经济学的性质和起源上看,涵盖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的政治经济学是其恰当名称;但是,自新古典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政治经济学"一词就被"经济学"取代了。不过,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传统的抽象思维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制度。特别是,当前国内社会经济问题的症结在公共领域,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机理与西方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更需要借鉴古典政治经济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 司婧雯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曾一度对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和中国经济实践发展有着较大影响。国家富强既需要吸收经典经济理论的有益成分,也需要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之上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困境,破解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一要“化中国”,立足于中国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实现“实践—经验—理论”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二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突破和重构既有经济学理论的范畴和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化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颂
本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一批“具有良好心理学素养的经济学家”和“具有良好经济学头脑的心理学家”共同倡导下,一种别开生面的经济学——经济心理学跃然而出,其核心人物为美国密西根大学兼有经济学教授和心理学教授双重学术角色的乔治·卡托纳(1901—1981),其研究伙伴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美地区,较有影响的有凡纳伊、迪希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杜曙光 刘刚
国内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正在逐步上升到理论层面。发展经济学"阶段论"、均衡"陷阱论"以及比较优势理论被视为"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基础。金融外部经济可以为"阶段论"和均衡"陷阱论"提供一个能够操作"结构约束"和"关联机制"的方法论源头;以金融外部经济为方法论基础的高级发展经济学"多重均衡"模型,可以系统分析经济系统的"自我强化"和"锁定效应",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准确的模型化解析。这一模型也可以基于经济系统的内在规律,阐明"比较优势"与"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虎涛
行为经济学因其对新古典理性假设的质疑在国内被一些经济学家视为是新古典经济学最有力的"颠覆者",但其适用领域却决定了它很难成为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替代者,而只能成为一种决策理论的依据。同时,作为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应用,选择结构与设计经济学试图通过"轻推"这类政策和措施,达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和效率目标,但却要付出否定自由意志的代价。从演化起源的角度看,行为经济学所昭示出的种种有悖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异常现象,如损失厌恶、趋社会性等,都可以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得到相应的解释,这些"异象"的存在只是说明特定的心理机制是进化适应性的产物,而其之所以显示为异常和非理性,皆因进化环境的脱耦所致。作为进化生物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结合,演化心理学可以为主体行为倾向提供一种"为什么会这样"的解释,从而更好地揭示人类行为倾向的复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