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0)
2023(15651)
2022(13434)
2021(12512)
2020(10375)
2019(23619)
2018(23469)
2017(44916)
2016(24551)
2015(27447)
2014(27447)
2013(27246)
2012(25306)
2011(22980)
2010(23118)
2009(21402)
2008(20929)
2007(18712)
2006(16597)
2005(14952)
作者
(72347)
(60161)
(59816)
(57215)
(38600)
(28781)
(27127)
(23515)
(22909)
(21700)
(20574)
(20402)
(19401)
(19199)
(18833)
(18569)
(17735)
(17555)
(17293)
(17243)
(15145)
(14936)
(14458)
(13891)
(13636)
(13452)
(13387)
(12886)
(12233)
(11843)
学科
(114940)
经济(114822)
管理(69843)
(65343)
(54836)
企业(54836)
方法(47116)
数学(39608)
数学方法(39179)
中国(28304)
(28115)
(25774)
(25031)
地方(24254)
业经(23964)
理论(20244)
(18623)
农业(17779)
(17590)
(16989)
贸易(16977)
(16379)
教育(15921)
(15818)
金融(15813)
环境(15652)
(15573)
银行(15522)
(15420)
财务(15351)
机构
大学(365405)
学院(359286)
(147799)
经济(144683)
管理(136842)
研究(124519)
理学(117995)
理学院(116605)
管理学(114555)
管理学院(113885)
中国(90135)
(77732)
科学(77239)
(67776)
(63295)
研究所(57745)
(55885)
财经(54473)
中心(53994)
(52718)
业大(51781)
(50261)
师范(49817)
(49406)
北京(49128)
经济学(46097)
(44490)
农业(43726)
(42572)
经济学院(41107)
基金
项目(239443)
科学(187913)
研究(175117)
基金(174119)
(151777)
国家(150503)
科学基金(128393)
社会(111221)
社会科(105252)
社会科学(105224)
(92283)
基金项目(91572)
自然(82601)
教育(80792)
自然科(80625)
自然科学(80607)
自然科学基金(79173)
(78107)
资助(71527)
编号(70433)
成果(59004)
重点(53693)
(53150)
(50851)
(49021)
课题(48965)
教育部(45872)
国家社会(45830)
创新(45696)
科研(45562)
期刊
(168956)
经济(168956)
研究(112816)
中国(67838)
学报(60721)
科学(54103)
(52177)
管理(51858)
(50546)
大学(45511)
教育(42899)
学学(42527)
农业(34544)
技术(30205)
(29452)
金融(29452)
财经(29038)
经济研究(27595)
(25017)
业经(24801)
问题(21868)
图书(20099)
技术经济(18509)
(17492)
理论(17420)
(17059)
科技(16294)
现代(16043)
(15787)
实践(15581)
共检索到535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  
经济学家研究价值理论,其根本目的是为其所代表的阶级以及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和正义性申辩。西方经济思想的主流价值论之所以发生由劳动价值论到效用价值论再到价格论的逻辑演变,正是遵从了论证资本主义合理性、公正性、有效性、和谐性的需要,这是西方经济学研究价值论的根本使命所在。我们要创造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论,就要明确我们的历史使命,并把这一使命作为我们研究价值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海龙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挑战。 1.科技革命的挑战。马克思描述的典型生产过程中:资本+活劳动或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他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是靠资本和劳动的增加。但现实的情况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40~60%靠科技创新,而不是靠资本和劳动的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艾斐  
改革与发展 ,是我们时代的两大主题 ;市场经济是我们实现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运行机制和经济形式。在这种全新的社会实践中所必然要出现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都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阐发和引导。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实践对劳动价值论既提出了挑战 ,又提出了希求。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和兑取这种冀求 ,我们就一定要用坚持和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并在坚持与发展中赋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新的理论活力与时代风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欣  
本文的分析是建立在本人所发现和证明的一个重要命题的基础上的,即目前人们作为经济分析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以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被认为是反映实物生产的技术关系,而本人所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统计变量与技术是完全无关的,它们只是反映特殊的社会关系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由此可以得出,完全抽象掉生产的技术关系而把社会关系作为分析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完全可以作为解释现实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而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突出地表明了这种分析方法。以技术关系分析为基础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不仅在逻辑上是错误的,而且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使人们误入歧途。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社会关系的分析对于建立能够解释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青  王淑娟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论的根本分歧在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真正的价值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 ,实际是使用价值或社会财富决定理论。为使我国尽快国富民强 ,必须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 ,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使用价值 (社会财富 )中的贡献 ,取得相应报酬。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人们劳动、投资的积极性 ,加快生产力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宏图  
一、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证主义有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所体现的方法是进化论的。这个表述当然是不甚确切的,但却也道出了马克思方法论的实质:他把社会形成看成是演进的,那么构成社会的一切基质,比如,商品、货币、资本乃至生产方式无一不是演进的。熊彼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在争论中出现和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要解决争论和错误,必须运用正确的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法,既要重视研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要重视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体系,还要重视研究马克思对古典学派劳动价值理论的革新。要有能力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正确的研究,则须具有较好的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的理论基础,还须确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完全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且要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长期而认真的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用  章莉  
任何社会经济理论都需要有现实性才能确立其地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来自对所处时代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及演绎,在半个多世纪里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不可避免地转变成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理论基石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体现在其思辨逻辑上,因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完善也就需要运用思辨逻辑对其所依赖的假设前提和推理逻辑展开系统审视。对等价交换规律和同质化劳动这两大假设的逻辑分析可以深刻洞悉劳动力价值说及价值衡量尺度等核心概念和命题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假设的放松,笔者提出了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有效劳动价值说。有效劳动价值说通过引入劳动的有效性这一概念不仅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联结起来,而且将创造价值的劳动从个体劳动拓展到联合劳动。相应地,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就从同质劳动拓展到异质劳动,丰富了劳动价值论。正因如此,有效劳动价值说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分析力和解释力更高,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解析现代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及其剥削等过程,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成安  杨青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西方价值 (价格 )理论之所以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根本原因在于双方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就表现形式而言 ,双方对价值的不同定义则是造成研究结果迥异的直接原因。此外 ,坚持劳动价值论必须探讨劳动价值理论所暗含的若干假定前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乐群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社会状况虽与马克思所处的社会发生了众多变化,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旧未被动摇。因此,在智能时代,我们应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分析人工智能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坚定人的主体地位,积极应对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就业问题,顺应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变革,促进经济的稳定向好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璐  
智能革命驱动下的“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等“无人化”生产使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数量不断减少,而企业所获利润却不断增加,所形成的活劳动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却在不断增加的这种“此消彼长”的矛盾,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无人化”生产中的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无人化”生产中人的活劳动始终在场、“无人化”生产中物化劳动的价值转移这几个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可以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依然可以解释“无人化”生产这一经济现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方  
德国学者克劳斯 ( Krause)在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 ,提出了著名的异质劳动模型理论。对于这一理论 ,可从西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上 ,从是否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上 ,从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意义上进行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