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8)
2023(6722)
2022(5637)
2021(5195)
2020(4331)
2019(9623)
2018(9645)
2017(17440)
2016(9739)
2015(11239)
2014(11373)
2013(11134)
2012(11263)
2011(10462)
2010(11128)
2009(10514)
2008(10678)
2007(9946)
2006(9276)
2005(8528)
作者
(32632)
(27469)
(27238)
(26114)
(17693)
(13124)
(12311)
(10633)
(10506)
(9959)
(9726)
(9327)
(9085)
(8893)
(8845)
(8476)
(8063)
(8007)
(7924)
(7830)
(7260)
(6796)
(6786)
(6389)
(6251)
(6188)
(6075)
(5911)
(5706)
(5560)
学科
(64201)
经济(64143)
管理(25612)
方法(20922)
(19899)
数学(17681)
(17419)
数学方法(17286)
(16515)
企业(16515)
地方(16124)
中国(12858)
地方经济(12115)
业经(10612)
(9935)
理论(9128)
(8719)
(8329)
(8061)
(7741)
金融(7739)
经济学(7736)
环境(7686)
(6959)
银行(6931)
(6851)
农业(6809)
(6711)
(6695)
(6673)
机构
大学(162910)
学院(159131)
(69046)
经济(67522)
研究(62333)
管理(52969)
中国(46135)
理学(44192)
理学院(43512)
管理学(42270)
管理学院(41962)
科学(39602)
(36073)
(33690)
研究所(30540)
(30521)
(27296)
中心(26832)
(25705)
财经(24012)
(23582)
师范(23345)
北京(23256)
经济学(22666)
业大(22662)
(21668)
农业(21537)
(21481)
(20167)
经济学院(19905)
基金
项目(96144)
科学(74236)
基金(69101)
研究(67400)
(61366)
国家(60898)
科学基金(50373)
社会(42810)
社会科(40467)
社会科学(40451)
(36484)
基金项目(34611)
自然(32148)
自然科(31392)
自然科学(31379)
(31182)
教育(31037)
自然科学基金(30768)
资助(30216)
编号(25945)
成果(23463)
重点(22426)
(21382)
(20902)
课题(19150)
(18232)
国家社会(18165)
科研(17929)
大学(17771)
计划(17633)
期刊
(87771)
经济(87771)
研究(52545)
中国(33104)
学报(29720)
科学(25834)
(25096)
(23638)
管理(21932)
大学(21904)
学学(20474)
教育(18410)
农业(17035)
技术(14919)
经济研究(14532)
(13574)
金融(13574)
财经(13319)
(11706)
统计(11297)
问题(10826)
业经(10310)
技术经济(9894)
图书(9244)
(9093)
决策(8695)
(8593)
世界(8581)
(8532)
(8483)
共检索到258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安岗  
主流经济学对历史方法存在很多偏见。事实上,经济学历史上每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总是历史方法与抽象演绎法结合得最好的时期;在前古典、古典、新古典时期和20世纪以来,历史方法经历了四次与抽象演绎法的大融合,推进了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东明  
传统经济学认为 ,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自回归能力 ,因此一个短暂的外部冲击只能给经济带来短期效应 ,而等冲击消失后 ,经济系统总是能回复到初始的均衡状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很多情况下回滞现象都会产生 ,这意味着外部冲击消失后 ,经济系统总是无法回复到初始状态。目前 ,回滞理论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在详细分析和总结回滞理论的渊源、界定与形式的基础上 ,对当前西方经济学中应用回滞理论的各个领域作了一一介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新权  
现实经济系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系统,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因此,客观上要求建立非线性模型,用于研究经济系统。非线性模型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另一种是非线性动力模型。这里,我们仅就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中的混沌理论在我国经济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指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用中几点看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能国  高红贵  
关于《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 )》研究对象的争论 ,贯穿于整个 2 0世纪始终。“取消论”、广义政治经济学观点、“研究生产力论”和“研究生产关系论”各领风骚。 2 0世纪后半期“研究生产关系论”居统治地位。苏东剧变在客观上宣告“研究生产关系论”的终结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 )》必须由研究生产关系转变为重点研究生产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景霞  赵旭亮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理性人”假定。所谓“理性”,传统经济学一般解释为个体理性,即个体追求自利最大化的理性。个体理性假说自提出起历来遭受到多方面的批评。但是,人们始终未能揭示出个体理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本文在概述了约翰.穆勒的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即经济学的含义、特性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穆勒的这些思想尤其所蕴涵的“穆勒问题”及其在经济学方法论史上所引起的争论,并对女性经济学做了概要性的介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宁向东  
一、经济学实验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尽管有人把经济学实验方法的历史上溯到1738年贝努利(Bernoulli)为研究“圣·彼得堡悖论”所做的实验,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应把本世纪30年代作为经济学实验方法的开端。事实上,60年代之间所出现的一些主要的实验研究和论文对于当今这一领域的发展,无论从手段上,还是从方向上,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归结起来,早期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姜树广  谯倩  
最近十几年来实地实验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日益流行,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大量使用这种方法的文献。实地实验在真实的经济社会环境下进行受控实验,以识别因果关系和潜在的作用机制为最终目的,填补了实验室实验和使用自然生成数据方法在实证研究中的中间地段。目前使用实地实验方法研究的话题涉及教育、农业、金融信贷、就业歧视、腐败、慈善等领域,并应用于对传统和最新的经济理论的检验。实地实验方法对发展中国家一些重要现实问题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也使其兼具极强的政策适用性。了解实地实验的特征和主要方法,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问题的研究思路,对我国经济学科的发展和经济社会改革的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璐  
在经济思想史上,货币问题的讨论经历了各种复杂争论。根据货币的性质及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相结合的分析线索,可以将西方货币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中的争论划分为货币自然观、货币财富观(重商主义)、货币面纱观(古典与新古典的货币理论)、货币经济观(凯恩斯经济学、后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等)以及货币的宏微观结合(货币理论的新发展)等阶段。从根本上讲,这些争论囿于经济学一贯强调实物经济的两分法传统而无法触及货币问题的核心。相反,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马克思经济学则展示了一个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关系为分析基础的货币理论,表明现代货币经济的本质是基于社会关系及其利益冲突之上的资本主义竞争与积累,这正是马克思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静文  王春超  
随机实验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同时出于对伦理道德的考虑,随机实验的实施在现实中往往受到诸多限制,而断点回归方法能够利用现有的约束条件避免参数估计的内生性问题,从而真实反映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其实证结果也被证明为最接近随机实验的结果。本文拟从断点回归的理论、历史发展、实证步骤和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四个方面阐述断点回归这一个新"拟随机试验"方法的兴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胜刚  吴立源  
一、神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行为金融主要包括对两方面的研究:一个是对一再出现的违背传统金融理论的市场异常现象的研究;另一个则是对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行为金融的理论一般都是描述性的,重在解释各种现象。但是,我们都知道,简单地认识到一个价格异象的存在和真正理解它为什么存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行为金融学家Shiller(1998)就曾经指出,要形成一种有关经济行为的一般性理论,仅以对反映过度和反应不足的描述作为它的心理学基础似乎是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志敏  何爱平  赵菡  
利益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进行分析,是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的内在要求。本文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塞缪尔·鲍尔斯三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悖论。企业、家庭和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主体,在"竞争"维度中,企业和家庭存在追求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对立,必须实现生态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相统一;在"统制"维度中,政府部门存在追求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政府应明确其生态职能,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在"变革"维度中,各参与主体存在追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竞争"、"统制"与"变革"维度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悖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端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investment theory in rnodern macroeconomics,and it gives priority to introduce the important progress of the investment theory in the recent decade.The standard neoclassical investment theory lays special stress on describing investment decision\|m...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正东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以手工业资本主义为背景,凸显了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为背景,强调了交换关系的社会化过程的经济学意义,但他只是从价格竞争这一经济学维度来理解这种社会化过程的内涵;马克思对斯密、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的超越经历了从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历程,他以社会经济形态内在矛盾性的视角打破了古典经济学的单纯经济学思路,同时也超越了人本主义者的物化批判思路,从而把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学术层面。因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唯物主义在哲学方法论上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从历史性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理解经济事实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在经济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上,经济学界长期存在两种解释思路:一是基于异质性个体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动态演化分析,这是以有机的、动态的和开放的世界观为基础的结构主义思路,它把行为主体看成是异质的;二是基于同质性个体假设基础上的静态(或比较静态)均衡分析,这是以机械的、静态的和封闭的世界观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传统,它强调行为主体的同质化。显然,现代经济学的基石就是一般均衡理论,因而静态均衡分析也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在均衡框架下,现代经济学研究理性经济人如何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但是,这种均衡分析用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