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4)
- 2023(12690)
- 2022(10863)
- 2021(9756)
- 2020(8448)
- 2019(19480)
- 2018(19040)
- 2017(36867)
- 2016(19801)
- 2015(22683)
- 2014(22902)
- 2013(22765)
- 2012(21396)
- 2011(19631)
- 2010(19779)
- 2009(18920)
- 2008(18713)
- 2007(16958)
- 2006(14956)
- 2005(13708)
- 学科
- 济(101335)
- 经济(101215)
- 管理(62909)
- 业(56232)
- 企(47253)
- 企业(47253)
- 方法(39469)
- 数学(34407)
- 数学方法(34116)
- 财(25015)
- 中国(23172)
- 农(22321)
- 地方(21835)
- 学(21778)
- 制(20761)
- 业经(20157)
- 贸(15660)
- 贸易(15653)
- 易(15108)
- 体(14886)
- 务(14835)
- 财务(14801)
- 财务管理(14763)
- 农业(14631)
- 银(14453)
- 银行(14415)
- 融(14388)
- 金融(14384)
- 环境(14019)
- 企业财务(14002)
- 机构
- 大学(302396)
- 学院(299696)
- 济(133348)
- 经济(130676)
- 管理(113100)
- 研究(103751)
- 理学(96884)
- 理学院(95761)
- 管理学(94238)
- 管理学院(93662)
- 中国(78101)
- 财(63014)
- 京(62294)
- 科学(61145)
- 所(52994)
- 财经(49635)
- 农(48169)
- 研究所(47673)
- 中心(46821)
- 江(45995)
- 经(44755)
- 经济学(42668)
- 业大(42089)
- 北京(39191)
- 范(38590)
- 师范(38228)
- 经济学院(38204)
- 农业(37734)
- 院(36690)
- 财经大学(36587)
- 基金
- 项目(192580)
- 科学(151992)
- 研究(141275)
- 基金(140968)
- 家(122072)
- 国家(121076)
- 科学基金(103492)
- 社会(92360)
- 社会科(87530)
- 社会科学(87506)
- 省(74470)
- 基金项目(74457)
- 教育(64897)
- 自然(64862)
- 自然科(63328)
- 自然科学(63309)
- 划(62373)
- 自然科学基金(62199)
- 资助(57087)
- 编号(56105)
- 成果(46931)
- 重点(43798)
- 部(43769)
- 发(41824)
- 创(39983)
- 制(39132)
- 课题(38998)
- 国家社会(38633)
- 教育部(37982)
- 创新(37486)
共检索到455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飞
经济学与法学在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上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门重要的学科——法经济学。法经济学的诞生对于经济学、法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法学对经济学的影响或者说法律对经济的影响无疑体现在对经济制度的塑造上,也就是法律对经济的规制、法律制度的运行保障着经济制度的构建、法律制度的变迁决定着经济制度的创新,并从刑法规制的角度形成了新的一门学科——经济刑法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世伟
企业应当是一个以求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为目标的个人经济联合体。尽管被假定为理性的组织体,但是事实上企业的经济行为总是表现出理性与非理性行为的两面性。对于企业经济行为特别是非理性的经济行为,除了企业的自我约束之外,外部刚性的法律规制更必不可少,这是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形成良性竞争以及构建良好秩序的有力保障。作为整个法律体系中最严厉的法律———刑法,对于企业经济行为的规制是否合理既直接攸关企业正常经济活动能否有序进行,也关系到刑法预防企业经济犯罪,进而保障和促进整个经济繁荣功能的实现。作为独立的部门法,刑法独有的调整对象决定了刑法只能调整那些危及企业根本生存制度的经济行为。这是刑法规制企业经济行为...
关键词:
刑法的调整对象 企业 企业经济行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荟 张晋平
循环经济是的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目前,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亟须政府的扶持和保障。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剖析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循环经济 制度构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世伟
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经济行为是人的行为。人的本性直接制约着经济行为的选择。从人的本性来讲,总是尽可能在各种客观条件限制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正因为如此,人的经济行为会表现出其非理性的一面,在现代工业社会尤其明显。为了获取相应的经济秩序,对人的非理性的经济行为需要进行法律规制。作为调整现代社会中非理性经济行为的法律规范,经济刑法有其独立的品格。这正是经济刑法的本相。
关键词:
经济行为 人性 非理性 经济刑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谭庆刚
针对制度分析在中国的理论发展和政策实践中的问题,本文在整理制度分析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去理解制度和制度分析方法,进而指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逻辑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制度 组织 制度体系 博弈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建刚 王柳娟
本文主要分析地区经济制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具体从企业组织之间的诱导性制度、市场化改革、"走出去"战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用2003~2010年期间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一个地区商会组织的发展、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和"走出去"战略有助于提高该地区的OFDI;在国际化的初期阶段,加强生产者法律产权保护会降低OFDI。本文研究表明,我国OFDI的发展受到了制度激励与制度潜逃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制度 OFDI 面板数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祎苧 文琳
随着国家首例终身监禁案例的宣判,《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受贿罪增加终身监禁制度的修改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学界对这一修改早已有不同的声音。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总结对终身监禁制度的正面评价,并从多角度对终身监禁之价值进行辨析;同时从法经济学的立场出发,运用刑罚经济分析中的"效用最大化"评价此项制度变动之效率状况。由此得出结论:关于终身监禁制度的正面评价仍有待商榷;从法经济学角度看,终身监禁制度的确立并不能达到增加犯罪成本、降低犯罪率的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显未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理论工具,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及其经济功能的有界性为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起始空间。在制度环境中承载着重要角色的意识形态,存在着两种变迁的方式,并且在其变迁过程中极易表现出与其他制度安排不同的路径依赖。从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中,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智勤
文章介绍了内部环境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提出内部环境体现了组织内部的个体与集体行动的关系、利益分配与制度安排。文章分析了内部环境与风险因素的关联关系,以及对其它风险管理要素的影响,并介绍了几个相关风险事件。最后针对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分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内部环境 制度经济学 制度安排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袁天睿
作为主要研究人们的消费活动规律的消费经济学对于制度是如何影响消费的这一重要问题,几乎没有做专门、系统的研究。消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其假设前提过于抽象和脱离实际。将制度视为既定就是其抽象的假设前提中重要的组成内容。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一个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不同的制度必然会对人们的行为和经济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自然也包括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绩效的影响。要进一步提高消费效率,需要减少消费上的制度限制,进一步清晰公款消费支出的产权,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包含在商品中的交易费用和人们交易中的交易费用。
关键词:
消费经济学 制度 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波
政府审计公告制度是政府审计监督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实质上是一种政府承诺。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承诺的可信程度。要提升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有效性,必须构建相关的制度保障,包括赋予自由裁量权、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和改进审计公告制度的细节等。
关键词:
政府审计公告 新制度经济学 可信承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运凤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轨迹和特色。内容包括:一是从制度需求角度分析了供销社从合作制——集体所有制——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合作制的历史变迁,认为这种变迁有其客观性和需求基础;二是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供销社在改革开放以后制度供给的滞后和非均衡,认为这种制度非均衡制约着供销社改革的进程,影响了改革的成效;三是论述了制度创新主体转换中供销社制度创新的特色,认为主体转换的过程使供销社制度变迁呈现渐进式和多种模式的并存,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最后,供销社制度变迁的方式为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从总体上看,这种制度变迁的方式有助于制度变迁的良性演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新波
本文通过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制度变迁理论和作为过渡过程的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新特点及其所展示的新研究视角的比较,指出了西方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当前中国过渡过程中的局限性,国内对市场化进程研究的理论误区,以及中国过渡经济学研究或制度经济学研究可能的拓展空间。
关键词:
过渡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市场化 制度变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安·易斯塔什 张昕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书明 蔡萌萌
我国频发的水危机既是水环境作为居住地、供应站功能而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也是作为废物库功能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河长制是地方政府为了重新恢复环境三大功能协调运行而发明的一项有效的实用制度。河长制因其简单易行,很快在全国形成扩散效应。河长制是源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河长制的优缺点:优点是职责归属明确,权责清晰;是合理的路径依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铁腕治污提高治污效率;创新扩散机制值得提倡。河长制本身存在制度缺陷:无法根除委托-代理问题;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利益合谋;忽视了社会力量;行政问责很难落实。河长制综合考虑了地方权力结构与环境现实,充分利用行政长官手中的权力带...
关键词:
环境功能 河长制 新制度经济学 委托代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