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9)
- 2023(3923)
- 2022(3132)
- 2021(2650)
- 2019(4571)
- 2018(4477)
- 2017(8455)
- 2016(4311)
- 2015(4918)
- 2014(4966)
- 2013(5095)
- 2012(5102)
- 2011(5013)
- 2010(5192)
- 2009(4977)
- 2008(4589)
- 2007(4234)
- 2006(4187)
- 2005(3919)
- 2004(3525)
- 学科
- 济(47363)
- 经济(47341)
- 地方(14055)
- 管理(11739)
- 地方经济(11402)
- 方法(11252)
- 数学(9985)
- 数学方法(9962)
- 中国(8351)
- 学(7635)
- 业(7572)
- 业经(7101)
- 经济学(6141)
- 企(5873)
- 企业(5873)
- 环境(5266)
- 农(5164)
- 发(4778)
- 融(4620)
- 金融(4620)
- 产业(4565)
- 制(4415)
- 和(4347)
- 体(4335)
- 资源(4080)
- 财(4033)
- 总论(4020)
- 信息(3862)
- 农业(3818)
- 及其(3670)
- 机构
- 大学(75189)
- 学院(74747)
- 济(44812)
- 经济(44125)
- 研究(30685)
- 管理(25007)
- 中国(22371)
- 理学(20843)
- 理学院(20574)
- 管理学(20341)
- 管理学院(20185)
- 财(17838)
- 经济学(15856)
- 所(15368)
- 科学(15352)
- 京(15084)
- 财经(14114)
- 经济学院(13851)
- 研究所(13645)
- 经(12683)
- 中心(12450)
- 江(11581)
- 院(10514)
- 财经大学(10260)
- 北京(9863)
- 范(9804)
- 师范(9769)
- 社会(9628)
- 科学院(9552)
- 经济研究(9239)
- 基金
- 项目(42440)
- 科学(33725)
- 研究(32427)
- 基金(31334)
- 家(26450)
- 国家(26253)
- 社会(23628)
- 社会科(22476)
- 社会科学(22471)
- 科学基金(22229)
- 省(15643)
- 基金项目(15626)
- 教育(13985)
- 资助(12908)
- 划(12687)
- 编号(11839)
- 自然(11570)
- 济(11508)
- 经济(11414)
- 自然科(11264)
- 自然科学(11261)
- 发(11056)
- 自然科学基金(11055)
- 国家社会(10548)
- 成果(10090)
- 发展(9787)
- 重点(9783)
- 展(9655)
- 部(9569)
- 课题(8828)
共检索到126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坦
"以人为本"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反思中,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所付出的代价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由于这一理念的阐释角度是多方位的,因此其内涵也是多方位的。文章试从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以人为本"的深层内涵,这对于丰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经济学 社会经济活动 阐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作为一种最宝贵的资源,其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其涵义不仅是以员工为本的管理,而且还是以市场中的顾客为本的管理。本文将针对顾客的心理需要,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以人为本”的新涵义——以顾客为本进行阐释。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何艳宁
我国图书馆界正处在"新学"与"旧学"的激烈思想碰撞和"公益"与"私利"的剧烈观念冲突的时刻。《图书馆服务宣言》作为一份行业承诺,向社会表达了图书馆的精神与核心价值。《图书馆服务宣言》的发表具有时代意义,她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追求信息自由和民主平等,充分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的时代理念。
关键词:
《图书馆服务宣言》 图书馆精神 核心价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恩桢
马克思从经济学出发,对“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即人道主义作了透彻的分析;共产主义等于人道主义,是人性的复归,是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异化与商品拜物教的消失,但这都须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条件,需要有一个过程;人性复归须以继承人类历史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为条件,而不是对历史作虚无主义的简单否定;“以人为本”高扬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旗帜,传承了中西文化的优秀传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继良
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活动的科学。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存在非对称性,人与物相背离的现象对人的发展构成严重制约。经济学的研究必须立足于人,以人为本,研究以物的发展求得人的整体的全面发展的规律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
经济学 经济人 对称性 以人为本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帆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主要机制。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从产业、空间、身份视角进行分析可发现其具有非农业化、非农村化、非农民化三重内涵。区别于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的推演逻辑,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是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特征事实,但非农业化、非农村化、非农民化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过程,而是存在着依次递减、多种落差的结构特征,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转化具有契合自身国情的独特性质。这种结构特征导源于我国实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所以应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阐释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演变进程。依据这种理解,逻辑一致地提出后续改进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相应理论和政策含义:重视非农化笼统表述背后的结构特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阐释非农化问题;从全面深化改革视角改进非农化进程;注重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重点关注改善农业劳动生产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毅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经典著作中"人的本质"思想的解读,并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行为假定进行比较,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阐释"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此说明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基础、发展目的和发展条件的科学内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健
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的行为规律是在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现象看似与理性经济人假设存在矛盾,例如人类的利他行为和情感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无法为这些行为的存在提出解释。文章分析表明,许多看似"非理性"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被纳入理性的范畴。经济学上所说的理性,不仅应该包括个人眼前的利益,更应该包括个人所在群体的长远利益。
关键词:
理性 经济人 囚徒困境博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太平
本文深入而全面地论述了“循环经济”与“以人为本”的关联———“以人为本”是“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指导,“循环经济”是对“以人为本”的积极应答和有效实践。没有“以人为本”的催动和指导,不可能有“循环经济”的成熟和繁荣;没有“循环经济”的实施运作,“以人为本”也得不到真正全面的实现。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 环境 人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辉 李宁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大关键性问题。生态产品是需要通过投入人类劳动及物质资源生产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具有整体性、公共性、外部性、时空可变性特征。生态产品价值可通过价值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外部性理论等来阐释,其构成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交易价格、补偿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交易市场、企业、提供者、受益者等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明
本文首先指出会计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统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其次, 文章逻辑性地指出, 经济的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 其方法不能机械地运用于经济学。在此基础上, 文章阐述了“以人为本”的行为学方法论, 应该作为研究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基本原理。最后, 文章指出,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深刻影响着会计学的理论研究。回顾会计发展史, 人们对会计的本质认识在逐步深化, 无论在财务会计领域, 还是在管理会计领域, 普遍的趋势是会计由纯技术性的“商业语言”过渡到人文性、社会性的行为科学上来。
关键词:
会计研究方法 以人为本 经济学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饶水林 邓默耘
回顾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校34年的发展史,从1976-1996年、1997-2003年和2004年至今,经历了三次艰苦创业历程,实现了学校发展的三步跨越。其间,学校遇到办学条件差,招生困难,生员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以及诸多制约学校发展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夏有根 潘继进 徐一忠
以人为本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从哲学上看,有三个层面的内涵,即以人的本质为本,根据人的本质来规范和引导发展、实现发展;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依靠人的本质力量推动发展、实现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和终极追求,实现发展。这也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内涵之所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白君礼 鞠建伟
“以人为本”中的“人”分别是读者、馆员和一切有利于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组织和机构,是当代人和未来人的总体,是个体和群体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在图书馆管理中,应以个体馆员为主体。在图书馆宏观规划和读者服务中,应以群体为本。“以人为本”中的“本”要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有选择性地加强以使用、具体界定。
关键词:
图书馆 以人为本 内涵 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