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4)
- 2023(10256)
- 2022(8558)
- 2021(7762)
- 2020(6483)
- 2019(14439)
- 2018(14275)
- 2017(26662)
- 2016(14360)
- 2015(16004)
- 2014(16187)
- 2013(15781)
- 2012(15050)
- 2011(14111)
- 2010(14192)
- 2009(13141)
- 2008(12645)
- 2007(11621)
- 2006(10469)
- 2005(9592)
- 学科
- 济(76195)
- 经济(76106)
- 管理(43974)
- 业(36606)
- 企(30737)
- 企业(30737)
- 方法(25612)
- 数学(21822)
- 数学方法(21597)
- 学(18999)
- 地方(18369)
- 中国(17432)
- 财(14893)
- 农(14685)
- 业经(14480)
- 制(13429)
- 地方经济(12866)
- 体(11376)
- 融(10908)
- 金融(10901)
- 理论(10828)
- 和(10375)
- 银(10333)
- 银行(10296)
- 技术(10045)
- 行(9977)
- 农业(9921)
- 环境(9603)
- 策(9559)
- 划(8879)
- 机构
- 大学(218226)
- 学院(215859)
- 济(93899)
- 经济(91952)
- 研究(82899)
- 管理(77908)
- 理学(66608)
- 理学院(65745)
- 管理学(64464)
- 管理学院(64074)
- 中国(60677)
- 科学(51961)
- 京(46844)
- 所(43898)
- 农(42421)
- 财(42191)
- 研究所(40011)
- 中心(36206)
- 业大(34542)
- 江(33703)
- 农业(33613)
- 财经(33051)
- 经(30041)
- 院(29596)
- 经济学(29533)
- 北京(29394)
- 范(28073)
- 师范(27628)
- 州(26407)
- 省(26278)
- 基金
- 项目(143600)
- 科学(112627)
- 基金(105051)
- 研究(99635)
- 家(94816)
- 国家(94072)
- 科学基金(78847)
- 社会(64603)
- 社会科(61206)
- 社会科学(61187)
- 省(55754)
- 基金项目(54699)
- 自然(51678)
- 自然科(50549)
- 自然科学(50525)
- 自然科学基金(49657)
- 划(47602)
- 教育(45329)
- 资助(43255)
- 编号(38188)
- 重点(33014)
- 成果(32246)
- 部(31336)
- 发(31273)
- 创(29635)
- 创新(27870)
- 计划(27664)
- 国家社会(27628)
- 课题(27529)
- 科研(27386)
- 期刊
- 济(110608)
- 经济(110608)
- 研究(66789)
- 中国(47252)
- 学报(41840)
- 农(38172)
- 科学(36121)
- 财(32825)
- 管理(31508)
- 大学(30663)
- 学学(29171)
- 农业(25366)
- 教育(22468)
- 融(19753)
- 金融(19753)
- 经济研究(19348)
- 技术(18387)
- 财经(17983)
- 经(15675)
- 业经(15538)
- 问题(13744)
- 业(13476)
- 技术经济(11564)
- 版(10986)
- 业大(10807)
- 世界(10513)
- 统计(10452)
- 科技(10408)
- 贸(10304)
- 图书(10265)
共检索到337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灿辉 安立仁
文章基于期望理论研究经济奖励对个体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识别认知风格、知识隐性程度及两者的交互对经济奖励与个体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对400余名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分层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奖励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知识共享意愿;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与创新者相比,适应者对经济奖励更敏感;知识隐性程度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随着知识隐性程度的增加,经济奖励对知识共享意愿的正向影响减弱;认知风格与知识隐性程度的交互的调节作用也得到验证。随着个体认知风格越来越偏向创新者,知识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金辉 段光 李辉
本文聚焦国家文化与知识属性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功效,选取面子导向和人情导向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构念,选取知识隐性程度作为知识属性的代表构念,将知识共享意愿细分为知识贡献意愿和知识获取意愿,通过对江苏省258名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探究了两种文化(面子导向和人情导向)对两种知识共享意愿(知识贡献意愿和知识获取意愿)的影响功效,以及知识隐性程度对两种文化与两种知识共享意愿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面子导向和人情导向对知识贡献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知识获取意愿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知识隐性程度既对面子导向与知识贡献意愿间关系起到显著正向调节效应,也对面子导向与知识获取意愿间关系起到显著正向调节效应;知识隐性程度对人情导向与知识贡献意愿间关系起到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对人情导向与知识获取意愿间关系起到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彦婷 段光 杨忠 金辉
通过对高科技企业366名研发人员的实地调查,从主观规范的视角探讨物质奖励和集体主义文化对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集体主义文化对研发人员知识共享意愿的产生具有积极影响,主观规范在其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与预期假设不同,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意愿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翊敏
探讨了网络推荐奖励计划中奖励额度和推荐人所需付出的努力程度对其推荐意愿的影响,以及推荐人与被推荐人之间关系强度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奖励额度和努力程度对推荐意愿都存在显著影响。此外,奖励额度与关系强度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而努力程度和关系强度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即关系疏远的情况下,努力程度对推荐意愿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在关系紧密的情况下,努力程度对推荐意愿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迪 刘婷
团队成员激励是影响团队创造力提升的重要变量之一。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团队成员激励的个体成长与晋升、团队环境与气氛维度对团队知识创造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团队成员的工作环境与物质奖励维度对团队知识创造的知识内隐化、外显化、组合化维度的影响显著,对知识社会化维度的影响不显著。知识隐性程度部分调节团队成员激励对团队知识创造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星汶 李立群 于桂兰
本研究通过对318名高校教师的调查,旨在探讨高校教师社会网络联接强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并探究知识分享以及知识隐性和活性程度在以上关系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社会网络联接强度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分享在社会网络联接强度和任务绩效、关系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知识隐性程度和活性程度正向调节社会网络联接强度和知识分享之间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楠 陈详详 陈劲
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厘清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有助于理解现有研究关于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影响的争论,推动该理论进一步发展。以现有文献为基础,理清了物质奖励与知识共享之间的争议关系,构建了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框架,从整合视角进一步分析了争论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未来可以通过划分知识类型、细化物质奖励及奖励对象,引入新视角、引入新的调节及中介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构建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框架,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物质奖励影响知识共享过程的理解,推动该理论进一步发展,也能更好地指导企业运用物质奖励对员工知识进行管理。
关键词:
物质奖励 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 作用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竹林 陈效林 施建军
院文章从心理契约的视角研究审计人员知识共享问题,探讨了心理契约对审计人员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并引入感信任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对国家审计人员的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审计人员心理契约的满水平越高,越能提高知识共享的意愿。另外,审计人员的情感信任水平越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越大。研究表心理契约和情感信任是影响审计人员知识共享意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心理契约 知识共享意愿 情感信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国峥 赵嵩正 王娟茹
从知识吸收的视角出发,探索知识吸收在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并将激励纳入研究框架,分析激励在知识吸收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西安等5个地区227份问卷调研样本数据,采用多层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隐性知识对知识集成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知识吸收在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激励程度越高,知识吸收对知识集成的正向影响就越强,进而降低了隐性知识对知识集成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集成 知识吸收 激励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柏洲 赵健宇 苏屹
在建立团队知识共享意愿、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与知识创造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个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组合化和知识内隐化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社会化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明显;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非正式隐性知识虚拟对话交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的两个方式分别是团队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创造4个流程的中介变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帆 章蕾
现行的关于知识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的自然属性:如隐性程度、可编码程度等。但是知识除了具有自然属性之外,还有着其重要的社会属性:如知识的所有权。关于知识的所有权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已有少数学者做了理论推演或是实证研究。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冲突的,而且他们对于知识的所有权概念的界定也是多样的。文章运用实证分析的办法,试图揭示感知的知识所有权的本质,并探讨其对个体知识共享的影响,以期对组织的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所贡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巍 任浩
通过知识分享意愿和共同知识基础的中介效应,基于企业间联盟情境探索嵌入微观结构情境跨越企业边界的Simmelian联系促进个体创新的内在机理。以279名来自18家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个体为样本,基于社会计量方法收集数据,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运算。研究结果表明,Simmelian联系通过知识分享意愿和共同知识基础作用于个体的创新绩效;引入联系强度变量后发现,Simmelian弱联系对创新绩效、知识分享意愿和共同知识基础的影响效应均不显著,Simmelian强联系不仅显著促进个体创新,且知识分享意愿和共同知识基础扮演了完全中介角色。研究结果对于从个体和企业两个层面构建有利于异质性知识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珂 吴价宝
对知识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组织的发展。隐性知识共享是与组织相关的伴随着大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流动和交换的复杂行为,一般会受到组织特征的影响。而组织承诺作为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其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流动的视角,通过对组织承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说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成正比,持续承诺则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呈反比关系,且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程度较大。
关键词:
组织承诺 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知识流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罗梅芬 聂瑞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影响高校科研团队个体成员隐性知识隐藏意愿的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方法/过程]从正向促进和负向抑制的双维视角出发,在整合社会交换和心理所有权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研究模型。以中部地区10余所高校100多个科研团队成员为样本,采用调查问卷获取298份有效数据,并利用Smart PLS 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感知情感收益抑制隐性知识隐藏意愿,感知知识权力成本和感知地位权力成本促进隐性知识隐藏意愿;组织奖励和集体主义均正向影响感知情感收益和感知知识收益;感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照军 王富强 张玲玲
[目的/意义]探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并存的双元压力情境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并检验情绪耗竭、工作—家庭增益与冲突在两类压力源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关系中的多重中介效应。拓展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前因机制的理解,解析双元压力源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过程机制,对知识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方法/过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结合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情感事件理论,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纪检监察系统的718位审查调查业务骨干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并考察情绪耗竭与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增益在其中的作用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挑战性压力源与阻碍性压力源均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呈负相关;挑战性压力源和阻碍性压力源均与情绪耗竭正相关,在监察调查情境下,挑战性压力源和阻碍性压力源会带给监察调查人员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监察调查人员情绪耗竭;情绪耗竭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负相关;情绪耗竭在挑战性压力源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而情绪耗竭在阻碍性压力源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与挑战性压力源相比,阻碍性压力源对监察调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负面作用更大,不仅可以直接降低监察调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也可以通过减少工作家庭增益,增加工作家庭冲突和情绪耗竭来间接阻碍监察调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