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9)
2023(8910)
2022(7439)
2021(6591)
2020(5313)
2019(12175)
2018(11778)
2017(22950)
2016(12353)
2015(13786)
2014(13969)
2013(13808)
2012(13491)
2011(12599)
2010(13073)
2009(12361)
2008(12010)
2007(11062)
2006(10412)
2005(9705)
作者
(37921)
(31736)
(31659)
(30243)
(20622)
(15110)
(14190)
(12328)
(12279)
(11677)
(11114)
(10547)
(10410)
(10375)
(10311)
(10033)
(9568)
(9307)
(9251)
(8949)
(8201)
(7891)
(7888)
(7603)
(7372)
(7139)
(7004)
(6803)
(6629)
(6325)
学科
(74713)
经济(74650)
管理(35488)
(32108)
(24860)
企业(24860)
方法(23560)
数学(20128)
数学方法(19903)
地方(18617)
中国(17336)
(16772)
(16743)
(15078)
业经(13934)
地方经济(13024)
农业(11764)
(11504)
(10919)
(10090)
金融(10090)
(9960)
贸易(9954)
(9768)
银行(9746)
收入(9667)
理论(9650)
(9565)
(9466)
环境(9293)
机构
大学(192112)
学院(192032)
(93783)
经济(91970)
研究(73770)
管理(69034)
理学(58320)
理学院(57666)
管理学(56745)
管理学院(56384)
中国(55503)
(43270)
科学(42063)
(40547)
(38097)
研究所(34177)
财经(33056)
中心(31645)
(31214)
经济学(30858)
(30708)
(29918)
经济学院(27282)
(26270)
北京(26162)
业大(25136)
(24949)
师范(24676)
农业(24303)
财经大学(24242)
基金
项目(116810)
科学(92207)
研究(86086)
基金(85295)
(74416)
国家(73779)
科学基金(62279)
社会(56832)
社会科(53836)
社会科学(53821)
(44462)
基金项目(42591)
教育(38772)
自然(38231)
(37621)
自然科(37319)
自然科学(37303)
资助(36708)
自然科学基金(36663)
编号(33536)
成果(28921)
(27227)
重点(26837)
(26366)
课题(24708)
国家社会(23989)
(23428)
教育部(22752)
发展(22472)
(22426)
期刊
(116071)
经济(116071)
研究(66920)
中国(38872)
(32006)
(28870)
管理(28676)
学报(28074)
科学(26818)
大学(21711)
(21133)
金融(21133)
学学(20667)
经济研究(20190)
农业(19249)
教育(19162)
财经(18016)
技术(16865)
业经(15895)
(15809)
问题(14593)
(11901)
技术经济(11289)
世界(10805)
国际(10517)
统计(10041)
(9365)
经济问题(9363)
现代(9040)
经济管理(8960)
共检索到310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000美元,不仅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在3000—10000美元之间),而且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高潮。但在这一关键时期,遇到了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阻碍和困扰。本文从经济大循环理论出发,提出了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以持续扩大的内需来弥补外需不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巨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成功迈入高收入的发达国家,还是收入徘徊不前的中等收入国家,其经济发展的实践对我们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都有许多重要的启示。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路径,将为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顺利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树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近40年连续不间断高速经济增长,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大国,成就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伟大的奇迹。然而,在人均GDP迈入中高收入阶段以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命题,不仅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更要发挥国家自然地理优势及政治人文体制优势,特别是4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国家能力。党的十九大没有提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是提出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再用两个15年时间,分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新时代,中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大兴  姚洋  
本文从经济不平等的角度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机制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不尽相同。在经济起飞阶段,财富集中促进社会物质资本积累,有利于落后国家逃脱贫困陷阱。但是,过度的不平等剥脱了穷人物质投资的机会,形成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过度的不平等限制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先进生产部门无法替代落后生产部门,最终形成第二类中等收入陷阱。当穷人有能力积累人力资本后,经济不平等便不再重要,经济最终将收敛于高收入水平阶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荣  张桂文  
一、调整人口结构、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是以人口为基础的,合理的劳动力人口结构比例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潜力,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根据这个标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截至2014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5%,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代法涛  
文章以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分别考察了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采用固定效应、一阶差分GMM和系统GMM计量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做了分析。文章的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政府支出和高抚养比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而技术进步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缺乏显著性。对跨越"陷阱"国家而言,投资、消费、技术对其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拉动作用。我国人均GDP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在结构变迁过程中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投资、促进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同时要通过改革来避免过度城镇化,抑制通货膨胀,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玲玲  
发生在中等收入水平阶段的增长放缓与经济增长停滞,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难题。本文梳理主要文献,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阶段之后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并对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代表性国家的再次增长经验进行总结。现有文献表明,经济增长放缓是经济体系内部各要素作用冲突的结果,是否能通过协调各要素作用,以及在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以及技术进步中获取持续收益是经济能否再次增长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杰  何平  张锐  
目前,中国特别是发达地区已经进入中等收入转型时期。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认同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难题。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需要应对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社会、政治和经济挑战,这对于人均GDP刚刚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论证表明:(1)"中等收入陷阱"与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是相容的,因此,它是一个可以借助来分析特定阶段经济发展现象的有用概念;(2)大量国家的经验也证实,的确存在着在统计上的显著性,验证了在中等收入的特定阶段上,高速增长的经济体表现出减速甚至增长停滞的趋势;(3)从人口转变、资源禀赋变化以及增长方式等一系列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看,中国正面临着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国际经验和教训,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大人力资本积累和深入体制和政府职能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韦鸿  马敬桂  
一国的政府需求和外国需求为主导的收入增长,在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阶段非常有效。但当跨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容易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增长与收入的终极意义偏离,出现中等收入陷阱。规避的方法是确立消费内需主导的收入增长方式,变投资性政府为服务性政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平  
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特征被归纳为:一是国家干预战略在中等收入阶段转型不成功;二是技术进步的干中学效应消失,自主创新没有成功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三是分配差距过大,易引起社会动荡;四是政府应对金融冲击不利,出现货币、银行、债务等危机,引起经济巨大波动。大多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之前多积极采用结构主义的发展范式才能成功。中国的政府干预机制、战略产业扶植,都极大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政府干预的路径也易导致路径依赖,因此转型的根本是中国改革政府干预性体制和防范外部金融冲击,从而激发创新活力和力促经济平稳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泾源  
中国已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困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也逐渐凸显。通过深入分析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中形成"中等收入陷阱"的普遍现象与中国当前出现的一些特殊表象,探究各国不同的发展类型与体制特征,借鉴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唯有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改善制度供求关系和供给质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地跨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目前,受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人口红利减弱、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挑战。借鉴日、韩、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我国应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做好准备。一、面临的挑战(一)科技创新投入和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严重制约。201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岩  
中国2008年人均GDP为3315美元,进入了中下收入国家的上限,这一阶段规模性收益仍处在递增阶段。但这一时期已经处于发展与转型的时期,利用高增长的机会加快增长机制的转变,才可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否则有可能陷入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停滞阶段。本文将从世界各国比较研究的角度探讨如何吸收国际发展经验,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突破正在面对的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孙懿  
中国以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统计意义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不困难,但为何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会成为一种现实的担忧?原因在于:(1)"中等收入陷阱"并非统计意义上的问题,而具有深刻的本质内涵;(2)中国目前在体制改革、结构转变以及发展方式转型方面,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堪忧。本文试图在"中等收入陷阱"本质的因果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出这个问题的分析框架,并将中国现实与之进行比对,最后系统性地提出中国的应对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