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3)
2023(7395)
2022(6280)
2021(5430)
2020(4781)
2019(10852)
2018(10452)
2017(20936)
2016(10892)
2015(12627)
2014(12669)
2013(12804)
2012(12392)
2011(11626)
2010(11684)
2009(11147)
2008(10753)
2007(9592)
2006(8668)
2005(7965)
作者
(32517)
(27724)
(27530)
(26395)
(17810)
(13149)
(12542)
(10708)
(10456)
(9902)
(9762)
(9162)
(9001)
(8898)
(8843)
(8428)
(8026)
(7979)
(7938)
(7618)
(7115)
(6812)
(6738)
(6392)
(6384)
(6208)
(5916)
(5661)
(5631)
(5351)
学科
(79389)
经济(79293)
管理(34660)
方法(32552)
(31646)
数学(29911)
数学方法(29785)
(25027)
企业(25027)
地方(17306)
(17169)
中国(15166)
(13667)
地方经济(12556)
业经(12128)
(11815)
(11798)
(9780)
金融(9780)
农业(9778)
(9429)
贸易(9425)
(9232)
收入(9123)
(9007)
(8555)
银行(8546)
环境(8370)
(8200)
(7966)
机构
大学(179119)
学院(175432)
(91369)
经济(89967)
管理(67528)
研究(61171)
理学(58781)
理学院(58160)
管理学(57384)
管理学院(57047)
中国(45712)
(41703)
(35547)
财经(33508)
科学(32092)
经济学(31608)
(30524)
(30142)
经济学院(28352)
研究所(26892)
中心(26759)
(25212)
财经大学(24954)
(24003)
北京(22493)
业大(21860)
(21442)
(20678)
师范(20526)
商学(20078)
基金
项目(112471)
科学(90422)
基金(86291)
研究(81384)
(74081)
国家(73515)
科学基金(63860)
社会(58181)
社会科(55359)
社会科学(55349)
基金项目(44879)
(40788)
自然(38668)
自然科(37826)
自然科学(37818)
自然科学基金(37202)
教育(37017)
资助(36646)
(34081)
编号(29470)
(27002)
国家社会(25636)
重点(24958)
成果(24549)
教育部(24277)
(24084)
人文(23395)
(22594)
(22078)
大学(21961)
期刊
(104041)
经济(104041)
研究(57636)
(31507)
中国(30267)
管理(26053)
学报(24638)
科学(23038)
(21141)
大学(19676)
财经(19233)
经济研究(18829)
学学(18822)
(18081)
金融(18081)
(16591)
技术(13993)
农业(13749)
问题(13695)
业经(13296)
统计(11287)
技术经济(11069)
(10752)
教育(9857)
世界(9803)
(9794)
决策(8966)
国际(8894)
商业(8878)
经济问题(8612)
共检索到265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孝新  
文章将经济复杂度作为生产结构的替代变量,利用1990—2015年79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复杂度与收入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经济复杂度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从产品层面进一步研究发现,产品基尼系数与产品复杂度之间也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由简单产品向复杂产品的生产结构转型,在提高本国经济复杂度的同时,也有助于缩小一国国内收入不平等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  郑斯文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区域经济复杂度与流通创新的关系,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考察区域经济复杂度在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等不同门限下对流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区域经济复杂度对流通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对东、中、西部流通创新的正向影响表现为自东向西递减趋势;第二,流通创新具有持续性,上一期流通创新对当期流通创新的正向影响存在自东向西递减趋势;第三,区域经济复杂度对流通创新的正向促进在MAR外部性门限下存在单重门槛效应,在Jacobs外部性门限下存在双重门槛效应;第四,区域经济复杂度在MAR外部性达到一定阈值后显著促进流通创新,在Jacobs外部性较低时抑制流通创新,在Jacobs外部性达到一定阈值后显著促进流通创新,当Jacobs外部性高于一定阈值后的促进效果显著降低。文章最后提出采取差异化策略发挥集聚正外部性效应、从全域视角考虑经济复杂度与产业布局以及从战略高度重视经济复杂度的“先发优势”效应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群阳  李凯  
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结构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要素密集度偏向型产业出口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时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结构的"双门槛效应",若人力资本结构处于第一个门槛值以下,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的经济增长效应均不显著;处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两者出口技术均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资本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的经济增长效应将减弱,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欣  程可  陈继勇  
本文重新检验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分了由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机会不平等)和由努力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努力不平等)的差异,利用2003-2013年的CGSS微观数据测算了衡量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并构建增长回归模型,检验两类不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本文认为,努力不平等对经济主体的劳动和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机会不平等对经济主体生产性行为带来的逆向激励,从而弱化了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欣  程可  陈继勇  
本文重新检验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分了由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机会不平等)和由努力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努力不平等)的差异,利用2003-2013年的CGSS微观数据测算了衡量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并构建增长回归模型,检验两类不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本文认为,努力不平等对经济主体的劳动和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成力为  关书  
库兹涅茨曲线所揭示的人均收入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倒U型"关系由于忽略了生产结构特征而受到现实的质疑。文章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思想与观点,回归实体经济的本源——商品,借助产品空间网络将一国生产结构演化分为产品数量增加与产品异质性提升两个维度,并量化成一个新的指标——经济复杂度指数(eci),进而分析了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生产结构复杂性的提高能显著缓解收入不平等程度,且这种作用呈上升趋势。引入FDI后发现,低收入国家FDI总量增加可以为低收入阶层创造工作机会,显著缓解收入差距。但中等收入国家无论FDI总量还是FDI强度增加,都会加大产品结构升级的难度而削弱普通劳工的谈判筹码,加剧少部分人高工资与大多数人低工资的矛盾,拉大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亚舟  舒银燕  
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仍存在诸多争论。本文在对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平滑转移模型来研究中国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并分别检验了可能是两者关系转移变量的诸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人均收入2115元(以1978年不变价为基期)处发生转移,在此之前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此之后,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产生严重的损害作用。结合现状,本文也简要分析了导致该转变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一一  宋宇  
文章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在中国视域下以经济复杂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动态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抓手,阐释了经济复杂度对“双循环”的内在影响机制并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经济复杂度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前阶段中国多数省份位于拐点左侧,东部地区经济复杂度对收入分配差距产生了负向影响,中西部地区影响为正,表明当前生产结构复杂程度还不足以驱动“双循环”发展。机制分析发现,经济复杂度能够通过促进中产阶层的崛起达到缩小收入差距的效果,从而利于“双循环”良性运转;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并未带来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使得生产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未得到有效发挥,形成对“双循环”发展的阻滞;政府对地区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则有助于“双循环”畅通运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石大千  张哲诚  
以往文献关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可能忽略了教育不平等中的结构性因素。本文将教育不平等分解为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应该取决于上述结构因素中效应较大的部分。基于这一假设,本文从微观层面基于环境-努力二分法解构教育不平等,从而测度了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并研究了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教育努力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机会不平等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教育努力不平等显著缩小了收入差距;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的反向作用,总体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嘉伟  邵军  施震凯  
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泛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提升技术水平是保障出口贸易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以收入分配议题为切入点,基于大样本的跨国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于出口贸易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总体上看,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将会对出口贸易技术复杂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分样本的检验结果显示,收入不平等对非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正向影响,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则显著为负。收入不平等加剧导致高低收入群体规模的相对变化,以及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缩小,是导致上述结果的根本原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懿德  陈雨轩  
采用对60后、70后和80后三个不同群体所做的问卷调查数据,按照Roemer(1998)的机会不平等分解法,实证检验了导致机会不平等的各客观环境因素对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样本来看,性别、出生地、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类型对收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父亲的收入、职业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在代际转移中对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均十分显著。从分样本来看,在对60后收入具有显著影响的性别、户籍和父亲工作性质等因素中,性别与户籍对70后、80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逐渐弱化,而基于父亲收入和工作性质的不平等现象却愈加彰显,个体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性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亦在不断强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静  
本文利用1960-2012年全球15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的来说,金融发展越快,全球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而且金融发展通过经济增长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同时,金融发展在更大程度上拉大了总收入之间的不平等,全球经济增长对净收入的差距扩大抑制作用更强一些。(2)金融发展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收入差距影响也存在差异。高收入国家的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只有中高收入国家主要表现为缩小了收入差距,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证实。(3)对我国的主要启示:由于我国刚步入中等收入阶段,为减少金融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问泽霞  张晓辛  
文章利用1999—2013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和FDI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提高有正向效应,且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正向效应大于FDI技术溢出产生的正向效应,但我国高技术企业的R&D资本存量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没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相森  艾春荣  
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严重不平等现象,尤其是贫富阶层和城乡居民之间的不平等,经常成为学者和国际组织讨论的焦点。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没有针对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不平等及其来源进行的严格检验。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6年的数据,运用半参数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当前存在着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虽然有迹象表明存在着城乡居民之间的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但证据不够充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方  史清华  
本文从不平等的两个方面即收入不平等和可行能力不平等,研究了农民工福利和不平等的关系。利用2009年上海农民工实地调查数据,在福利分类模型的框架下对农民工福利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可行能力和收入不平等对农民工福利水平存在负向影响,但针对不同农民工群体,其影响效果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可行能力不平等对高收入群体的福利存在显著影响,对于第Ⅰ类农民工群体,可行能力不平等对其福利存在正向影响,而对第Ⅳ类群体的福利则存在负向影响;且可行能力不平等对第Ⅰ类和第Ⅲ类农民工群体的收入和福利关系存在显著的负调节作用;(3)收入不平等严重损害低收入低可行能力农民工群体的福利,而对高收入高可行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