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8)
- 2023(12611)
- 2022(10701)
- 2021(9684)
- 2020(8170)
- 2019(18678)
- 2018(17989)
- 2017(35262)
- 2016(18341)
- 2015(20573)
- 2014(20388)
- 2013(20011)
- 2012(18424)
- 2011(16899)
- 2010(16713)
- 2009(15463)
- 2008(14776)
- 2007(12570)
- 2006(11077)
- 2005(9780)
- 学科
- 济(103607)
- 经济(103493)
- 管理(56110)
- 业(51203)
- 方法(46125)
- 企(42046)
- 企业(42046)
- 数学(41311)
- 数学方法(40910)
- 农(23089)
- 地方(20993)
- 财(20887)
- 中国(20656)
- 业经(18538)
- 学(17058)
- 贸(16090)
- 贸易(16084)
- 易(15531)
- 制(15348)
- 农业(13816)
- 地方经济(13623)
- 环境(12991)
- 理论(12873)
- 融(12823)
- 金融(12821)
- 务(12612)
- 财务(12572)
- 财务管理(12539)
- 和(12400)
- 企业财务(12022)
- 机构
- 大学(273007)
- 学院(271253)
- 济(127691)
- 经济(125559)
- 管理(109316)
- 理学(95819)
- 理学院(94869)
- 管理学(93421)
- 管理学院(92910)
- 研究(86784)
- 中国(65082)
- 财(56626)
- 京(54221)
- 科学(48253)
- 财经(46371)
- 经(42282)
- 经济学(41937)
- 所(40730)
- 中心(40661)
- 江(37801)
- 经济学院(37643)
- 农(36892)
- 研究所(36835)
- 业大(36209)
- 财经大学(34701)
- 北京(33253)
- 范(32999)
- 师范(32704)
- 院(31518)
- 商学(30383)
- 基金
- 项目(185017)
- 科学(149130)
- 基金(139931)
- 研究(134616)
- 家(120392)
- 国家(119511)
- 科学基金(105298)
- 社会(91597)
- 社会科(87188)
- 社会科学(87170)
- 基金项目(73852)
- 省(69712)
- 自然(66909)
- 自然科(65450)
- 自然科学(65439)
- 自然科学基金(64293)
- 教育(61827)
- 划(58456)
- 资助(57536)
- 编号(51661)
- 部(42580)
- 重点(41107)
- 成果(40337)
- 国家社会(39359)
- 发(39314)
- 创(38434)
- 教育部(37811)
- 人文(36925)
- 创新(36068)
- 科研(35543)
- 期刊
- 济(136887)
- 经济(136887)
- 研究(80149)
- 财(43262)
- 中国(43122)
- 管理(40496)
- 学报(36010)
- 科学(35247)
- 农(32387)
- 大学(29077)
- 学学(27763)
- 财经(24504)
- 技术(24387)
- 经济研究(23602)
- 融(23249)
- 金融(23249)
- 农业(22209)
- 经(21046)
- 业经(20288)
- 教育(18970)
- 问题(18261)
- 统计(15774)
- 技术经济(15213)
- 策(14069)
- 贸(13894)
- 商业(13113)
- 世界(13016)
- 决策(12772)
- 理论(12694)
- 现代(11593)
共检索到387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一一 宋宇
文章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在中国视域下以经济复杂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动态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抓手,阐释了经济复杂度对“双循环”的内在影响机制并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经济复杂度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前阶段中国多数省份位于拐点左侧,东部地区经济复杂度对收入分配差距产生了负向影响,中西部地区影响为正,表明当前生产结构复杂程度还不足以驱动“双循环”发展。机制分析发现,经济复杂度能够通过促进中产阶层的崛起达到缩小收入差距的效果,从而利于“双循环”良性运转;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并未带来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使得生产结构的收入分配效应未得到有效发挥,形成对“双循环”发展的阻滞;政府对地区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则有助于“双循环”畅通运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一一 宋宇 李朋林
经济复杂度是对生产结构的衡量,生产是"双循环"的起点,生产决定分配,通过分析经济复杂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是寻求有效驱动"双循环"路径的关键。本文从产品空间视角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就全国而言,经济复杂度的提升能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对扩大内需的支撑,进而有利于"双循环"发展的推进。地区和产品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复杂度的提升能够产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中西部地区还未表现出显著影响,由此区域生产结构性差异是造成"双循环"不畅的重要原因。不同区域生产的高复杂度产品占有量存在显著差异,引致较大的区域收入分配差距,严重阻碍着"双循环"的高效推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孝新
文章将经济复杂度作为生产结构的替代变量,利用1990—2015年79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复杂度与收入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经济复杂度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从产品层面进一步研究发现,产品基尼系数与产品复杂度之间也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由简单产品向复杂产品的生产结构转型,在提高本国经济复杂度的同时,也有助于缩小一国国内收入不平等差距。
关键词:
经济复杂度 产品复杂度 产品基尼系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 郑斯文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区域经济复杂度与流通创新的关系,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考察区域经济复杂度在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等不同门限下对流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区域经济复杂度对流通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对东、中、西部流通创新的正向影响表现为自东向西递减趋势;第二,流通创新具有持续性,上一期流通创新对当期流通创新的正向影响存在自东向西递减趋势;第三,区域经济复杂度对流通创新的正向促进在MAR外部性门限下存在单重门槛效应,在Jacobs外部性门限下存在双重门槛效应;第四,区域经济复杂度在MAR外部性达到一定阈值后显著促进流通创新,在Jacobs外部性较低时抑制流通创新,在Jacobs外部性达到一定阈值后显著促进流通创新,当Jacobs外部性高于一定阈值后的促进效果显著降低。文章最后提出采取差异化策略发挥集聚正外部性效应、从全域视角考虑经济复杂度与产业布局以及从战略高度重视经济复杂度的“先发优势”效应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群阳 李凯
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结构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要素密集度偏向型产业出口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时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结构的"双门槛效应",若人力资本结构处于第一个门槛值以下,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的经济增长效应均不显著;处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两者出口技术均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资本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的经济增长效应将减弱,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问泽霞 张晓辛
文章利用1999—2013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和FDI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提高有正向效应,且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的正向效应大于FDI技术溢出产生的正向效应,但我国高技术企业的R&D资本存量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没有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技术产品 技术溢出 出口复杂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毅 李成龙
数字经济是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的影响显著为正,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效果最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区域创新水平两条路径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相邻地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应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创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区域资源共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其仔 伍业君 王磊
Hidalgo (2009)提出用经济复杂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系统的复杂性,该指标在解释经济增长绩效差异、预测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同时,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互联网使用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手段,互联网相关研究日益丰富。然而,关于互联网使用对国家或地区产品空间演化以及经济复杂度的具体影响,学术界还鲜有研究。本文首先阐释了互联网使用提升经济复杂度的理论逻辑,在HK模型中引入互联网使用变量,得出互联网使用提升经济复杂度的理论模型;拓展了产品空间理论,提出了互联网重塑产品空间、通过创新提升经济复杂度的内在机理。其次,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和WTO服务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了包括商品和服务在内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利用172个国家或地区1996—2018年非平衡面板数据集实证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促进了经济复杂度的提升。通过替换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改变回归方法、运用工具变量法等检验,上述结论依然稳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创新作为互联网使用提升经济复杂度的机制成立。本文为我国正在实施的“互联网+”战略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同时对我国“互联网+”战略实施过程中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产品空间 创新 经济复杂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盛斌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出口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品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剔除,构建了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指数,有效地将一国国内创造的技术含量从整个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分离出来。接着,利用1998-2011年中国1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没有提高国内技术复杂度,但是研发投入和良好的商业及制度环境会在全球价值链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偏效应中产生正向作用;对国外附加值区分来源国进行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东亚3国和地区的国外附加值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外附加值 国内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盛斌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出口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品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剔除,构建了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指数,有效地将一国国内创造的技术含量从整个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分离出来。接着,利用1998-2011年中国1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没有提高国内技术复杂度,但是研发投入和良好的商业及制度环境会在全球价值链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偏效应中产生正向作用;对国外附加值区分来源国进行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东亚3国和地区的国外附加值率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显著为负,而来自美国的国外附加值率对国内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外附加值 国内技术复杂度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杜传忠 管海锋
数字经济为我国制造业增强价值增值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动力。文章利用2011-2018年中国制造业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促进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总体作用、异质性影响和间接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总体上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这一作用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在替换被解释变量、采用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文章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溢出、推动产业融合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三条基本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还受制造业自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程度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超过一定界限后,过度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反而会削弱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分行业看,相较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智能化升级的门槛值均较低,智能化升级存在过度的倾向。为此,各地区应努力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制度保障,有序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优良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海燕 于孟雨
本文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研究产品复杂度、产品密度及其二者交互的结构特征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利用1962—2015年148个国家794种产品的全球商品贸易四位码面板数据,分别运用OLS与Probit进行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1)产品复杂度越高,产业升级的难度系数递增,实现产业升级的可能性越低;但是,产品复杂度的增加,抑制优势产业失势的能力提高,对产业失势具有显著阻止作用。(2)产品密度越高,产业跳跃幅度越小,有利于产业升级的实现;同时,产品转换的风险越低,越能够加速落后产业失势,退出市场。(3)产品复杂度与产
关键词:
产品复杂度 产品密度 产业升级 产品空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永明 张文洁
本文将金融发展纳入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演进动因中,构建了一个解释其演进机理的四部门模型,并对1996~2006年中国出口美国的131种典型产品进行了产品层面和出口技术复杂度演进机理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的推动因素逐渐转变为熟练劳动力、利率机制、国内各部门的效率水平以及国外因素,其中外国服务资本价格和外国贷款利率的作用在增大,非本土劳动力因素对出口复杂度较高的产品影响程度较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岗
基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4058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考虑内生性与稳健性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国有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更易受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机制研究得出,债务短期化与融资约束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重要中介机制;“稳外资”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岗
基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4058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考虑内生性与稳健性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国有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更易受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机制研究得出,债务短期化与融资约束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重要中介机制;“稳外资”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