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2)
2023(5347)
2022(4383)
2021(3708)
2020(2905)
2019(6694)
2018(6422)
2017(12720)
2016(6378)
2015(7100)
2014(7226)
2013(7327)
2012(7183)
2011(6681)
2010(6981)
2009(6787)
2008(6414)
2007(5832)
2006(5636)
2005(5345)
作者
(19508)
(16702)
(16487)
(15888)
(10759)
(7820)
(7312)
(6367)
(6282)
(6001)
(5884)
(5499)
(5343)
(5318)
(5254)
(5189)
(4834)
(4729)
(4693)
(4420)
(4162)
(3990)
(3942)
(3930)
(3804)
(3782)
(3509)
(3394)
(3254)
(3184)
学科
(57273)
经济(57239)
管理(18150)
方法(16511)
地方(15369)
(15015)
数学(13901)
数学方法(13812)
(12006)
企业(12006)
地方经济(11944)
中国(10486)
(10122)
业经(9780)
(8298)
经济学(7186)
(6994)
理论(6594)
环境(6403)
农业(6292)
(6240)
(6111)
金融(6111)
(5905)
(5765)
产业(5687)
(5516)
(5266)
贸易(5261)
(5133)
机构
大学(108263)
学院(107409)
(60446)
经济(59492)
研究(41112)
管理(39458)
理学(33613)
理学院(33238)
管理学(32824)
管理学院(32622)
中国(30442)
(25572)
(22114)
科学(21467)
经济学(20868)
(20273)
财经(20188)
经济学院(18355)
(18215)
研究所(18102)
中心(17011)
(16108)
财经大学(14783)
(14301)
北京(14065)
(13723)
师范(13637)
(12463)
科学院(12440)
(12427)
基金
项目(63923)
科学(51631)
基金(48348)
研究(47689)
(41280)
国家(40979)
科学基金(35559)
社会(34482)
社会科(32774)
社会科学(32768)
基金项目(24650)
(23659)
教育(20864)
自然(20377)
自然科(19892)
自然科学(19888)
资助(19732)
自然科学基金(19557)
(19261)
编号(17433)
(15453)
国家社会(15259)
重点(14707)
(14658)
成果(14598)
(14173)
经济(14045)
发展(13234)
教育部(13138)
(13055)
期刊
(75501)
经济(75501)
研究(39557)
(19653)
中国(18959)
管理(16987)
经济研究(13634)
科学(13226)
学报(12851)
财经(11698)
(11307)
(10344)
大学(10312)
学学(9979)
(9732)
金融(9732)
技术(9577)
问题(9563)
业经(8843)
技术经济(7773)
农业(7312)
教育(7033)
(6948)
统计(6751)
世界(6738)
经济问题(6156)
经济学(6126)
国际(5938)
(5744)
经济管理(5642)
共检索到172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桂汕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或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史学家概括和划分经济增长的阶段,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造成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评价不同阶段的经济绩效和阶段跨越的历史动因;并为工业化与现代化战略设计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文章运用Bai-Perron多重结构突变模型找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结构突变点,并通过chow突变检验模型和现实有效性检验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阶段进行研判,运用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探寻突变点前后不同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是否存在转换,及增长动力转换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存在3个内生结构突变点,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存在时间异质性,且呈阶段性转换特征;经济增长动力正从"要素禀赋型增长动力"向"科技进步型增长动力"、"结构优化型增长动力"和"制度创新型增长动力"转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文章基于供给侧结构升级视阈构建出要素禀赋、科技创新、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四维动力结构图,并运用扩展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和主成分因子法,探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时间异质性,解析了结构转换动力和制度变迁动力的阶段性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转换的过程;增长动力阶段性演化表现出要素禀赋正向驱动作用逐渐减弱,科技进步正向驱动作用不显著,结构转换和制度变迁负向驱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型发展转向生产率驱动型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镜华  
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储蓄是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变量。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使用的储蓄是狭义的储蓄,又称居民储蓄,是指城乡居民不用于当前消费的那部分收入,主要指居民储蓄存款,也包括有价证券和手持现金。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经济增长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一个社会的储蓄从5%变为12%的过程——以及伴随着这种转变而来的在态度、制度和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连城  
一、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增长速度又是与一国的经济规模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设想一个坐标,坐标的纵轴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横轴表示一国的经济规模,坐标中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荆林波  张俊伟  
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状况,国内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刘迎秋研究员主笔《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国民经济超高增长过程已终结,次高增长阶段将来临。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来3~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最终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锡军  
中国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的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工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总体看来,这两轮改革有一个共性,就是进行供给方面的改革,改变以往的农产品和消费品的生产供应方式,形成更加灵活的市场化的供应方式,从而使得生产供应迅速扩张,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国际市场。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公共服务领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熙保  段岳兰  
本文从人口红利和统一增长理论两个视角阐述中等收入阶段人口转型的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宾州世界表的人力资本指数,采用生存分析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了OECD国家人口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应对人口转型应该全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开发老年劳动资源以及以"人力资源红利"代表"人口红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勋  
我国经济经过近20年的超高增长过程之后,在近期内将进入一个怎样的阶段,是一个低增长阶段呢,还是进入一个较高增长阶段?这个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特别是关系到在21世纪头20年,即到建党100周年时,我们能否建成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因而这是大家不能不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这个问题。这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的集体成果,由刘迎秋研究员主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惠慈  关士来  张后启  
本世纪九十年代,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十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周边国家的开放和发展的趋势,我们再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能不能抓住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振全  于震  
2002下半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不断上升,2003年上半年虽然经历了"非典"这样突发性事件的冲击,但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2003年全年GDP增长9.1%,进入了一个基于住宅消费需求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发展阶段。由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可知,国民经济的增长可以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来决定。国内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出口和投资受世界政治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国内需求增长才是促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可依靠的支撑力量。尤其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良性循环的保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郭以馨  
著名的奥肯定律研究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在经济理论界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奥肯定律研究的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而中国则是处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国家,不仅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产业结构(包括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也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在不断的演进和升级。因此,充分就业的概念和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市场国家有所不同,除了要通过稳健的经济增长保持低失业率之外,还需要解决不断由农业领域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文通过计算就业弹性和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增加值及GDP所带来的就业(尤其是非农就业)这两种方法,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旭华  
本文分别从要素投入和产出结构两个角度考察改革开放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若干特征,并结合经济运行实际情形进行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寅  
当前世界经济仍在继续复苏,今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很可能是进入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超过不利因素。尽管各国发展速度可能有所调整,有迹象表明今年可能是各种类型国家经济取得全面增长的一年。发达国家中,德国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值得关注,可能拖欧洲经济发展后腿。美国经济略有放慢,日本将出现复苏。发展中国家中,亚洲发展速度略有放慢,但仍居首位,拉美和非洲出现较大增长,中东欧国家经济继续回升,俄罗斯经济可能出现首次止跌回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涛  陶新宇  
本文从一般生产要素、结构因素和体制因素三个层次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根据数据特征利用计量方法对时间序列划分时间段,并根据自相关检验结果采用Prais-Winsten ar(1)或最小二乘法(OLs)分别进行回归,从而解释各个时间段不同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此外,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各阶段人均GDP、结构指数与体制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根据阶段性动力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下阶段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