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7)
- 2023(10135)
- 2022(8314)
- 2021(7722)
- 2020(6392)
- 2019(14778)
- 2018(14517)
- 2017(28312)
- 2016(14914)
- 2015(16975)
- 2014(16920)
- 2013(17011)
- 2012(16660)
- 2011(15281)
- 2010(15413)
- 2009(14771)
- 2008(14467)
- 2007(12935)
- 2006(11799)
- 2005(11105)
- 学科
- 济(91895)
- 经济(91823)
- 管理(38509)
- 业(37219)
- 方法(31818)
- 企(28619)
- 企业(28619)
- 数学(28199)
- 数学方法(27980)
- 中国(22942)
- 地方(21142)
- 农(19246)
- 业经(17072)
- 财(16250)
- 学(15904)
- 贸(15620)
- 贸易(15610)
- 易(15170)
- 地方经济(15032)
- 制(14452)
- 农业(13086)
- 产业(12919)
- 融(12440)
- 金融(12440)
- 体(11676)
- 银(11568)
- 银行(11551)
- 环境(11227)
- 行(11203)
- 发(10703)
- 机构
- 大学(232002)
- 学院(227802)
- 济(116303)
- 经济(114532)
- 研究(89259)
- 管理(81800)
- 理学(69514)
- 中国(68736)
- 理学院(68675)
- 管理学(67733)
- 管理学院(67299)
- 财(50414)
- 京(50179)
- 科学(48786)
- 所(45179)
- 研究所(40616)
- 财经(40058)
- 经济学(39358)
- 中心(38269)
- 经(36521)
- 经济学院(35331)
- 农(33284)
- 江(33116)
- 北京(32909)
- 院(31442)
- 范(30015)
- 师范(29769)
- 财经大学(29624)
- 业大(27912)
- 科学院(26841)
- 基金
- 项目(142229)
- 科学(113612)
- 基金(106804)
- 研究(105425)
- 家(92676)
- 国家(92020)
- 科学基金(78151)
- 社会(72447)
- 社会科(69053)
- 社会科学(69040)
- 基金项目(54664)
- 省(50784)
- 教育(46701)
- 自然(46195)
- 自然科(45142)
- 自然科学(45130)
- 资助(45103)
- 自然科学基金(44410)
- 划(43493)
- 编号(39057)
- 部(33815)
- 成果(33375)
- 发(33318)
- 重点(32396)
- 国家社会(32136)
- 中国(30060)
- 教育部(29574)
- 创(28698)
- 发展(28197)
- 人文(28094)
- 期刊
- 济(135595)
- 经济(135595)
- 研究(79435)
- 中国(45354)
- 财(37509)
- 管理(33033)
- 学报(32255)
- 科学(31842)
- 农(31553)
- 大学(25807)
- 学学(24117)
- 经济研究(23836)
- 融(23411)
- 金融(23411)
- 财经(21859)
- 农业(21755)
- 教育(20042)
- 经(19321)
- 技术(18718)
- 问题(18122)
- 业经(17557)
- 贸(17021)
- 世界(16483)
- 国际(15934)
- 技术经济(13720)
- 统计(12582)
- 业(12233)
- 经济问题(11142)
- 策(10725)
- 经济管理(10283)
共检索到362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林秀 欧阳琳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是中国目前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没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美国为研究对象,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美国20世纪以来的产业结构变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经济可持续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内驱力,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变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儒煜
我们提出以经济增长率指标取代其虚拟化的经济增长前提,从GDP的产业结构出发,以国际产业结构的存在为理论背景来考察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首先,我们通过经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初步推断,产业结构的长期演进趋势不是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向第三次产业迭次为主的一次过程,而是在第一次产业比重长期下降的同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丽 任保平
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资不但可以通过工资差异激励劳动力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流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可以通过改变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并为产业结构升级储备高级人才。笔者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工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并且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低工资阻碍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工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工资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汉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盛松成 周鹏
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大国在经济崛起时期往往会遇到汇率升值的内部与外部压力,并伴随货币走强的过程。本文以日元和马克升值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参照系,探讨我国如何在保持国内物价和产出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汇率制度的平稳转型。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路径安排应集中体现主动性和渐进性,尤其是要通过保持汇率的小幅逐步升值趋势,为经济结构转型和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时间和空间,最终实现汇率升值进程的可控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汇率升值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张辉
本文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其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比较。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即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的力量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此外,研究也发现,结构变迁效应的减弱并不表明市场化改革的收益将会消失,某些发展和体制的因素仍然阻碍着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完善市场机制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 陈钰芬
文章将产业结构变迁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利用197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区域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程度"虚高度化"现象。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当前,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相对重要性却在不断提升;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翼 何有良
笔者应用偏离-份额法(SSA)将要素重置效率从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研究了1978年~2008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重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利用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对1990年~2008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迁的要素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要素重置效应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时间的变动呈现出三阶段的变化趋势;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轻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要素重置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林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的相应变化。实证检验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工业化发展的演变规律,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看,产业结构转换仍滞后于总量增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需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世晴
以往对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都偏重于强调二者间相互影响的外部联系,而对于二者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环节和强度都很少涉及。本文试图循着一个新的构思,对中国40年来人口——经济增长的过程进行考察,以求在比较深刻和广泛的意义上剖析和刻画中国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深层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富华 张平 陆明涛
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1)追赶成功的国家,随着工业化过程推进和人均GDP提高,经济发生由低层次人力资本向高层次人力资本的梯度升级;(2)高层次人力资本深化过程中存在跃迁现象,一般在较短的时期里完成第三级教育普及且与高生产率循环累积;(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力资本升级的临界现象,经济被低层次人力资本充斥,且导致效率提升速度放慢;(4)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二级人力资本"壅塞"且质量有待提高,第三级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根据人力资本深化规律,现阶段人力资本的培育决定了未来一、二十年内经济转型成功与否,为降低转型迟滞的隐含风险,中国应积极探寻高层次人力资本升级路径。
关键词:
长期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结构 效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庭东
中日追赶型经济的一个基本共同点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体制扭曲,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从而实现稀缺要素的本国集聚与经济高速增长。然而经济追赶战略下的体制与政策扭曲的实施是有历史条件的,在经济追赶的后期,不仅追赶的历史前提会逐渐瓦解,而且本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也会日益与追赶阶段的扭曲性体制与政策发生冲突。由于相应的体制、制度创新具有滞后性,一般最先针对国内外失衡进行调整的往往是汇率与利率等价格变量,这在短期内不但无助于结构调整,反而更可能恶化资源配置并催生严重经济泡沫。日本在追赶阶段结束之后陷入经济泡沫,其教训足资中国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常进雄
由于就业弹性的下降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文章从要素供给、经济体制变革及经济增长等方面详细考察它们对就业弹性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在就业弹性下降过程中所体现的一些积极的就业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因素并不是影响就业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而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收入、经济增长导致的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才是影响就业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过分强调节约资本资源、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并不能提高就业弹性,进一步扩大经济主体产权的多元化和设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才是提高就业弹性和促进就业的关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影响因素 就业评价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任韬 阮敬 张潇潭
本文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生产要素在三次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模型,并使用该模型计算出劳动和资本要素的优化配置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产要素配置扭曲程度进行了估算。更进一步,本文使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基于卡尔曼滤波法对生产要素配置在扭曲和优化两种状态下的要素产出时变弹性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生产要素的配置处于扭曲状态,该扭曲导致要素产出弹性低于应有的水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要素配置的扭曲的主要原因是限制生产要素在产业间自由流动的政策性障碍以及对
关键词:
生产要素 配置扭曲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磊 唐承财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