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9)
- 2023(7984)
- 2022(6945)
- 2021(6065)
- 2020(5338)
- 2019(12537)
- 2018(12215)
- 2017(24396)
- 2016(13166)
- 2015(15101)
- 2014(15468)
- 2013(15767)
- 2012(15172)
- 2011(13975)
- 2010(14306)
- 2009(13630)
- 2008(13368)
- 2007(12404)
- 2006(11023)
- 2005(10103)
- 学科
- 济(81678)
- 经济(81624)
- 管理(34734)
- 业(33172)
- 方法(30815)
- 数学(27490)
- 数学方法(27314)
- 企(25112)
- 企业(25112)
- 地方(19633)
- 农(17367)
- 中国(17030)
- 学(15186)
- 财(14790)
- 业经(13889)
- 地方经济(13434)
- 贸(12267)
- 贸易(12262)
- 农业(11912)
- 易(11793)
- 制(11558)
- 和(10223)
- 融(9961)
- 金融(9959)
- 环境(9739)
- 银(9636)
- 银行(9610)
- 行(9172)
- 体(8521)
- 经济学(8491)
- 机构
- 大学(205220)
- 学院(204600)
- 济(99164)
- 经济(97286)
- 研究(75522)
- 管理(75035)
- 理学(63766)
- 理学院(63009)
- 管理学(62031)
- 管理学院(61632)
- 中国(56825)
- 科学(44163)
- 京(43075)
- 财(42570)
- 所(39701)
- 研究所(35813)
- 农(35741)
- 中心(33807)
- 财经(33733)
- 经济学(32262)
- 江(31807)
- 经(30354)
- 业大(29264)
- 经济学院(28935)
- 农业(28088)
- 北京(27507)
- 院(26103)
- 范(25966)
- 师范(25743)
- 财经大学(24599)
- 基金
- 项目(126598)
- 科学(98739)
- 研究(92056)
- 基金(91652)
- 家(79500)
- 国家(78882)
- 科学基金(66410)
- 社会(59802)
- 社会科(56701)
- 社会科学(56683)
- 省(49057)
- 基金项目(48195)
- 教育(41367)
- 自然(41017)
- 划(40929)
- 自然科(40011)
- 自然科学(39997)
- 自然科学基金(39293)
- 资助(38230)
- 编号(36805)
- 成果(30656)
- 发(29275)
- 重点(28908)
- 部(28661)
- 课题(25443)
- 创(25430)
- 国家社会(25077)
- 教育部(24424)
- 科研(24106)
- 创新(23946)
- 期刊
- 济(116259)
- 经济(116259)
- 研究(64929)
- 中国(38155)
- 财(33721)
- 农(32269)
- 学报(30991)
- 科学(28277)
- 管理(27097)
- 大学(23018)
- 学学(21900)
- 农业(21282)
- 经济研究(19915)
- 融(19368)
- 金融(19368)
- 技术(17962)
- 财经(17871)
- 业经(16338)
- 教育(15838)
- 经(15575)
- 问题(15484)
- 技术经济(12849)
- 贸(12595)
- 统计(11848)
- 业(11517)
- 世界(11168)
- 国际(10913)
- 商业(10379)
- 策(10104)
- 经济问题(9924)
共检索到316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一、我国经济增长下行趋势的表现目前,一些人坚持认为,未来几年内,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不会下降,但从2011年的数据分析看,似乎不能轻易下结论。首先,看投资。人们往往只关心投资完成额,但如果从需求角度看,投资完成额只能作为一个需求的"滞后"指标。因为投资的特点是,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它是需求,一旦项目完工,就转变成了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忆粟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增长中每单位GDP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在不断下降。如果这种下降的速率大于经济增长的幅度,就会造成就业规模的缩小。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并不比第二产业具有更强的带动就业能力。本文根据上海的统计数据检验和分析了这种关系,并对未来的就业趋势进行了预测。所得出的结论是,要维持和扩大就业规模,必须控制就业相关系数的下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燕 冯连勇 齐超 王宏伟 William X Wei
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加,化石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可供于经济社会能够真正使用的净能源量也随之变动,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净能源"角度提出化石能源供应净量的概念,并预测至2025年我国化石能源产量、净进口量、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量;进而,将取得的重要参数和预测数据应用到能源型生产函数中,通过Lingo软件模拟出化石能源供应净量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得出:在基准情景下,我国GDP增速呈逐步放缓的趋势,2011-2015年间为9.26%,2016-2020年间为
关键词:
能源回报 EROI 经济增长 能源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子标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至少有五类要素具备参与分配的可能性,它们分别是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以及社会资本,个人所拥有的这五类要素报酬的总和构成个人收入。由于经济增长对个人拥有的各要素数量及其单位价格变化的影响不确定,所以经济增长与个人收入的变动,从而收入分配的变动的关系也不能确定。由此决定,收入分配变动既有独立于经济增长的一面,也有与经济增长相关的一面;而后者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正相关的一面与负相关的一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社会分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研究目标:揭示经济增长质量内涵,探究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趋势与提升动能的路径。研究方法:基于中国2000~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发现: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比2000年提升了23.2%,但比2010年有所下滑,比2012年明显下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结构呈现内在结构构造的强缺口性、质量因子优化的非齐次性和内在结构运行的不平稳性等三大特征。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第一因素是经济性质量,第二是负面性质量,第三是协调性质量,第四是创新性质量,第五是有效性质量。然而,在"十二五"规划时期,经济性质量却变成了抑制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有效性质量的下滑也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微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创新性质量、协调性质量、负面性质量则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增长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望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好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研究创新: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中引入了本源性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包括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协调性和负面性;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变迁的动能结构以及最新转换趋势,为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有效提升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科学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刚
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其成因。并对未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在深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微观经济条件及政策层面的因素后,得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外商直接投资仍会健康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发展趋势 成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友敬 方汉中
一、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研究经济增长趋势首先应弄清什么叫做经济增长。关于经济增长概念,各家之说很不相同,有的强调这一方面,有的强调那一方面,其概念不是“大同小异”,而是相差甚远。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我们认为一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容易混淆,并经常交替使用;二是经济增长的内容繁多,难以高度概括;三是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研究本体时容易掺进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本文一是从GDP生产和需求两个角度对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形势进行分析,基本结论是: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增速放缓;二是对影响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基本结论是:下半年我国经济有可能继续保持平稳回落的趋势;三是对经济增速回落的认识,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速适当回落是合理的,但要避免经济增长下降过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生产 需求 变化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陈志伟
文章在测算中国各地区2001-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基础上,结合脱钩理论和聚类分析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实证分析了这期间我国区域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脱钩趋势。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大多数省份的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弱脱钩的关系。在递进进行的脱钩关系的恒等式因果链分解后,可知中国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和能源消费过程中电气化水平的稳步推进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而在此期间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对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严重依赖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源
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周期性下行阶段,工业经济增长放缓逐步由短期向中期演变,工业经济继续在高增长基础上解决结构失衡和资源环境等约束问题已变得越来越困难。政策取向既要应对2012年的经济增长放缓,更要着眼于未来5年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大局。力争在主动可控的经济减速期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增长放缓 结构调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嘉 张屹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活跃的金融因素影响着经济增长问题的每一个方面。利用统计趋势分解法估算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当前状况,针对金融因素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为7%左右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调整经济需求结构,降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性,以减少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原玲玲 王贝贝
进口贸易是满足居民生鲜农产品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2011年以来我国生鲜农产品进口贸易呈现进口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结构特色明显、地区结构趋于多元化、多从沿海地区进口并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的发展特征。得益于市场网络健全、经营费用低、容纳量大和管理灵活等优势,70%80%的进口生鲜农产品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国内流通。生鲜农产品进口规模增长,主要缘于我国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提升、国内产品结构性短缺、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生产缺乏价格优势、人民币对外升值、自贸区谈判取得成效、打击走私力度加大、进口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综合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华喜 崔焕金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趋同假说为基础,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进行经验分析认为: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趋同非线性、区域性、南北二元分异的特征;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变动、市场化水平等对增长趋同存在显著影响;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为欠发达地区创造形成趋同的条件。
关键词:
地区增长 趋同 趋同条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王大勇
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周期的形式和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今后的持续增长过程中将由“峰前谷后”的极度非对称性周期逐渐向以自然率为平均增长水平的对称性周期转变。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长尾特征必然带来经济“软着陆”后的“软扩张”。目前经济增长的总需求驱动、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的和谐影响等,都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阶段性中的代表性属性。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经济政策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