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9)
2023(7397)
2022(6076)
2021(5253)
2020(4157)
2019(9304)
2018(8834)
2017(17169)
2016(9128)
2015(9831)
2014(10023)
2013(10002)
2012(9566)
2011(8694)
2010(8906)
2009(8296)
2008(7939)
2007(7168)
2006(6496)
2005(6090)
作者
(27719)
(23352)
(23180)
(22343)
(15030)
(11154)
(10525)
(8929)
(8713)
(8376)
(8368)
(7779)
(7603)
(7547)
(7471)
(7194)
(6830)
(6780)
(6602)
(6440)
(5959)
(5767)
(5591)
(5429)
(5355)
(5223)
(5164)
(4808)
(4802)
(4501)
学科
(63388)
经济(63350)
管理(26628)
(23299)
方法(19930)
数学(17885)
(17862)
企业(17862)
数学方法(17756)
地方(16235)
中国(12592)
地方经济(12207)
(11796)
(10867)
业经(10668)
(10295)
(8043)
农业(7711)
(7573)
金融(7573)
(7246)
贸易(7238)
环境(7230)
经济学(7090)
(6953)
(6869)
银行(6857)
(6706)
(6594)
(6589)
机构
大学(139730)
学院(139318)
(71237)
经济(70051)
研究(53649)
管理(49206)
理学(42200)
理学院(41683)
管理学(41035)
管理学院(40762)
中国(39395)
(31231)
科学(30402)
(28462)
(27366)
财经(24964)
研究所(24670)
经济学(24205)
中心(23034)
(22675)
(22384)
经济学院(21497)
(20914)
(19172)
业大(18693)
财经大学(18529)
北京(17885)
农业(17388)
(17020)
师范(16847)
基金
项目(89722)
科学(71167)
基金(67019)
研究(63496)
(59211)
国家(58804)
科学基金(49945)
社会(43962)
社会科(41938)
社会科学(41927)
基金项目(34427)
(33815)
自然(30892)
自然科(30190)
自然科学(30182)
自然科学基金(29679)
教育(28374)
(28177)
资助(27813)
编号(22710)
重点(20699)
(20657)
(20230)
国家社会(19590)
成果(18749)
(18037)
(17839)
教育部(17518)
人文(16907)
创新(16891)
期刊
(83377)
经济(83377)
研究(46948)
中国(26698)
(24876)
学报(22245)
(20041)
科学(19921)
管理(19919)
大学(16884)
学学(16369)
经济研究(15529)
财经(13993)
(13576)
金融(13576)
农业(13446)
(12263)
技术(11659)
问题(10518)
教育(10355)
业经(10345)
技术经济(8689)
统计(8466)
(8309)
世界(7739)
(7298)
国际(7206)
(7082)
决策(6600)
经济问题(6576)
共检索到217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肖红叶  罗建朋  李腊生  
经济增长质量的显示性判断肖红叶罗建朋李腊生回顾建国四十多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不难发现其增长速度一直处在高数量上。1953~1996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率超过16%的年份就有20个,占44年的45.45%。如果说我国经济增长一直保持高速度对于迅速增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翁媛媛  高汝熹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年的强劲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达到9.8%。中国经济高增长模式的质量和效率到底如何呢?为了准确分析中国的高增长模式,本文另辟蹊径,通过对配置效率和资本生产率公式的分解,从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国民收入分配、支出分配四个维度,分别考察了资本生产效率和体现经济增长质量的三个指标间关系及具体在中国的表现情况如何,试图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高增长模式在中国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秋生  
1992年以来,随着中央一系列加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但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也伴随着一些不稳定因素。有的同志据此认为经济已经出现过热。由于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尽一致,因此结论也就迥然不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斌  李长坤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服务业不断完善,从末端产业逐渐蜕变为先导产业,并正在向基础产业演变。同时,服务业在加快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从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入手,运用协整分析等方法,目的是为了针对内蒙古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更进一步判断内蒙古是否已进入经济服务化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服务业与经济增长是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然而还没有形成以经济增长为主体的经济服务化。笔者的研究认为深化服务增值、强化资源配置、提升供给能力、满足产业需求不仅有助于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助于经济的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本文针对前一时期理论界普遍认为的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苗头, 在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投资增速过快这三种经济现象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判断, 并对抑制结构性投资过热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为研究中国经济周期拐点预测问题,考虑体制变革、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国际贸易与投资等因素,本文构建一个状态空间形式的多参数动态系统,应用Kalman滤波估算中国1978-2011年潜在经济增长率等变量并用VAR模型进行检验,结合对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和规律的经验判断形成预测思路:当经济运行超过可接受产出缺口区间阈值时,根据扩张期长而收缩期短的新特征,判断拐点的大致位置,若此时监测到潜在经济增长率趋势变动,则可对拐点做出预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文剑  覃成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婷  
在探讨公司增长与价值增值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2001~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到公司增长与价值增值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根据公司增长有效性分组,发现高速增长引发价值毁损的公司超过四成。此外,投资机会能够提高价值对增长的敏感性,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资本市场在甄别公司增长有效性上判断力增强。建议公司对产业扩张速度实施有效管理,借有效增长模式实现公司价值的持续提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龚刚敏  
近十年来国内外机构与学者对我国GDP统计数据不断提出质疑,本文对不同质疑者与该领域众多学者的讨论背景及手段与方法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试图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国家的经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单个经济指标对经济总量的解释力十分有限,不能因部分经济指标之间的不一致简单得出我国经济总量统计有误的结论;二是我国目前的统计技术与信息渠道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提高统计质量是影响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任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朝明  靳景玉  杨玉明  
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并由此导致区域增长极的孕育和形成。区域增长极从全国来看,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已具雏形;从西部来看,则有可能在川渝地区或成都和重庆形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增长极形成的条件最终取决于区域内的投资环境和产业部门的竞争力。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捷  王世宏  
企业增长模式通常可以分为内涵式增长模式和外延式增长模式。企业通过有效运用自有资本实现的较高增长,称为内涵式增长;企业依赖追加投资方式实现的收入及利润增长,称为外延式增长。利润增长是否真正为股东创造价值,取决于利润的增长方式。本文分别从三个角度运用财务指标判断企业的利润增长模式,并举例说明对内涵式增长的上市公司的投资能够使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回报。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运用经济增长周期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速周期性波动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进行的模拟预测表明,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呈周期性下降趋势,平均增速将从高速增长期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下降到6.5%左右的较快增长,经济增速的波动介于5%至8%之间。针对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速的阶段性转变与周期性波动走势,短期政策应以平抑中短期波动、稳定经济增长为主,中长期政策应以稳定出口、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与鼓励企业创新、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为主,力争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性循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哈继铭  
在流动性过剩和地方政府扩张经济的强烈冲动作用下,中国经济已明显过热且日益失衡。随着进一步紧缩政策的出台,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略有放缓但依然十分强劲。由于政府致力于区域平衡发展,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吸引外资流入,中国经济急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虽有其自身的弱点,但抵御资本外逃的能力相对较强,持续的经济过热将导致产能过剩、通缩和资产价格调整。然而,近期全球经济强劲增长的前景、中国对经济增长而不是中期稳定的偏好,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将在近期内继续为中国资产价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