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3)
- 2023(8795)
- 2022(7316)
- 2021(6439)
- 2020(5258)
- 2019(11819)
- 2018(11528)
- 2017(21227)
- 2016(12003)
- 2015(13523)
- 2014(13953)
- 2013(13556)
- 2012(12969)
- 2011(11985)
- 2010(12393)
- 2009(11616)
- 2008(11146)
- 2007(10290)
- 2006(9431)
- 2005(8628)
- 学科
- 济(70441)
- 经济(70382)
- 管理(32883)
- 业(26513)
- 方法(22240)
- 企(20496)
- 企业(20496)
- 数学(19459)
- 数学方法(19210)
- 地方(18939)
- 学(16111)
- 中国(15729)
- 农(14142)
- 地方经济(13135)
- 业经(12497)
- 财(12234)
- 制(10512)
- 农业(10002)
- 体(9387)
- 环境(9348)
- 理论(9052)
- 融(8898)
- 金融(8890)
- 和(8655)
- 银(8258)
- 银行(8222)
- 经济学(8018)
- 发(7932)
- 行(7930)
- 贸(7556)
- 机构
- 大学(183414)
- 学院(182588)
- 济(80927)
- 经济(79275)
- 研究(72274)
- 管理(63228)
- 理学(53369)
- 理学院(52649)
- 中国(52591)
- 管理学(51550)
- 管理学院(51223)
- 科学(45027)
- 京(39958)
- 所(38477)
- 财(36404)
- 研究所(35052)
- 农(34742)
- 中心(30937)
- 江(29662)
- 财经(28329)
- 业大(27913)
- 农业(27240)
- 院(26300)
- 经济学(25702)
- 经(25496)
- 范(25376)
- 北京(25251)
- 师范(25061)
- 省(23051)
- 经济学院(22718)
- 基金
- 项目(118267)
- 科学(91575)
- 研究(84171)
- 基金(83737)
- 家(74908)
- 国家(74347)
- 科学基金(61484)
- 社会(53675)
- 社会科(50803)
- 社会科学(50785)
- 省(47190)
- 基金项目(43115)
- 划(39564)
- 自然(38684)
- 教育(38263)
- 自然科(37722)
- 自然科学(37702)
- 自然科学基金(36967)
- 资助(34894)
- 编号(32694)
- 成果(28062)
- 重点(27675)
- 发(27140)
- 部(25432)
- 课题(24811)
- 创(23240)
- 国家社会(22622)
- 计划(22323)
- 科研(22085)
- 创新(21985)
共检索到290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玉梅
本文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六个方面对增长质量高低进行判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周为,钟文余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我国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经济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经济总量、结构、体制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买方市场形成,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变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变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晓秋 马廷玉
辽宁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姜晓秋马廷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辽宁是国家在“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几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学之 段朵朵 王潇晖 杨杰 何蕴玉 孙祥栋
从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绿色生态以及社会福利四个维度出发,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0个省(区、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基础指标及各维度赋权,计算得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后进行排序,并以各省份GDP表征地区经济增长数量,进而探讨经济增长"质"和"量"之间协同发展的趋势。模型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整体而言,东部地区要优于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同时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之间存在不平衡发展的现象。据此,提出中国各省份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等建议,以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质"和"量"的差异,促进协同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张杰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既体现在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上 ,也体现在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在此基础上设立的评价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的指标体系由评价人力资本对GDP增长直接的、间接的贡献 ,人力资本数量积累、水平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及人力资本在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中的作用等指标组成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琪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确定我国经济适度增长综合评价因素体系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反映每个评价因素状况的具体指标的分析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由 1 1类 5 9个指标组成的我国经济适度增长二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综合评价 指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葛霖生
大家知道,我国迄今采用的经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适应于中央计划经济和粗放型即外延扩大再生产要求建立的。因为,这套指标体系是以数量和速度,而不是以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它利于粗放型经济增长而不利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所以,必须予以根本改造,而不能再继续沿用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郜元兴
研究县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县域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分析入手,将循环经济引入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分析中,构建了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分析框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县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经济增长质量 县域经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中根 孙豪
在阐释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含经济自主、需求结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指标在内的消费主导型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计算出消费主导型分值,得分位于40~60为投资主导型,得分位于60~80为内需主导型,得分位于80~100为消费主导型。研究表明,总体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为以投资为主的内需主导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属于以消费为主的内需主导型,中西部地区属于以投资为主的内需主导型。省域经济增长模式中,北京和上海为消费主导型;江苏、广东和浙江属于以消费为主的内需主导型;山东、辽宁等22个省属于以投资为主的内需主导型;新疆和西藏等4省为投资主导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岚
本文通过构建迈尔奎斯特生产力经济增长指数,运用二阶段线性规划技术估算反映区域经济前沿的距离方程,分析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重要经济指标,并分析它们因规模效应和科技进步所引起的在水平上存在差异的内在动因,从而为区域内各城市的联动和职能分工提供战略指导。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经济增长 指标体系 综合实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陶用之
统计指标体系要有利于评价和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陶用之一、新的国家统计制度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1.评价标准起点要高。要准确把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推进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意义,从经济发展的一段规律与特征中提取构筑反映增长方式转变指标的理论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丽敏 马翔文
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在使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引入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借鉴相关研究,采用无监督特征选择多子空间随机化协作模型优化筛选初始集,最终形成含6个子系统30个经济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测度2011—2019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检验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冷崇总
所谓经济发展质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劣程度,即经济内部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状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紧迫性的战略任务。任何单一指标都无法对经济发展质量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