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6)
2023(8796)
2022(7421)
2021(6489)
2020(5394)
2019(11960)
2018(11533)
2017(22325)
2016(11984)
2015(13163)
2014(13175)
2013(13219)
2012(12589)
2011(11770)
2010(12067)
2009(11040)
2008(10612)
2007(9578)
2006(8848)
2005(8061)
作者
(37734)
(31893)
(31702)
(30099)
(20223)
(15060)
(14401)
(12201)
(12068)
(11378)
(11271)
(10755)
(10433)
(10100)
(10087)
(9847)
(9295)
(9222)
(9090)
(9018)
(8133)
(7910)
(7679)
(7459)
(7239)
(7103)
(7011)
(6696)
(6551)
(6326)
学科
(76991)
经济(76937)
管理(30070)
方法(26918)
(26631)
数学(24225)
数学方法(24036)
地方(20224)
(19123)
企业(19123)
(15859)
中国(15709)
(14951)
地方经济(14195)
业经(12844)
(11217)
农业(11080)
环境(10637)
(9167)
(8989)
贸易(8985)
(8785)
金融(8783)
(8672)
(8580)
(8493)
经济学(8414)
产业(7746)
理论(7721)
(7566)
机构
大学(188409)
学院(186033)
(88221)
经济(86740)
研究(71757)
管理(65938)
理学(57051)
理学院(56244)
管理学(55147)
管理学院(54776)
中国(51602)
科学(44412)
(39487)
(37579)
(36700)
研究所(34450)
(33633)
中心(30766)
财经(29770)
经济学(29635)
(28549)
业大(27900)
(27056)
经济学院(26526)
农业(26500)
(25724)
师范(25457)
(25346)
北京(24490)
科学院(22675)
基金
项目(125154)
科学(99347)
基金(92936)
研究(87821)
(82622)
国家(82014)
科学基金(69173)
社会(59548)
社会科(56634)
社会科学(56620)
基金项目(48559)
(48093)
自然(43481)
自然科(42463)
自然科学(42449)
自然科学基金(41705)
(40709)
教育(39465)
资助(37962)
编号(32835)
重点(29130)
(29090)
(27953)
成果(26927)
国家社会(26227)
(25309)
创新(23949)
科研(23737)
教育部(23728)
发展(23368)
期刊
(101165)
经济(101165)
研究(57957)
中国(34156)
学报(33168)
(29659)
科学(29515)
(26430)
大学(24396)
管理(24078)
学学(22981)
农业(20304)
经济研究(17992)
财经(15591)
技术(15337)
(14958)
金融(14958)
教育(14691)
(13709)
业经(13240)
问题(13010)
统计(11667)
技术经济(11337)
(10299)
(10020)
(9820)
世界(9643)
图书(9425)
资源(9294)
决策(9210)
共检索到282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婷  李祥云  
文章利用2007—2016年我国经济相关投入要素的面板数据,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拓展,使用定量分析法测算了劳动力、资本、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最高,而且远大于资本和科技投入的产出弹性,说明我国经济依旧是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经济;资本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对于经济的贡献还不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彩云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而来的,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判断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成为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热衷的问题。文章从众多的成果中选取了其中两个即软投入贡献率和TFP增长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两者的不同和联系,并用它们分别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虽然各有优缺点,但是在经济分析中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延利  刘丹  王玲玲  冯英浚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已明确提出管理要素参与分配。通过定量测算的方法研究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管理看作是促进效益提高的一种组织行为,提出等效益面生产函数的概念并建立增长速度方程,以此为基础并根据效益的动态变化,提出管理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定量测算方法,并进行实证检验。定量测算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为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直庆  王林辉  
本文利用我国1952-2005年和1978-2005年两个样本区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并评价不同样本区间内要素贡献以及要素贡献是否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广义矩估计检验和对比结果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贡献的稳健性和显著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要素,其中我国约70%的经济增长来自于资本和劳动投入。要素对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表明,贸易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测度结果发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金融、贸易和制度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影响。即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伟,黄丽,金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宇  邓翔  
本文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重点研究了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特别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的持续增长主要动力仍来自于要素的投入,特别是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其技术进步的贡献仍相对较小,这进一步说明中国未来的发展重点仍在于创造一种更为市场化和公平的制度环境,以使得创新,包括制度和金融创新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毛林  韩云  
人们常常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测算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但一般方法仅考虑单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事实上,在因素分析中,交互影响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怎样把这种交互影响值分配到各个因素中去,如实地反映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分清各个因素的主次地位,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给出了一种测算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的科学方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兴洪  张凡凡  张启楠  
本文以1990-2016年粮食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扩展的C-D生产函数结合逐步回归,将整个研究时段以每9年为一个区间划分为1990-1998年、1999-2007年、2008-2016年三个时间段,分别测算了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受灾面积、农业从业人数、有效灌溉面积、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等要素对主产区粮食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和有效灌溉面积成为现阶段主产区粮食增产的新途径,贡献率分别达到54.59%和19.3%,且其影响程度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粮食播种面积的贡献率排在第三位,受灾面积的贡献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个别年份出现反弹现象;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主产区粮食产量的积极影响不断减弱,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贡献率不断增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琰  尤飞  肖琴  周振亚  
为推动海南省突破农业资源约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运用增长速度方程法和固定弹性系数法,测算2006—2019年海南省及省内各市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要素贡献率,研究其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空间差异特征。结果发现:在时间序列上,海南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科技要素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农业生产方式总体处于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向科技进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转变阶段;在空间分布上,省内各市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总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地域分布不均衡,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的地区仍依赖大量物质要素投入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基于此,从科技成果转化、资源配置优化与人才队伍培养等3个方面对推动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朝钧  张朝华  
为深入了解广东全省及四大区域1990-2008年期间农业经济增长成因,采用Solow余值法所进行的测算与分析表明:虽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的递增,但除珠三角外,依靠加大物质费用投入的增长方式始终处于较为主导的地位;劳动力的贡献率虽有所提高,但表现不稳定,还有待提升;耕地面积减少所产生的负效应愈发显现。基于此,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户农业科技的教育与培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是当前与今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冰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调整,我国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而若想让教育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要确立教育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量化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笔者以DEA模型为基础,构建超效率DEA模型,研究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相关教育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强  董直庆  王林辉  
本文依据我国市场化和产权制度改革特征,结合罗默(1999)和巴罗等(2000)的模型及演绎逻辑,将制度引入增长模型诠释要素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数理分析表明,制度越完善,经济增长就越表现为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制度越不完善,经济增长就越受限于制度的发展。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将产权制度以直接或与资本相结合形式进入模型,分类检验资本、技术进步、制度、贸易、金融和地域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OLS和GMM估计结果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产权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解释更具效力,省际面板数据的稳健性检验也印证了上述结论。本文指出,制度不仅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通过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和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秋霞  高齐圣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政策阶段性划分,将我国1979-2006年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分为四个阶段;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模型,分别测算了不同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呈逐步增长的态势。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农业政策改革的成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等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  田艳慧  郝翌  张伊珍  
研究目标:更准确地估算我国的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方法: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AMOS软件,构建以技术进步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潜变量的多指标多原因结构方程模型(MIMIC Model)。利用MCMC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最后用贝叶斯插补法估算两个潜变量。研究发现:利用新方法估算出的技术进步率更加合理,新方法也显示出了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更为明确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首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估算中国技术进步率。研究价值:为SEM模型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  田艳慧  郝翌  张伊珍  
研究目标:更准确地估算我国的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方法: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AMOS软件,构建以技术进步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潜变量的多指标多原因结构方程模型(MIMIC Model)。利用MCMC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最后用贝叶斯插补法估算两个潜变量。研究发现:利用新方法估算出的技术进步率更加合理,新方法也显示出了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更为明确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首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估算中国技术进步率。研究价值:为SEM模型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