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9)
- 2023(8197)
- 2022(7101)
- 2021(6259)
- 2020(5501)
- 2019(12920)
- 2018(12647)
- 2017(25400)
- 2016(13732)
- 2015(15428)
- 2014(15760)
- 2013(16033)
- 2012(15431)
- 2011(14136)
- 2010(14446)
- 2009(13735)
- 2008(13484)
- 2007(12402)
- 2006(11026)
- 2005(10153)
- 学科
- 济(84321)
- 经济(84270)
- 管理(36706)
- 业(35158)
- 方法(32318)
- 数学(29114)
- 数学方法(28926)
- 企(27139)
- 企业(27139)
- 地方(20001)
- 农(17680)
- 中国(17444)
- 财(16414)
- 学(16051)
- 业经(14134)
- 地方经济(13660)
- 制(12464)
- 农业(12005)
- 贸(11904)
- 贸易(11900)
- 易(11448)
- 和(10170)
- 融(10090)
- 金融(10088)
- 环境(9984)
- 银(9710)
- 银行(9681)
- 体(9614)
- 务(9607)
- 财务(9592)
- 机构
- 大学(211934)
- 学院(211125)
- 济(101991)
- 经济(100131)
- 管理(77653)
- 研究(76647)
- 理学(66422)
- 理学院(65637)
- 管理学(64592)
- 管理学院(64184)
- 中国(57370)
- 科学(45452)
- 京(44084)
- 财(43972)
- 所(40077)
- 农(36703)
- 研究所(36280)
- 财经(35101)
- 中心(34095)
- 经济学(33559)
- 江(32470)
- 经(31680)
- 业大(30557)
- 经济学院(30142)
- 农业(28808)
- 北京(27964)
- 院(26619)
- 范(26567)
- 师范(26295)
- 财经大学(25720)
- 基金
- 项目(132665)
- 科学(103819)
- 基金(96588)
- 研究(95466)
- 家(84016)
- 国家(83371)
- 科学基金(70456)
- 社会(62413)
- 社会科(59248)
- 社会科学(59229)
- 省(51525)
- 基金项目(50865)
- 自然(43989)
- 教育(43077)
- 自然科(42927)
- 自然科学(42912)
- 划(42886)
- 自然科学基金(42171)
- 资助(40433)
- 编号(37674)
- 成果(30984)
- 发(30519)
- 重点(30383)
- 部(30101)
- 创(26666)
- 国家社会(26268)
- 课题(26078)
- 教育部(25703)
- 科研(25497)
- 创新(25154)
- 期刊
- 济(117924)
- 经济(117924)
- 研究(65999)
- 中国(37816)
- 财(35122)
- 学报(32888)
- 农(32763)
- 科学(29876)
- 管理(27729)
- 大学(24435)
- 学学(23400)
- 农业(21495)
- 经济研究(20399)
- 融(19329)
- 金融(19329)
- 财经(18722)
- 技术(18457)
- 业经(16667)
- 经(16288)
- 问题(15792)
- 教育(15213)
- 技术经济(13287)
- 统计(12263)
- 贸(12147)
- 业(11382)
- 世界(10848)
- 商业(10621)
- 策(10487)
- 经济问题(10178)
- 国际(10056)
共检索到320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衍
经济增长结构解析●闫衍经济增长理论是整个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构成了关于经济增长过程的经验规律的研究以及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的实证研究,从而使经济增长理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试图在现有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进
随着近几年我国统计反映的经济增长率与人们实际感觉之间的差异 ,国内外有不少人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认为我国的统计方法高估了实际增长率。这种怀疑 ,无论从统计技术还是从一些指标间的关系看 ,都是有一定根据的。但笔者认为 ,我国实际的经济增长率 ,不仅不是如人们认为的那样被高估 ,而是被严重低估了。近些年经济增长率与实际感觉之间的不一致 ,则是经济结构与分配结构变动造成的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结构 增长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宝贵
教育增长是全体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程度。教育增长是人力资本增长的主要方面,对科技水平、经济发展乃至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而科技、经济发展同样影响和决定着教育增长。研究、分析科技和经济系统与教育系统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精确阐示适应科技、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增长规律,不仅是正确制定教育发展目标和合理进行教育投资决策的基础,而且对繁荣人才、劳务、科技市场,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成玉 吴超
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将带来资源、要素的低效利用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产能过剩,资产泡沫加剧和公共产品、公共事业弱化等一系列问题。要治理"速度崇拜",体制和机制改革是关键。对策建议为:推进政治民主化;推进经济市场化;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完善统计制度。
关键词:
GDP 速度崇拜 速度竞赛 速度绑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与东部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大,呈现出“边缘化”特征。其内部的经济联系主要表现出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态势,使得其经济发展出现趋同现象。中部地区要摆脱“中部塌陷”的困境,在适度竞争的同时更要加强分工与协作,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注重市场机制的培育与完善,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共同发展。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趋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闫衍
中国经济增长区际差异的制度解析胡乃武闫衍区域经济增长按照一般的发展理论取决于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而区际经济增长差异也就由其内生的要素构成差异来解释。但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由内生的要素构成差异决定的区际经济增长差异还会因转型经济下外生的制度变量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发昇 张维
本文从财富匹配取决于"消费优势"的视角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并通过博弈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消费优势"假说进行了检验证明,诠释了"资源诅咒"产生的经济机理。研究表明,从"消费优势"的特点看,把握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消费优势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卢荻
从马克思主义和凯恩斯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是一个变革过程,表现为生产率体系和需求体系的不断变动,而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构成了特定的经济增长模式。自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经济逐渐形成一个以投资带动的增长模式,其效率特性是动态生产性效率,其可持续性则有赖于技术进步是否足以抵消过度积累的趋势。在2008年之后,这个模式愈益面临经济决策的抵制,表现为强调需求再平衡和结构调整的决策导向。这种导向是否足以建构成另一个新的增长模式,而新的增长模式又是否比已有的模式更为优越,这都是有待探讨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变革模式 效率特性 可持续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雁云 秦川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发展构成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的耦合系统。基于我国14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的检验证明,产业和城市集聚的耦合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且具有滞后性。应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发展的协调和规划,从整体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耦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涛 陶新宇
本文从一般生产要素、结构因素和体制因素三个层次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根据数据特征利用计量方法对时间序列划分时间段,并根据自相关检验结果采用Prais-Winsten ar(1)或最小二乘法(OLs)分别进行回归,从而解释各个时间段不同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此外,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各阶段人均GDP、结构指数与体制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根据阶段性动力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下阶段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力机制 体制 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贵浩
河南省西峡县是我国内陆地区的深山县,既无工业基础,又无区位优势,该县坚持不懈发展生产,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已逐步发展成为豫西南地区的经济增长极。西峡经验充分说明,在运用增长级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正确选择推进型产业,依托当地优势和创新能力形成推进型产业;并且县域经济完全可以通过资源禀赋企业这个纽带实现"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的统一,依托集聚——扩散效应,在龙头产业带动下,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西峡 经济现象 增长极 解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再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敬东
针对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否显著这一问题和相关悖论,本文澄清了造成这一悖论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测算方法在考虑消费、投资和出口对GDP的贡献时混淆了进口在GDP总量核算和贡献率分解核算中的不同作用,违背了贡献率核算中的进口项目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中的匹配分解原则,从而大大低估了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贡献,由此所得到的结论及相关的政策分析和建议也就值得商榷。本文的结论与众多的研究结论相反,认为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外贸 经济增长 需求解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入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经济增长结构 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玉波 张卫国
政府主导下的要素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已经不可持续,从三个层面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存在着结构性供给不足、政府在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与微观领域的双轨制等多重特征。需要认清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在"新常态"背景下,调整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改变经济增长的驱动要素与结构,更加注重对供给的管理、地方政府激励转型以及重构以双轨制为特征的微观基础,重新定位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回归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新常态 供给管理 中国模式 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