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6)
2023(16376)
2022(13821)
2021(12398)
2020(10457)
2019(23806)
2018(23132)
2017(44767)
2016(24065)
2015(26376)
2014(26068)
2013(25947)
2012(23731)
2011(21287)
2010(21220)
2009(19672)
2008(18895)
2007(16420)
2006(14660)
2005(12909)
作者
(69363)
(58411)
(57969)
(54995)
(36947)
(27833)
(26142)
(22799)
(22179)
(20331)
(19994)
(19473)
(18450)
(18135)
(18041)
(17941)
(17172)
(16952)
(16795)
(16510)
(14315)
(14052)
(14048)
(13290)
(13224)
(12894)
(12683)
(12342)
(11724)
(11248)
学科
(120627)
经济(120513)
管理(79249)
(69642)
(57917)
企业(57917)
方法(51993)
数学(46530)
数学方法(46088)
(29199)
中国(27401)
(25783)
地方(24667)
(22761)
业经(22246)
(18787)
财务(18737)
财务管理(18694)
(18629)
环境(18035)
农业(17887)
企业财务(17796)
(17440)
贸易(17431)
(16850)
(15792)
(15253)
银行(15206)
(15148)
(14979)
机构
大学(342691)
学院(341291)
(152620)
经济(149705)
管理(138066)
理学(118809)
理学院(117539)
管理学(115777)
管理学院(115124)
研究(114126)
中国(87831)
(70949)
(68623)
科学(68222)
(57533)
(56072)
财经(55044)
中心(53432)
业大(51954)
研究所(50997)
(50360)
(50338)
经济学(48231)
农业(45262)
北京(43458)
经济学院(43380)
(41334)
财经大学(41203)
(40264)
师范(39744)
基金
项目(234675)
科学(186481)
基金(175430)
研究(163661)
(154513)
国家(153320)
科学基金(133067)
社会(109487)
社会科(104155)
社会科学(104125)
基金项目(93119)
(89867)
自然(87817)
自然科(85848)
自然科学(85826)
自然科学基金(84307)
(76035)
教育(74190)
资助(71699)
编号(61720)
重点(52674)
(52240)
(50076)
(48956)
成果(47328)
国家社会(46906)
创新(46013)
科研(45549)
教育部(45114)
人文(43751)
期刊
(164787)
经济(164787)
研究(97884)
中国(62839)
(55209)
学报(53904)
管理(53086)
科学(50755)
(49851)
大学(41097)
学学(39554)
农业(33217)
(31165)
金融(31165)
技术(29429)
财经(28359)
经济研究(27502)
(24495)
业经(24074)
问题(22566)
教育(22186)
(19475)
技术经济(18554)
统计(17960)
(16579)
(15981)
资源(15722)
(15702)
商业(15574)
现代(15311)
共检索到502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边志强  
研究目的:利用2006—2021年全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呈现明显的负向影响效应,且这一结论通过了克服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2)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均能够减缓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负向影响,且后者的调节效应更强。(3)经济增长目标存在明显的自上而下逐级加码现象,且目标加码行为会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抑制作用。(4)当目标约束程度为一般约束和硬约束,以及目标完成情况从未完成、正常完成到超额完成时,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负向影响显著且逐渐增强。研究结论:进一步淡化GDP增速在官员绩效考核中的重要性,尽量采用“留有余地”的软约束方式设定经济增长目标,重视环境规制的约束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奥   张双龙  
财政透明是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和政府行为视角,提出财政透明度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存在着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进而利用2013—2019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检验经济增长目标对财政透明度的线性效应和非线性效应,并对其进行了机制检验、异质性分析与拓展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且经济增长目标主要通过扩大基建投资等降低财政透明度,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财政透明度,而土地出让单价在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财政透明度的作用中具有不同效应;经济增长目标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化水平、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财政透明度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具体关系,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泳泽  杨晓章  
针对中国官员考核中出现的"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现象,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02-2014年230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考察了官员的任期和特征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完成情况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官出数据"的经验证据。研究显示:(1)相对于市长,市委书记对经济增长目标制定的影响更大。市委书记的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制定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2)市委书记在任期内对经济增长目标及完成情况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3)中西部地区和三、四、五线城市市委书记任期的变动对经济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情况的影响更强,东部地区和一、二线城市市长任期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目标及完成情况的影响更明显;(4)党代会的召开和省与国家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对官员任期内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丰富了官员"晋升锦标赛"理论的经验证据,有助于对政府经济绩效目标制定和考核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泳泽  杨晓章  
针对中国官员考核中出现的"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现象,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02-2014年230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考察了官员的任期和特征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完成情况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官出数据"的经验证据。研究显示:(1)相对于市长,市委书记对经济增长目标制定的影响更大。市委书记的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制定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2)市委书记在任期内对经济增长目标及完成情况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3)中西部地区和三、四、五线城市市委书记任期的变动对经济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情况的影响更强,东部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旦  王业斌  
本文采用中国2004-2016年全国260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检验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面临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会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干预投资结构和创新行为等渠道确保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当采用硬约束的方式制定经济增长目标,会显著抑制产业结构升级;而采用软约束的方式制定增长目标,则会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当地方政府面临的"省市加码"幅度越大,越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时间、区域和城市异质性。本文为地方政府干预导致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缺乏内在机制提供新解释视角,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东江  胡士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实体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杠杆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杠杆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金融杠杆总体上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增长。(2)金融杠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等机制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增长,且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都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其部分中介效应大小分别为34.13%和8.35%。(3)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杠杆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对东北地区的绿色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金融杠杆对64个低碳试点城市的绿色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小于221个非低碳试点城市。最后提出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詹新宇  刘文彬  
本文将实际经济增长分解为政府直接调控的"经济增长目标"和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但同时也受到政府间接干预的"计划外增长"两项,通过多层级政府框架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在实际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目标和计划外增长方面的效应并不同步,而且还呈现地区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系统搜集中国省、市两级政府200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GDP计划增长目标并进行系统GMM估计。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财政分权对省、市实际经济增长的影响皆显著为正,但对其两个分解指标存在非对称性影响:从全国范围来看,财政分权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为对经济增长目标的拉动作用,而对计划外增长影响较弱且不甚显著;分地区回归发现,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更多地体现为对计划外经济增长的驱动,而西部地区则主要是通过影响由政府直接调控的经济增长目标来实现的。机制分析显示,财政分权通过不同程度地推动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及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实际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山   夏帅   陈阳   笪远瑶  
基于“一价法”和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8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数据,构建“商品-城市-时间”维度的市场整合指标,结合各地级市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识别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显著驱动了商品市场整合,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每提高1%,商品市场整合程度将同比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劳动资源错配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商品市场整合的重要渠道,资本资源错配的渠道效应不显著。异质性及动态分析表明:对于增长目标设定较高、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技术差距较小以及距上海港较远的城市,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影响更明显。“新常态”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边际激励效应有所提高。当经济增长目标未能如期完成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边际激励效应有所下降。研究结论对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政策启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浩   郭劲光  
基于2007—2021年中国2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内在机制与地方政府行为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会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硬约束、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下,会进一步加剧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效应,而“留有余地”的软约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升。(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与目标加码会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进而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而软约束能够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从而促进地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单一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门限效应,依靠产业结构高级化策略与技术创新策略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提高碳排放效率的有效手段。(4)地方GDP考核压力的提升不仅会弱化经济增长目标软约束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还会进一步加剧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省市间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作用;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以及目标约束方式的转变可有效弱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施本植  许宁  刘明  邓铭  
利用2004—2015年中国24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了金融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金融集聚能够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具体体现在增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节能减排三种渠道;当金融集聚水平跨越不同门槛时,金融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会发生变化,从全国以及中、西部地区的情况来看,金融集聚与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U形非线性关系,而在东部地区两者之间存在提升作用逐步递减的非线性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玉龙  
以2003—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规模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的平方以及绿色经济效率均具有正空间自相关性。城市规模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规模位于倒"U"型曲线左侧。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规模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东部地区倒"U"型曲线顶点处的城市规模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空间效应分解表明,城市规模与相邻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并且在现阶段,城市规模对相邻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会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梁流涛  雍雅君  袁晨光  
研究目的:探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内涵,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方法:SBM模型、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结果:2016年全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偏低,优化提升空间较大;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值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其差异主要由省内差异引起;城市土地绿色利用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状态可以分为4种:高值集聚区(东部沿海地区)、高值异质区域(晋蒙、京津冀和东北地区)、低值异质区域(湘鄂以及两广地区)、低值集聚区(陕甘云川贵和中部地区)。研究结论: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土地利用当中,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社会"的耦合,并因地制宜的采取差别化的管理措施,促进不同区域的城市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黎文勇  杨上广  
本文基于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对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城市功能分工能否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市功能分工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有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却起抑制作用。在功能分工的调节作用下,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对外贸易的推动,FDI增加反而起抑制作用。分组回归显示,对外开放、功能分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和城市规模差异。但无论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组还是中心与边缘城市组的估计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扩大对外贸易、优化FDI以及深化城市功能分工有助于提升本地区或邻近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优化外资结构和构建城市功能分工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思莹   王汉磊   王文志  
经济增长目标过高可能会导致片面追求经济规模的扩张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从而降低城市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检索城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基于我国2003—2021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经济增长目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会抑制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过高经济增长目标会通过抑制政府创新偏好、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及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等方式,抑制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应合理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弱化地区间经济增长竞争;始终将科技创新尤其是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驱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提高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积极引导地方创新和绿色发展;注重区域绿色经济的协调发展。外围城市和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要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加强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应强化对周边城市的绿色技术溢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刘毓芸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现有文献忽略这个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可倒逼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最优的政策选择。在实证上,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期间,增长目标变动一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动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对资本积累有显著影响,对技术进步有微弱影响,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是稳健的,进一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