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9)
- 2023(5224)
- 2022(4364)
- 2021(3627)
- 2020(2964)
- 2019(6567)
- 2018(6351)
- 2017(12784)
- 2016(6575)
- 2015(7297)
- 2014(7389)
- 2013(7634)
- 2012(7356)
- 2011(6491)
- 2010(6708)
- 2009(6550)
- 2008(6500)
- 2007(5921)
- 2006(5562)
- 2005(5225)
- 学科
- 济(54116)
- 经济(54087)
- 管理(23868)
- 业(20224)
- 企(16823)
- 企业(16823)
- 方法(15043)
- 财(14944)
- 地方(14897)
- 数学(13641)
- 数学方法(13581)
- 地方经济(11714)
- 务(10964)
- 财务(10958)
- 财务管理(10923)
- 企业财务(10489)
- 中国(9378)
- 业经(8406)
- 学(8256)
- 农(7491)
- 经济学(6712)
- 环境(6346)
- 制(6312)
- 税(6039)
- 税收(5734)
- 融(5726)
- 金融(5725)
- 收(5704)
- 农业(5653)
- 体(5551)
- 机构
- 学院(101691)
- 大学(100592)
- 济(57393)
- 经济(56497)
- 研究(38044)
- 管理(36092)
- 中国(30927)
- 理学(30026)
- 理学院(29718)
- 管理学(29419)
- 管理学院(29228)
- 财(28391)
- 财经(21188)
- 京(20232)
- 经济学(19707)
- 所(19228)
- 经(19065)
- 科学(19031)
- 经济学院(17398)
- 研究所(16712)
- 中心(16620)
- 江(16044)
- 财经大学(15403)
- 院(13208)
- 北京(13100)
- 州(12218)
- 农(12094)
- 省(11493)
- 科学院(11472)
- 社会(11174)
- 基金
- 项目(57353)
- 科学(45374)
- 研究(43139)
- 基金(42778)
- 家(36156)
- 国家(35896)
- 科学基金(31036)
- 社会(30652)
- 社会科(29240)
- 社会科学(29230)
- 基金项目(21669)
- 省(21303)
- 教育(18237)
- 资助(18160)
- 自然(17546)
- 自然科(17072)
- 自然科学(17069)
- 划(16881)
- 自然科学基金(16781)
- 编号(16020)
- 发(13863)
- 济(13764)
- 经济(13652)
- 国家社会(13580)
- 成果(13566)
- 部(13041)
- 重点(12849)
- 性(11976)
- 发展(11961)
- 展(11806)
共检索到172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征召 韩宁 赵德昭
作为近年来增量最大的财政资源,专项债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手工搜集整理的2015—2021年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经济增长目标对专项债务限额使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目标能够促进专项债务限额使用率的提高,这一结果在经济增长目标为硬约束或者存在“加码”行为时更为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目标会通过推动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提高来加强专项债务限额的使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对专项债务限额使用率的正向影响在距省会城市较近、晋升竞争压力较大以及东中部地区的地级市更明显。本文的研究为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体系的完善和专项债务管理制度的优化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詹新宇 曾傅雯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从增长目标数值和目标约束特征两个层面,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动员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中国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经济增长目标值愈高,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越大;当经济增长目标采用硬性约束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显著扩张,而留有余地的软约束增长目标,则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不显著;(2)在"主动负债"阶段,经济增长目标动员对地方债务的影响更为显著;东部地区和高行政级别城市,经济增长目标动员弱化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大效应;(3)经济增长目标动员是通过不同程度地推动土地出让和基建投资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本文认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模式创新,是新时代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金东 徐文君 陶然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行为特征和影响研究已有很多,但探讨城市之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横向竞争策略及其债务扩张效应的研究仍然匮乏。文章构建数理模型论证了在兼顾绩效收益和风险成本的综合考量下,完全对称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博弈将促使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同时存在逐底竞争动机和逐顶竞争动机,且以逐顶竞争动机为主。通过改进空间权重矩阵,文章基于2005—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构建非对称反应模型进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空间分解,验证并量化了逐顶竞争效应。进一步匹配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融资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省内城市间经济增长目标逐顶竞争会显著推高地方融资平台的城投债融资概率和融资规模,以信托融资为主的非标债务融资虽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非标债务融资的担保圈形成概率显著提高,从而助长了区域性、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文章指出了在自上而下的纵向“层层加码”以外,同级政府之间横向逐顶竞争也是造成经济增长目标居高不下的根源,进而通过基建压力向隐性债务风险传导,这一结论为未来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改进方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金春雨 孙玉娇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宏观债务率攀升,经济增长无法摆脱对债务的依赖,为此构建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典型时期和连续时期实证研究居民、企业及政府部门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旨在探究稳增长目标下中国宏观债务风险问题,为防范债务风险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居民债务对经济增长短期具有促进作用而长期呈现抑制作用,企业债务和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短期与长期均呈抑制作用,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风险较高;在经济平稳时期适宜采取居民部门债务扩张政策,适度降低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水平,在经济剧烈波动时期应谨慎提高居民债务水平,加大力度降低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在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反弹背景下,应适度提高居民部门债务,注意防范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子印 孙榕
伴随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土地面积扩张与人口增长非同步发展的激进城镇化现象。为了厘清其形成机制以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文章将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债务和激进城镇化三者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中,基于2010—2020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探究经济增长目标对激进城镇化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激进城镇化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目标是推动激进城镇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而地方政府债务在经济增长目标影响激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基于此,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模式改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对治理激进城镇化现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刘毓芸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现有文献忽略这个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可倒逼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最优的政策选择。在实证上,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期间,增长目标变动一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动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对资本积累有显著影响,对技术进步有微弱影响,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是稳健的,进一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 目标倒逼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刘毓芸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现有文献忽略这个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可倒逼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最优的政策选择。在实证上,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期间,增长目标变动一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动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对资本积累有显著影响,对技术进步有微弱影响,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是稳健的,进一步控制了可能存在的数据测量误差、地理、文化、制度、基因以及市场进入程序、成本和时间等变量后,依然成立,验证模型的部分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 目标倒逼资源配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一淼 赵洋
本文实证考察了如何使我国的公共债务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化问题,并研究了政府债务对私人与公共资本投资的影响。由此建议我国的债务管理目标,应该是使得公共债务规模在长期中收敛并稳定在最优债务水平上,且在此规模下的公共债务与其他重要宏观变量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实现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在长期中最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公共债务 经济增长 动态均衡 债务管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培亚 刘成相
适时适度增加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刘成相赵培亚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和国务院把1998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8%以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好经济发展的任务,是当前大家关心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通过对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贤彬 郑希恬
文章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研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层面的过度负债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两期模型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通过扩大国企债务规模和降低债务成本提高国企过度负债率,而并未造成非国企过度负债。实证上,文章以2010—2019年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显著而稳健地验证理论模型的推断和机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提高国企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导致国企过度负债。异质性分析表明,横向和纵向增长压力均会影响国企过度负债率,增长压力主要作用在本地国企、大型国企、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国企、市场化进程较慢地区的国企。文章为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而形成偏向性结构影响提供了一般性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增进了地方政府干预信贷资源配置动机和后果的新结构经济学学理认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浩 郭劲光
基于2007—2021年中国2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内在机制与地方政府行为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会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硬约束、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下,会进一步加剧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效应,而“留有余地”的软约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升。(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与目标加码会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进而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而软约束能够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从而促进地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单一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门限效应,依靠产业结构高级化策略与技术创新策略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提高碳排放效率的有效手段。(4)地方GDP考核压力的提升不仅会弱化经济增长目标软约束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还会进一步加剧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省市间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作用;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以及目标约束方式的转变可有效弱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克亮 赵斌 许如玉
文章梳理了经济增长目标下的政府行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与间接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内生性与稳健性问题后,经济增长目标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对东部地区的阻碍作用更大。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目标通过引发资本错配与劳动力错配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且相较于劳动力错配,资本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阻碍效果更为明显。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阻碍作用在经济增长目标高于实际经济增长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的省份中更突出。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错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
1.目前的7.5%增速是建立在货币超发基础上的。201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已经突破10.57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14.7%。预测表明,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将达到14.2%,远远超过年初制定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的目标,也高于2013年13.6%的增速,2014年的货币超发,将使2014年在经济增长减速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2015年继续实行微刺激政策,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波 妥燕方
以2004—2019年我国368个城市为样本,从经济增长目标压力视角研究了政府主导对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将导致城市规模呈集中式分布,政府主导强化了城市规模增长的“马太效应”。经济增长压力将促使内陆与外围城市人口集中,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好、房价低、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将受到经济增长压力的显著影响,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过度集中与同质化就业结构调整是人口加速集中分布的主要机制,市场化将削弱经济增长压力两极化人口空间布局效应。基于此,从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等角度提出从城市竞争向协调发展转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增长压力 城市规模空间分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兰冰 赵子微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地方政府有动机和能力干预辖区内企业行为,因此,剖析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排污行为的微观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考察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排污行为影响的系统性逻辑框架,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制造业企业污染排放监测数据,在识别总体影响效应的基础上,基于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地区特征和时间特征进行异质性探究,并从规模渠道、创新渠道和结构渠道检验其微观影响作用方式。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倾向于强化企业污染行为;(2)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于非国有企业、污染密集型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和环保压力小的企业以及处于“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和经济下行期的企业影响相对更大;(3)扩大企业规模、阻碍技术进步和扭曲能源结构是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作用于企业污染行为的主要影响渠道。据此提出,不断完善目标管理体系,引导地方政府良性竞争,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是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究破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困境的有效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